陶纯(姚泽春)
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创作员
这是我第三次来延安,第一次是2002年元月初,在鲁迅文学院第一期高研班的时候。那是冬天,坐火车从西安过来,当时正在下着大雪,我突然就有了毛主席写《沁园春·雪》那个感受。因为那个感受,让我想起当年战争年代。因为当时是冬天,也看不到多少绿色,或者那时候根本也没有多少绿色。第二次来是2016年,也是参加作协的活动,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从西安过来,坐汽车,沿途看到大量的绿色。但是匆匆走过,看的都是红色的遗迹,对咱们这个三大战役也不了解,一点儿都不了解,只感到延安已经比较富裕了,山川已经变绿了。但这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因为我也是农民出身,对农民的苦痛有切身的体验。我们这个组走访了几个村,看到了农民兄弟过上了比较好的日子,家园变美了,收入稳定了,人人脸上都有笑脸了。我真实感觉到延安这块圣地,既是中华民族的龙脉所在,也是中国革命的龙脉所在。延安对华夏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我们当下的国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延安人民生活得好是应该的,延安成为全国最美丽的地级市也是应该的,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一路走,一路感慨,一路欢笑。脸也吃圆了,肚子也吃鼓了。我自己的感受是我写文章口子开小一点,不要都写苹果,或者我就写个退耕,我围绕退耕还林写一下延安由黄变绿,绿色延安。黄土高原变成绿色高原,我个人从这块着手写。
武 歆
天津市作协副主席
来之前我就想,写延安写什么。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多都写延安过去的这段历史红色。我十年前参加过中国作协创联部定点深入生活,就是在延安。以前呢,一说到延安都在写历史洪流,历史洪流下人的那种变化,人与人的关系。我这次就想写在当下,人跟自然的关系。在整个自然这种大的变化下,人的一种心理的变化。十年我来的时候就已经很吃惊了,这么绿呀,这次来感觉更加翠绿了。三年前,我在国家林业局采访的时候有个林业专家跟我说,他说看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要从林业角度来看,他说你就看这树叶,树叶拿手去摸,看有没有尘土。所以我这次走了这两个地方,只要一闲下来的时候,我就摸一摸树叶。真是不错,没有土,是不是因为刚下了雨?我不敢确定,所以我还要说,现在是这样,那么春天上面有没有尘土,冬天有没有?假如说四季延安的树,树叶上都没有尘土的话,那真了不得,真是一个绿色的城市,是一个适宜生活的城市。所以这次我就想写人与自然的关系。
江子(曾清生)
江西省作协驻会副主席
我第一次来延安,觉得自己来晚了。作为一个江西吉安人,就如在启动仪式上说的一样——寻亲之旅来晚了。我在这里感受到三个震撼:一是为这里的红色历史震撼。在杨家岭看到了毛主席住的那个窑洞的时候,就特别百感交集。这是历史的演绎,他是不随我们任何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第二是为这里的文脉强盛而感到深深地震撼。我们去了路遥的故居,我们住的房间里有路遥传。在某些程度上我们都是路遥的读者,我相信今天到这儿来的朋友,我觉得都受到过路遥的文学滋养。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文安驿,我转过弯,不小心,非常偶遇看到了史铁生老师的一个小展。我特别激动,我觉得这真的是对我这个第一次来延安的人的一个馈赠。那一下内心就感到特别痛楚,脚步都舍不得往重里踩,因为我觉得这都是史铁生老师踩过的地方。他在这里患了疾病,也是在这里成长为一个作家的,就感觉特别不一样。我觉得有这样两位作家,再往前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这一系列的文脉,让我感觉到非常强势,他们之间的文学是有一个传承的;第三个震撼是为我们这里的绿感到震撼。因为我们过去对陕西的了解,知道这里的山都是枯的。身上的衣服有灰尘但来不及洗是因为没有水。我们过去的印象是这样。但是我们这几天走过的所有的地方满山皆绿,而且我知道,它们绿的比例是48%点多,非常振奋。而且我们接触到的所有延安人,每个人都穿着体面,脸上充满了尊严。这样的红、文、绿的三条线,我觉得每一条线都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
周建新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
