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现状

2020-08-10 18:30夏瑞文
卷宗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文成县制度改革

夏瑞文

摘 要:文成县自2014年以来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场经营主体质和量随之迅猛增長。本文研究了当前文成县商事登记深化改革的现状及成效,成效明显,但改革后的压力和问题仍然存在,建议从规范市场、简政放权、队伍建设、集约办公等多维度入手,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本文旨在研究文成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为我国多山县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商事登记制度;文成县;制度改革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地,境内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以农业、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欠发达地区。文成县主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改革商事登记制度的一系列决策,自2014年起便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1]。文成县在持续深化容缺受理、“先照后证”等改革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简易注销登记、“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等系列便利化举措[1,2],创造了更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增量提质。2017年,文成县紧跟浙江省推行工商办事“最多跑一次”,启用全程电子化登记新模式,实现了“无纸化、无地域、无时限”的、涵盖所有市场主体类型的全流程网上登记。[3]

1 文成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情况

一是市场主体高速增长。改革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投资创业的新活力,给予企业更大自主的选择与发展空间[4]。自改革以来,文成县市场主体迅猛增长,2015年末便总量破万[1]。截至2019年末,其市场主体数为16200户,同比增长14.35%,注册资本(金)208亿元,同比增长27.46%。

完善小微企业服务机制,文成县通过银企对接会、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和“双定三减”创建工作等多种渠道手段,并辅以限时审批、帮扶代办、免费公章刻制、免费检定器具等多重细节层面,切实助力小微企业有序发展。现文成的在册小微企业3268户,2019年增加767户,同比增长30.57%,实现个转企49家,转公司制比例达100%。

二是开办时间大幅缩短。文成局全力推进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常态化,聚焦企业开办的“质”与“量”。并以此为契机,全程追踪指导、承诺优先办理,构建“企业开办利好、实名核验守线”格局2,并通过“理念转变、材料再减、流程再造、成本再调”等方面激发社会的创业热情,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5]

文成县以“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为总工作原则,全面推行商事登记证照联办。由审批人员引导企业进行证照联办申请,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和网上审批流转,使得涉企事项办理更加便捷,为企业开办“减负”[2]。

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文成县开展“双定三减”经营区试点工作,试行市场主体双轨制管理。“双定三减”经营区是在指定时间和指定范围内开展的特定行业的经营活动试行有限度自由经营,减少(或免除)登记材料、时间和流程。文成县“双定三减”经营区内入驻商户,由经营区所在基层所干部提供注册登记及商标专利申请事项的“一对一”专业指导,并对特色行业提供装修和布局指导;同时,经营区内试行柔性监管模式与容错机制,减少对经营区内主体的抽查频次,营造宽松自由的营商环境。

2 文成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效果

首先,改革进一步降低了准入门槛,提高了办事效率。在实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和经营场所条件后,文成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1同时企业登记电子化及企业开办“一日结”有效简化了登记注册的手续和环节,窗口效率显著提速,注册登记时效基本缩短至2小时内。

其次,改革降低了企业开办及注销的制度性成本。一是市场退出机制的完善,推出了企业简易注销制度和一网注销平台,有效降低了企业注销的制度性成本;二是降低了企业开办的制度性成本,推行企业开办一日结,创造“十分钟出照”极速模式,只占“一日办结”八小时的0.02%。严格压缩企业开办时效,文成将审批环节严格把控在两小时内办结并推出了企业公章首套免费政府买单的举措。

最后,改革使监管重心逐渐后移,市场监管理念逐渐转变。商事登记制度的持续性改革,使侧重事前审批许可逐渐向侧重事中事后监管蜕变,是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是政府还权于市场,更是政府和市场的归位。市场监管职能和工作理念的转变,在强化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意识的同时,也对监管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6,7]

3 文成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革,革除了许多难以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制度,也避免了很多弯路。[7]实行改革措施后,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增长。然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许多新的问题待我们去解决,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8]

一是实缴资本虚高,违法行为频现。认缴制主张将权利让归市场,这一制度使企业自身活力得到激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政府的管控变弱,使市场活力变强,更加适应经济发展规律[8]。但市场经济自身存在一定缺陷,自认缴制施行后,股东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认而不缴行为。仅依赖股东自身信誉保证资本实缴到位,将会出现创业者蜂拥而上,结果导致营运资金难以维持,进而公司纷纷破产,因此需要更具体化规章制度来落实。[1,9]

二是部门人员不足,联合意识不强。与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相比,文成县的市场监管人员却未得到相应的补给,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与监管人员匮乏的矛盾逐年凸显。同时,部分审批部门监管观念未转变,没有正确认识“谁审批谁监管、谁监管谁负责”的监管大原则,因机构少员将监管职责推给市场监管局[1]。审批部门监管理念转变不彻底,主动监管意愿不强烈、联合意识不强,容易产生系统衔接错杂,监管缺位的情况6。

三是后续监管不力,营商环境受损。当前是改革红利时期,通过减少登记流程,提高登记效率,使僵化的市场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10]经过改革,降低了准入标准,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创办公司的积极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标准降低致使新出现的企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政府将权力放归市场,但与之相配套的监管办法滞后,导致诸如企业钻制度的空子、企业打擦边球牟利、执法人员疲于监管甚至出现腐败行为等乱象,损害了营商环境和政府的公信力。[8]

4 文成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建议

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财产安全甚至是人身安全。[7,9]针对文成县商事登记深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规范市场,简政放权。在近几年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最多跑一次”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细化工作,做精服务,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带动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增长。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简政放权,制定出台营商优化的政策,激发市场活力。[3]

第二,加强审批队伍建设,探索集约化办公。创建“素质过硬”优质队伍,通过创建行政审批窗口“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有效激励审批人员在业务能力、人文素养、思想转变等方面的提升。积极优化,探索集约化办公。试行临时的谷峰期轮岗审批制,根据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比对申报量与申报时间,在低谷期分流审批人员特别是基层所审批人员至一线防疫岗位,实现人随事转、消除人事效率冗余现象,同时应用浙里办开展掌上审批,打破办公场所的物理限制,切实实现防疫、审批两手抓。[1]

第三,加强市场后续监管,做好企业帮扶工作。切实回应企业需求,加强对设立后市场主体的后续监管与服务,加强企业走访联系,帮助企业规范管理、维护权益,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尤其鼓励优势小微企业做大最强。[1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全面实施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各地情况不同,改革现状与成效也各不相同。本文研究了文成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现状及成效,让其落到实处,便利实效,为我国多山县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项有泊.文成县商事登记深化改革研究[D].2018.

[2]徐瑞杰.建设“互联网+企业登记”应用系统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8(10).

[3]邢益精,阳盛益,沈光.“最多跑一次”背景下商事登记制度创新研究——以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20(4).

[4]郭一飞.开封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8.

[5]中共商丘市梁园区委书记薛凤林.转变理念优化服务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打开新局面[N].商丘日报,2020(2).

[6]石亚军,王妍.深化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破除综合化内卷化矛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

[7]刘翛然.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法制博览,2015(1).

[8]梅慧.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研究——以乐清市为例 [dissertation]. 浙江师范大学,2016.

[9]顾丹睿.浅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其应对.楚天法治,2019(9): 105-106.

[10]周志超.基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营商环境优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9(5).

[11]宋林霖,莫仁芳,王文瑜.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19(1).

猜你喜欢
文成县制度改革
浅论文成县农房集聚发展现状及创新型策略
三类空间开发评价与划分研究
从一起工伤赔偿案件谈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探讨水利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文成县夏季高温干旱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