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贤
[摘要]“圆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圆是小学阶段学生要学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教学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这三个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理解圆的基本性质,能让学生学会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有关圆的问题。
[关键词]圆;教学设计;自主探究
[中图分類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6-0081-0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7-58页及练习十三的1-5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2.在探究过程中,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猜一猜、想一想等活动感知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和空间观念。
3.会用圆的知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若干个圆纸片、沙包、圆规、直尺。
学生准备:圆规、圆纸片、直尺、圆形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抢沙包游戏。这里只有一的角。个沙包,谁先抢到就送给谁。沙包放在这个位置可以吗?(教师拿着沙包走到任意一个位置)
生1: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2:每个人与老师的距离都不同,有人离老师很近,有人离老师很远,这样抢沙包不公平。
师:我应该把沙包放在哪儿呢?
生3:我们围成一个圆,老师把沙包放在圆的中心。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为什么要围成圆呢?沙包为什么又要放在圆的中心呢?今天,我们就通过研究圆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新课,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初步感知圆,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
1.初步感知圆
师:说起圆,同学们不陌生吧,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圆吗?(学生举例)除了同学们举的例子外,这里也有圆。(课件出示圆)
2.尝试画圆
师:看来,生活中的圆真多!同学们想不想自己画个圆啊?现在请拿出纸、笔和相应的工具画圆。
教师介绍圆规,并引导学生用圆规画圆(先定点,再定长,然后旋转一周)。
学生尝试画圆:(1)利用圆形物品画圆;(2)利用圆规画圆。
师:刚才我看了一下,有的同学画得不错,有的同学画起来还有些困难,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圆的?
学生交流画圆方法。
师:看来大家都认为用圆规画圆既快又标准,
3.认识圆心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请大家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如果老师让你们在黑板上画圆,圆心在哪?在作业本上画圆,圆心在哪?也就是说,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圆心,谁能说一说这一圆心在圆的什么位置?
生4:圆内。
4.认识半径
师:同学们,圆上的点有多少个?
生5:无数个。
师:请同学们在圆上任意找一点,把圆心与这一点连起来,这样的线段叫作半径,用字母r表示。(课件出示填空题)谁能描述一下半径的特征?
这是引导学生明确:画圆时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师:如果要画一个大一点的圆怎么办?要画一个小一点的圆呢?也就是说,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
这是引导学生明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让学生思考:像这样的半径你能画多少条?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体会“在同一个圆中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的特点。
5.自学直径
让学生自学直径并思考:(1)什么是直径?直径用什么字母表示?(2)在同一个圆中你能画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课件出示练习:在图形中找半径或直径。
6.猜想验证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并且知道了它们的特征。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在同一个圆中直径与半径的长度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直径与半径的长度是什么关系?
环节:(1)自由猜想;(2)同桌交流;(3)小组讨论、验证;(4)课件演示(运用量一量、说一说、比一比等多种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强调在同圆或等圆中)。
教师用课件出示练习:求半径或直径;判断题。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看圆、说圆、画圆、剪圆、摸圆、量圆、折圆等活动,亲身经历探究新知的全过程。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师:我们已经对圆有了较深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抢沙包的公平性问题吧!同学们为什么要围成圆呢?沙包为什么要放在圆心上呢?
生6:因为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也就是半径都相等,这样我们每个人离沙包的距离都是一样的,这样抢沙包就很公平。
【设计意图】解决课前的抢沙包问题,并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拓展、深化圆的相关知识。
四、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关于圆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谈收获,同时还留有余味,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圆的相关知识。
(责编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