和陶纯一样,我也是第三次来延安,第二次和第三次我们两是一起来的。但是第一次来不是真的来,是从电影《人生》中看到的延安,那个时候几乎是流着泪看完的。那时候对延安的印象就是那种贫穷,那种生命的脆弱。所以说,这次来,从延川出发赶往洛川,这一路上的感慨是非常多,一路上心情也是不一样。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苍凉,都是路遥笔下的人物和悲壮的人生。但是你睁开眼睛的时候,那种悲壮和凄凉一下子就没了,满眼的翠绿势不可挡。我就想以路遥入手,写一篇散文,我的题目就是不一样的人生。我想从路遥时代的延安和我今天眼睛里看到的延安做一下对比,写一篇散文。
丁 燕
广东省东莞市《南飞燕》执行主编
在我来延安之前,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太熟悉了,叫面朝黄土背朝天。我觉得可能我们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以后对真正的黄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含义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我觉得这次我的延安之行让我形象生动地认识到了这个词——黄土。黄土是多么地不一样,它以各种形态显现出来,比如说它以崖、塬、梁、峁这样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些各种不同的形态我们不是从照片上也不是从电视机的镜头里看到的,而是我们用自己的肉眼親身体验到,这个感觉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在看到这些黄土高坡的时候,经常会想到一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现在生活的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它的整个岭南文化,是大海造就的文化。而我出生的地方新疆是西北地区,我自认为新疆的文化,它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叫黄沙文化,是沙漠文化。我在不断地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地沿着各个县行走的过程中,我觉得黄土文化、岭南文化以及沙漠文化之间在相互地交织,在这种交织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了独属于延安的一个特别神秘的可能被别人遗忘的一个因素,游牧因素。我们看到了很多展览,里面有很多关于农耕文化的展览,但是我觉得可能延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游牧元素,这个游牧元素它体现在秧歌中,它体现在的梆子中,它也体现在路遥的创作中。如果没有游牧元素这种野性的、纯自然的和农耕文化完全不一样的元素,可能延安的特点就没有现在这么明确。我觉得游牧文化的这个元素和我们新疆的游牧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经常在延安的各个细节中,能够读到我原来熟悉的新疆生活。我能从扭秧歌的队伍中看到新疆人在跳起名族舞的元素。所以我觉得对于我来讲,可能最适合我写的而且我可以写好的就是凸显延安的游牧文化的这个元素,因为我是在牧区长大的。那么我在找到了这个点以后,我该怎么样拓展开呢?我找到了一个相对来讲可能比较容易进入的方法,就是从研究路遥作品中它内含的游牧元素,他的性格中游牧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这个角度然后拓展开一直写到现在的,新时代的新变化。这样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多种文化绘制的、混血的、崭新的一个延安就呈现到了读者面前。
赵 瑜
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
我这几天,跟大家一样过得也蛮充实,也是目不暇接。延安过去给所有写文学作品的人的直观印象是正确的、革命的,因为我们的政权来源于此。我是第一次来延安。这次我的感官就是延安在1937年之前,或者是在1949年之前,或者在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前是什么样子?它是不同的,延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延安这个地方在1937年之前是不同的,1937年到1949年是不同的,1949年以后又是不一样的,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当下的人对延安是这样一个印象,是因为它是一个政权的出发点,这是一个定性,因为这是不容质疑的。这是没有办法讨论的,这是一个固定的正确的印象。