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树超
摘要
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语篇学角度,从言语形式、语蕴分析、叙述者角度展开文本解读,即一定要先从言语形式走向内容,所谓“入乎其内”,在此之后,还必须从内容走回形式,所谓“出乎其外”。
关键词
语篇学 文本解读 语篇价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倾向于文学解读,即注重披文入情。但是,语文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应不同于一般的欣赏阅读解读,而应是语文教学解读。这种解读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为价值取向的阅读。也就是说,当文本成为教材时,教师不但要理解文本的原生价值,还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找出适合学生学习、满足学生思维提高、适用于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通过探讨文本的形式实现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以上正是语篇学所关注的内容。编者将以《秋天的怀念》为例,从语篇学角度出发,谈谈文本解读应该怎样做。
一、言语事件:语义、语境和语蕴的复杂化
《秋天的怀念》文质兼美。从文本本身看,这篇散文短小精悍,全文寥寥数百字,故事内容相当简单,但文章蕴含的情感却十分深厚,其意蕴值得深入挖掘。
阅读文本,我们可以了解到,母亲在照顾“我”的时候已经病体支离,“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但是作者在描绘日常生活的时候,却刻意回避了母亲的病情,流露在文字间的是母亲的关怀体贴——“北海的花开了,我推你出去走走吧”;是母亲的行动敏捷,——“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是母亲的心细如发——“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是母亲的将心比心——“对跑和走之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难道作者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母亲的身体状况吗?其实,从插叙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出,他当年知道母亲的身体状况不佳,“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直接透露知晓母亲身体有病,只是没有想到病情严重。那么,史铁生为什么在叙述中刻意回避母亲的病情,只是偶尔用了一个“憔悴”?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文章提到的“我”的那些近乎歇斯底里的行为是真实情况的再现还是作者刻意强化呢?“我”对母亲近乎冷漠的举止是完全真实的描述还是夸张和变形?我们联系写作背景可知,《秋天的怀念》写作于作者母亲去世7年后。7年的时间,使得他能从巨大的悲伤中走出来,从双腿瘫痪的自伤自怜中走出来,使他能更清醒地评价自己,能更深切地体察母爱。只有掌握了这样一条情感变化的线索,我们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情怀,体味那种淡淡的、隐藏得极好的自我鞭挞,才能更好地进行文本主题的挖掘,而不是给文章简单地贴上“母爱永恒”的标签。
好文章一定会有背景渲染,这个背景会让故事变得不寻常。这篇文章的线索是菊花,情感的寄托也在于菊花。菊花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据史铁生的妹妹回忆,他们的母亲其实去世于春天。那么,兄妹两个选择秋天菊花盛开时,去北海看花缅怀母亲,就有了丰赡的写作学方面的诠释。试想,如果作者在母亲的忌日即春暖花开时去拜祭母亲,这篇文章蕴含的淡淡的悲伤会不会被稀释许多?
徜徉于文字之间,顺着作者的情感变化沿波讨源,我们看得出,这篇文章没有鲜明的人物描写,没有曲折的情节结构,但是表现的主题十分鲜明,意蕴十分丰厚。
教师牢牢抓住文本,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出发,带领学生挖掘出文章的多重意蕴,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可以说,这是起于言语形式,终于言语内容的文本解读。但这还不是语文解读的终点。语文教师在体悟文本的文学之美后,必须返回言语形式,从语篇学的角度开发文章的教学价值,这才是语文教学解读的关键。汲安庆老师在《如何个性化深度解读文本》一文中说:“光知道文本写了什么,对怎么写、写得如何(这两项都涉及形式表现与创制的秘妙)不闻不问,甚至懵懂无知,那么对写什么的了解必定有限,其了解的深度、正确性也值得怀疑。”
二、叙述者角度:语篇主题理解的另一种可能《秋天的怀念》的语篇教学价值也是十分突出的,。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语言简洁明快,整齐匀称,整句散句结合的句法读起来朗朗上口。二是语言富有韵味,耐得咀嚼。三是选材精当而又叙述视角多变。这篇文章是指导学生写作的绝佳典范。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各种研究文章分析得十分透彻。我们着重来看一看第三点。
袁卫星老师说,好的文章情节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兜圈子,从而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孙绍振老师也说,所谓情节,就是不断地“结”和“解”,让读者的心理预期每每落空。这一篇文章就是如此,虽然情节简单,但是每有意料之外的内容。达成这一效果的手段就是不停转换人物的身份和视角。
读者看完文章第一节的时候,心里产生的多是对“我”双腿瘫痪的同情。但文章第二节立刻转向插叙,补充交代母亲的严重病情,我们的视线被强行拉到母亲身上,并不由自主地想:母亲能支撑多久?第三节的视角重新回到“我”,由“我”映射母亲的生活。这一段写“我”愿意出门了,写母亲兴奋无比,笔端洋溢着家庭的温馨,和第一段的冰冷气氛形成了对比。读者的心也会随之放松下来。可是下一段出现了突兀的独句成段一“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让文,章刚刚升起的温馨立即掉入了极度悲凉的深渊。教师教学生写记叙文,就是教他们学会设置矛盾和解决矛盾,让他们学会打破常规,超出读者的心理预期,在此过程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矛盾和心理落差就是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
此外,在叙述过程中,作者的视角不断地从亲历者向评判者转变,文本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极大延伸,读者的心理感受也随着作者的情感冲突变得更为激烈。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换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语文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一定要先从言语形式走向内容,所谓“入乎其内”,在此之后,决不可得意而忘言,还必须从内容走回形式,所谓“出乎其外”。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重点课题“语篇学视域下文本解读方法实践研究”(编号:2019JK13-ZB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