我们这一次来,我们感觉到,我们所吃的饮食,我们看到的人的面貌、山还有城市的建设等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我们看到的这个延安当然它是来源于1937年、1949年的,是来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奋斗,但是延安已经从这些固定的印象里面挣脱出来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红红的苹果,激昂的安塞腰鼓以及非常丰富的民间文化。它是一个活的,延安这个词语在过去如果说是革命的、奋斗的甚至是阶级对立的这样的一些词语,它是约束人的思想方式的。而现在呢,我看到的延安,我觉得他跟我们内地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有一些内容跟沿海有不同的话,它可能是一些经济形态的不同,这个需要时间,但是从很多硬件上来看,延安不管是网络还是高速公路,还是高铁等等,延安都已经在抵达,甚至是已经拥有,甚至是马上就要有这些东西了。这个让我感受到,这样一个被很多词语给约束了的延安,现在就是一个生动的、活的,甚至是愉快的一个延安。它的这种变化,我觉得对我们写作人的一个提醒就是,或者是由于有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对延安的定位,我们对延安的赞美,我们对延安的很多这种崇敬寻亲,也未必对延安人民就是好的。对延安人民好的是什么呢?好的就是生活的松弛,物质的富有以及青山绿水,我觉得这才是好的。当然了,它也有来源的,它的来源是我们延安之前有一些付出,和之后政策的倾斜调整。当地每一座山的绿,每一棵苹果树上苹果的成熟、销售,甚至每一个人民的日子变好的过程都不是容易的,都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轻易得来。但是现在变成我们看到的样子,对这种富裕,我觉得不管它之前走过什么样的弯路,得到了什么样的反对、质疑,它现在的这种现状就是跟当下中国同步发展。延安给我们那么多精神滋养也好,人员牺牲也好,这样一个革命圣地,它不应该被中国的发展抛弃。我觉得不管是从1999年退耕还林开始也好,还是老百姓觉悟,然后开始注重种经济作物,或者是去外打工挣钱,所有的这些东西,它都是松弛的,都是对人的解放,都是对个体的一种开局。只有人的觉悟,只有人的劳动力充分地开发,我觉得这个地区的面貌就会很快地改变。我的感受是,我现在看到的这个延安是一个被非常沉重的历史资源绑架了的延安正在慢慢地松绑,正在松弛,正在发展,正在觉醒,正在跟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同步。将来我们再来延安不只是学习革命精神,我们可能还会有一天会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比如说占世界产量一半的苹果是如何做到的。物质的丰富是精神丰富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到了今天,因为今天我们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是得益于我们的经济实力的发展。我想说这几天看到的,跟我们的印象中的那种沉重是完全相反的,而且这样的东西的确是好的,非常好。
李林芳
山东省青岛市作协副主席
这是我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是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去年来的时候跟唐老师一样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的。当时也是特别匆忙看了一些故居、旧址。今年这是第二次来,这次是零距离地接触,深入地接触。通过这种接触,我觉得直接刷新了我对陕北的印象,对延安的认识。我觉得我这一次来原本是想来看黄土高原的,结果我觉得是去了江南。这一路一直都是小雨淅沥,我觉得我们山东都没有这么好的环境,没有这么好的雨水,这一次来了之后,我觉得我看到了延安的另一面。我印象中的陕北高原是是非常硬朗的,非常彪悍的,非常粗犷的,结果我看到的,我感受的是非常软的那一面。我想写的主题,就是在“软”的这个东西上。我觉得这一种软就是深情的、优美的,就是在我们的灵魂里追求更美的东西。
唐 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作协主席
这次主要是来学习,也是第三次来到延安。第一次是朝圣之旅,第二次是红色之旅,我想这次是绿色之旅和文化之旅。学习呢?我是来自哈尔滨,带着东北文化向陕北文化学习,带着黑土文化向黄土文化学习,带着黑水文化向黄河文化学习。通过走了三个县区,我们去了延川、去了吴起、去了安塞,领略了我们延安县区的大好风光和风土人情,看了很多纪念馆。每天回来在整理采访或者叫采风笔记的时候都是很有感触。感触之余,一不会写陕北民歌,第二不会写信天游,每天就写点儿感悟的顺口溜。跟大家来交流也是我的深刻体会。
梁家河
梁家河里水清清,犹忆当年意气风。四十余载风和雨,初心不改向阳红。
吴起烽火台
吴起烽火台,勇士舒壮怀。积木满眼绿,换得金银来。
路遥故居
路正行远,遥望前川。人生苦短,世界平凡。
我是第三次来到延安,是接了地气,换了空气,分了人气,涨了灵气,也坚定了勇气。
高维生
中国作协会员、吉林作家
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有红色情结。我最早对陕北的理解就是通过陕北民歌和一些红色的文学作品。这次来到延安深有感触,我主要想写一下苹果。因为我最近在一直在创作美食散文,这是一个系列。我认为美食是一种审美,任何的一种吃都是审美。当你遇到一个苹果,你首先是审美。我感觉延安苹果的发展其实是一场革命,它是旧的农耕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种撞击。当我们创作的时候,我认为一定要记住一种审美,在一种历史背景的情况下,产生这个东西出来,美食不仅仅是吃,不僅是一种解决温饱和生存的状况,我们要通过这个苹果看它的历史的。任何一种美食的背后,从人类学来讲,都产生了很大的历史背景。一颗苹果的产生,并不是仅仅是吃的,它的历史背景,它当时生产的环境等等整个一系列的东西,并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所以说我认为延安的苹果一个是政府的政策好,他改变了这个状况;另一个它是两种文化的撞击后产生的东西。所以,我认为任何的艺术作品必须借助审美。
文非(曾文辉)
中国作协会员、江西作家
我是第一次来延安,来之前对延安这个革命圣地是心向往之。延安和我们江西井冈山一样同属于革命老区。来之前和大家一样,确实对延安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往的一种影视、文学作品里面。通过这几天的走访完全刷新了我对延安的认知。其实来之前我一直在想寻找想象中的黄土高原,但这一路走来完全没有看到那种苍凉、封闭的景象。如果非要来总结的话,我觉得这几天可以用几个颜色的词汇表达延安带给我的感受。第一个是红色。它的红色我觉得应该是两个,第一个是革命的红色。第二个是苹果的红色和红枣的红色,我就一直在想这两种红色之间是不是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不是简单的巧合。昨天我在直罗镇纪念馆参观的时候看到纪念碑上英烈的名单,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我们江西,很受震撼。就觉得这些革命先辈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了很多,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就想这两种红色之间是不是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第二个是绿色。现在能看到满目的绿和我们江南确实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异,颠覆了我的本质看法。我觉得从黄色到绿色这也是一个改天换地的转变,确实也不容易,包含着几代人的心血在里面。从黄色到绿色这之间是不是又有某种内在的一种联系在里面?这也是我思索的一个问题。再用一种颜色来概括的话,我想到了橙色,延安城市在夜色中的橙色。橙色代表温暖、幸福。其实这几天通过进村子、下企业、看果园,我们一路上都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也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心情,幸福的心情。昨天在走出直罗镇纪念馆的时候,距离纪念馆不足50米就是一个农业生态的村子,以种植水稻为主。我们走访的这个村子的书记很年轻,甚至脸上都是那种稚气未脱的大学生的感觉。我跟他们聊过,他们现在工资也不高,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支持他做这样一种工作?所以我想从红色到绿色是不是有着某种传承某种内在的联系在里面。
唐小米(段建月)
中国作协会员、河北作家
我从三个方面说一下延安带给我的一些冲击吧,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延安,我之前没有来过,但是我对延安有一个印象,因为我有一个女朋友,她的婆家是延安的。她回去的时候跟我们聊天,她突然就哭了。她说太穷了,首先是水的问题,为了用水,她的公公每天要走两个沟去担水,一点儿水节省着用。因为我们来自唐山,是一个工业城市,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水对于一个地区是这样的贫瘠。先入为主的,我就产生了一个印象,把延安想象成,它应该是山对着山,黄土对着黄土,人对着牲畜。在这这种长久的漠然和对视当中,石头都会长出一张人脸。它是一种非常平静静止的、黄色凝固的状态,它是不流动的。我为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荒凉感动了无数次,我这次带了一个很大的行李箱,因为我带了很多衣服,因为我知道不能用水洗衣服。我来到延安最初的想法是去寻找那种绝境中生命挣扎的东西,我是要寻找这个的。但是来了之后,怎么说呢,我的心情有一些失落,还有一些惊喜在里面。失落是因为我到处寻找黄土,我找黄土非常地固执,我要寻找我想象当中的那个东西,包括放羊的农民系着白头巾。但是我没有找到,因为我没有想到这里到处都是绿色,群山叠嶂,绵延无边,就连村子里也都通了柏油路,路两边的绿化也非常好,格桑花秋英招摇,四季青非常繁茂。这和我们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没有区别,一点区别都没有,这超乎了我的想象。虽然我有一些失落,但是我为他们感到幸福。我觉得延安的这种变化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连青苔都留不住的石头山上都有绿色的绵延,我就可以想象到当地人是怎么去做这样一种艰苦的努力。我為这种绿色真的是感动。第二个感受,我觉得延安是一个有气质的城市,因为我觉得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一个城市不同的气质。比如说北京的雍容,上海的圆滑,深圳的紧凑,唐山的野蛮。但是延安是不同的,我觉得延安它是一个有土地气息的城市,它是有泥土气息的。延安带给我的感觉它是具有母亲的慈悲的气质,它是有根的。对于一个姓氏来说,根可能是血脉的延续,但是对于生命来说,根它是生长的,希望它是起源,也是后劲。万物生长,生命延续灵魂的碰撞,甚至我们的写作和创作,我们都要沿着一个根脉去延伸和生息。我觉得延安就是这样一个尝试,它有一个精神的来处和去处。它不管怎么样地发展,我都希望它要保留这种精神的来处和去处,显示它发展的自由也好,发展得越来越舒适也好。我希望我永远能感受到这个精神的流动,就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第三,我觉得延安是一座有气魄的城市,它的气魄体现在它的变化里,体现在它给我的感觉上带来的那种质朴、奋斗、勇敢、坚持这些气质上,体现在千人万户改变千沟万壑,这些令人难以想象的伟大的行动上,体现在扶贫的精神上。甚至一个普通的乡民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包容,我觉得都是在其他的一些地方所没有的。因为我们这次采访了一个村,在闲聊当中,一个村民请我去到了他的家里,他家的房子是新搬迁的新居,他花了13万弄的那个房子。我就想,对于一个乡民来说,这13万可能就是他一生的积蓄了。但是这所谓的新居坏了,整个房顶裂了一条大缝子。可能是因为打井啊,抽水啊一些原因造成了房子塌陷。我觉得这对于好多其它地方的农民来说,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可能就去上访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村民他跟我交流的时候,他既没有诅咒,也没有谴责,更没有咒骂,他只是讲述,然后去等待。在他的讲述当中我感觉到他在固守着一种东西,那就是他相信,他始终相信能够有一种力量,终有一天,他的困难会被看见,会被发现,会被解决,会被关照。其实我在心里是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因为我顾虑如果把这件事情讲出来会不会对当地有什么影响。但是我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陪同参观的一个人,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政府的人员,但是我希望他能把这件事反映上去。因为我突然觉得我还是要坚守自己内心的一些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乡民在未知中的等待和相信让我找到了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保护的东西。我希望我能有一个信仰,一个自己的精神图腾,去守住自己的底线,当然,这些都是延安启发给我的。延安的人是裹在黄土里的人,但是我感觉延安人的爱却没有沾染丝毫的尘土。我还写了一个结尾给大家念一下:延安有大美,陌生产生美,靠近发现更美。当我在奔跑中为自己脑海里的虚无停住,我希望我能想一想延安,想想风吹着高山上的枝条和我一起奔跑。
顾七兮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网络作家
我是第一次来延安,我是怀着敬仰的心情朝圣来的,因为这是革命圣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很多很多的历史故事。在我的印象里,延安就应该是贫瘠的黄土地。第一天到延安的时候,当时给我的感觉跟我印象中的延安完全不一样啊。这几天跟着大家走了很多的新农村,对新农村的印象其实是挺深的,但是因为走了好多个村子,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那些村镇的名字。我觉得这些需要我回家好好捋一捋,然后顺顺思路,然后再挨个写。因为本身我性格的缘故,我对吃的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比如西瓜呀、葫芦呀、西红柿,对这一块真的特别有兴趣。当然,苹果是因为我们没有采访到那条线,我觉得就留点小遗憾,回头可以专门去定点发掘一下苹果的资料。因为我是第一次来延安,我会把我所有第一次的感触给写下来,可能跟大家写的不一样。
陶永喜
中国作协会员、湖南作家
这我是第二次来延安,第一次到延安是三十三年之前。1986年5月15号到西安,16号到铜川,17号到富县,18号到延安。因为宝塔山,因为《人生》,所以我来朝圣,但结果当时让我非常地遗憾,也有震撼。当时我住在宝塔山对面的一个小旅馆,有两个老百姓,衣服上有一股好大好大的羊膻味,脸上全部是灰蒙蒙的感觉,那天晚上我睡在床铺上的时候,床铺上面也是一股好大的烟烧味、羊骚味。我那年刚刚学校毕业,20岁不到,我想这里怎么会是这样一个艰苦的地方?但是当时让我更加震撼的是,这种条件跟路遥的《人生》里面那个环境非常地贴合。延安给我的感觉就是延安真是太穷了。但这一次,三十三年之后,再一次来到延安,我从西安坐动车过来,一路上都是绿色,就好像来到我們湖南。在我们去县里,到洛川到吴起再到安塞,一路走下来满眼的绿色。特别是我们还走进了几户农家,包括昨天早上到姓齐那户人家的小院落里面,院子里种了好多辣椒,他家的厕所,羊圈、鸡舍都和他居住的地方分开,我觉得这个新农村让我非常地惊喜。几天的走访我们所看到的老百姓脸上非常自信,带着非常幸福的笑脸,我觉得延安真美。
马拉(李智勇)
广东省中山市作协主席
我是第一次到延安,第一次踏入陕西的地界,所以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我是湖北人,但是在广东生活了很多年。我刚来延安的时候看到一个资料介绍觉得非常震惊,因为这个地方比我想象得要大很多,因为延安有3.7万平方公里,跟珠三角一比较的话,这个地方大得已经不可想象了。我们中山市是1700多平方公里,深圳也就1900多平方公里,香港1100平方公里,澳门是33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感觉珠三角加起来都没有延安大,所以在地理位置上给人一种特别强烈的震撼感,这地方实在是太大了。但是人口真的是非常少,整个延安也就是226万人,每平方公里只有61个人,从这个数据来看的话,延安确实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我刚下车的时候,我想这么大的地方就这么一点儿人确实有点不合常理,但是后来坐着车往里面走,看到这些山,想到在这个地方生存的话确实是比较困难。在以前,地理环境决定人口的生活,确实要付出更多的,更艰苦的一些努力。大家在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对延安这个地方肯定产生过很多想象,包括像贺敬之在书里面说的“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些东西让我们对延安有一种既定式的一种城市化的一种想象。来之后发现延安真的是很不一样的,我们感觉现在想抓一把黄土是一个挺难的事情,这里好像到处都是山到处都已经绿了。我们坐车的时候,有时候在沿着河边走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路边的岩层,它是一层一层的,那么这种岩层可以透露出一个特殊的信息,就是说在远古时代这个地方是海洋。经过这么多年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后,延安成了一个高原,成了一个黄土的区域。这里从本来水源很丰富变成一个没有水的地方。我认为陕北人民,多年来做的最重要的战斗就是跟水的战斗,因为水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似乎都可以解决。我们在路上的时候,听到同行的延安的同志讲,延安是怎么要水的,是把天上的水留住,把地上的水取出来,水对延安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记得我看过一个电影,有个情节是爸爸用小米去换水,希望姑娘在出嫁的前洗个澡,这个情节表示这是一个特别隆重的事情。所以这就让我产生很多想法,就是说延安做退耕还林这个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在本来生活很艰难的情况下,让农民放弃对农作物的种植,去退耕还林,这个确实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情。我们作为外来的观光客首先就是感到非常震惊,因为跟我们以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初次到延安充满了陌生感和新鲜感,我觉得这种陌生感不是我一个人的,相信如果其他人第一次来延安的话也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尽量通过我们的笔把这种陌生感传递出去,让大家知道延安已经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了。
廖德全
广西自治区北海市作协名誉主席
我以前一直在机关工作,跟大家可能身份有所不同,这次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就感到非常非常荣幸,非常非常难得。我二十年前路过延安,过了一晚上就走了,匆匆忙忙的,感觉就是看看宝塔山延河水,那时河里是没有多少水的,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感觉除了革命圣地这个光环以外,就是黄土高坡。这次来就非常震撼,最震撼的感觉是延安大气魄,大手笔,格局宏大。产业结构的调整,种苹果,山上绿化,满眼皆绿,找不到一抔黄土。没有宏大的气魄,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做不到的。延安这些年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头变绿了,人民变富了,心态也变好了。
李骏虎
山西省作协驻会副主席
元代的张养浩写过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第一句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表里山河的这种地形特指晋陕高原这块儿。这种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地形地貌对于远一点的省份,比如南方省份来的各位老师来说是很新鲜的一种冲击。延安是一个被特殊化了的延安,所以即使对我这个相邻省份的人来说也不是真正了解延安的。通过这次机会,我们真正的看到了这块土地她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因为这块土地从革命战争时期以来付出太多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她在休养生息,看到的是她在被反哺。看到她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林果富民,还有脱贫攻坚。这个土地上的人民真的是生活得越来越好了。
商泽军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常务副会长
这些天来一直感受到延安这片厚土的变化和变迁,感受延安人的热情和真诚。延安我来过三次,第一次是2006年。中国作协组织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5周年活动,我写了一篇文章,来面对时代诗人的责任和担当。第二次我去了照金,去了梁家河。到照金之后,写了一组诗,叫陕北,写照金会议,写陈家坡,写马灯。这次严格来说是第三次。我就想认真地把自己在延安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
冯 杰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我刚才发现大家都是来了三次,我也不能免俗,我也得说来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八年前从米脂路过延安,第二次是去年河南作协和陕西作协做一些交流,这次来是第三次。延安在我心中从小就非常熟悉,如何熟悉,就是《水浒》里头有两个人,一个鲁智深,一个杨志,都在延安府工作过,结果一到河南都开始卖刀。我发现延安和河南非常密切,我在鲁艺就看到有许多河南元素,许多前辈都是我们河南人。河南也种苹果,而且我听说延安的一些苹果也是从河南引进来的。所以无论是地域文化还是革命文化延安和河南都非常密切。
冯 艺
广西自治区作协名誉主席
我第一次来延安。所以我对延安的印象还停留在大风从坡上刮过,黄土漫天。一直以来对于延安只是知道她是一个革命的圣地,对她的历史还缺乏了解,对她的生态、社会状态还确实停留在很早以前的那种感觉。这次来,我跟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我们从延川到延长到宝塔区一路走过来,山间的路,跟我们广西的风光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水没有那么多。但是我相信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树有多绿水就有多大。走进移民新村,进到农家,到智慧乡村去看,现在乡村的管理比一些城市里小区的的管理还先进。通过这次采访,通过亲眼看,通过亲自感受,所以我觉得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