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020-08-10 08:48列笑君
速读·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职业教育德国

列笑君

◆摘  要:从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出发,研究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首先从德国职业教育培训质量高、师资队伍优秀、社会承认感强等特点进行探究,突出德国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再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得出正确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措施。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职业教育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低、师资力量较低、社会认同感较弱等问题,与德国的职业教育仍有较大的差距,仍然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关键词:德国;中国;职业教育

本次研究力图从另外的角度探讨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展示德国职业教育更加具体完整的发展形态,同时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一、德国职业教育简述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

德国职业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时期,最初在工业中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出现。之后缓慢发展,十八世纪到了十九世纪前半期,德国其实还是个农业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德国一跃成为一个机械输出国,成为经济实力强大的工业国,其中技术人才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到了二战,德国惨败,导致德国分裂成东、西两德,但是两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仍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其中,文章中提到的“德国”专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为何能吸引越来愈多的德国人接受职业教育,概括而言,主要有四方面发展的条件:①经济发展的需要;②政府政策的驱使;③职业教育所带来的良好的发展前途;④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在四方面的配合下,使德国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1.技术人才含金量特别高

德国职业教育的培训证书是全世界认可的,德国的技术人才也是得到全世界肯定的。德国的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学生的实际操作、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而社会能力是指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这与中国的“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定岗学习”的培养模式完全不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适应多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更重要的是,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即使不留在原本实训的企业工作,他们也能很快就找到工作,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有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实践技术十分熟练,所以说德国的技术人才含金量高也在于此。加上德国对职业教育培训的每一关都把得很严,有严谨的监督和严格的检测机制。如此,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必须都是社会上合格的专业人才。

2.师资队伍特别优秀强大

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主要工作就是培训学生,这样便能够专心致志地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所以一般要求在24岁以上;其次,必须受过类似的职业训练;最后,必须通过所有的实践教师的考核评定。概括而言就是经验、专业知识和能力,这决定了实践教师的高素质。

理论教师的选用也是非常严格,规定必须是本科毕业,要有两年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培训和教育实习,然后经过国家考试,合格了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在初级或中级职业学校,除了以上资格外,还要有2年的专业实习或5年的对口工作经验;而要做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师就更严格了,必须是博士毕业,而且要在企业工作五年以上。还有,德国不仅聘请专职教师,还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原因是一方面可以节省开支,兼职教师是按授课时间来计算工资的;另一方面,兼职教师拥有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这对那些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是十分有利的。所以,专职教师加兼职教师,形成了德国职业教育强大而优秀的师资队伍。

3.群众对职业教育特别重视

德国人民普遍认为“某种职业资格,不仅是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个性发展,感受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自1975年后,职业教育就成为热点问题了,人们逐渐意识到“职业教育也要有法律的保证和推动才行”。调查发现,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多从事技术性的工作、劳动报酬高、升职更快;相反,则多从事非技术或是半技术性的工作,经常处于失业的威胁之中,晋升机会少。在现实生活中德国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同等价值的地位上,这极大地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高素质的生源接受职业教育,培养了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使得生产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进行职业教育是无论是为了个人前途着想,还是为了国家经济技术发展,都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重视。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不足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有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制等。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仍面临质量低、经费不足、经验不足、社会偏见严重、师资匮乏等问题。在新的经济发展時期、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我国正面临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任务,社会急需高科技的应用型人才,但国内仍存在“用工荒”等缺乏技术性人才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我国职业教育未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研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三大矛盾,一是就业低与招生规模大的矛盾;二是群众就读普通中学和大学的愿望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矛盾;三是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与实际需求的矛盾。

首先,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没有计划,一味扩招,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另外,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加上教师一味灌溉的教育模式,设置的无关课程过多,导致专业课程缩水,而且实践课程太少,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还有,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发展也不重视,没有和职业学校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所以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进入社会的技术和能力,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在师资方面,职业教师的培训途径不通或很少,师资水平素质不够高。加上群众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比普通教育低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途不如普通教育,导致职业学校难以招收高素质的学生,使得接受职教的生源质量较接受普教的生源质量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多方面的原因下造成了今天中国职业教育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中国职业教育还有漫长的改革之路。因此,在这一道路上,中国有需要借鉴职业教育发展优秀的国家的经验,结合本身的国情,促进职业教育的良好快速的发展。

(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质量

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在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否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否对其采取积极的措施,是否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是否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监督力度,设立问责制,对职业学校、教师、企业等都应该制定相应的要求和责任,提高社会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1)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目标要清晰,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都应该反映一定社会一定历史时期对人的总要求。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培养不同的人才,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不同类型的职业学校可以自成体系,共同合作与交流,以便取长补短,分享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2)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密切配合学校的培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术人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人才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满足本企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学生又可以实现就业。为了达到企业培训的实习生为自己服务,同一类型的几间企业可以合伙建一间职业学校,培训的人才专门为自己的企业服务,如此,一可以节省就业前的培训费用,二可以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和互相进步,三可以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一举多得。况且,职业教育实行产教结合,产教结合要建立学校主动服务企业,企业发展依靠教育的紧密关系,做到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互动、互惠“双赢”。

(3)在培养职业教师方面,要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必须先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教师,因此要加强中国职教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例如中国职业学校可以聘请德国职业教育的培训教师来培养中国的职业教育老师或是派遣中国职业教育老师到德国学习和交流,特别是培养实践老师。这些费用就由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负责和政府支持。还要提高职业教师的任职资格,不仅要有知识资格、教学能力资格,还要有实践能力资格,也就是专业课教师必须有实际的生产经验,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内容才能更接近现实生产,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加融合。

2.变改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德国人有一种共识,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人不能进入工作岗位。德国的企业乐意把钱投资在职业教育上,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将会得到数倍的汇报,而且他们认为这是企业的一种荣誉和实力的体现,有较强的宣传作,加上德国素来就有重视教育投入的意识和历史习惯。

如何处理好普通高中的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首先要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另外,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可以借助国家的手段,国家可采取经济手段鼓励职工参加职业培训,如补贴工资或免交学杂费等,颁布法令明文,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同等的地位,把高中学历和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大学学历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学历放在同样的位置上,不存在学历含金量的偏差,只存在学习专业的差别,即建立两种教育互认的立交桥。

最后针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需要把招生与就业安置联系起来,使毕业生就业有保障。中国应该积极参考德国的经验,只有所有措施被坚决执行了,群众才能逐渐对职业教育改观。

3.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

1969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就特别强调企业培训员必须思想品德优良,有良好的责任心。对教师来讲,要树立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与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例如你生产的是一架机器,如果因为你的不责任,将会带给使用者很大的伤害,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對自己负责,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这样才算是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对学生来说,要努力养成认真负责的精神,只要认真负责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三、结语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不仅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发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产生巨大的“冲击波”或发生“井喷现象”。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力,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创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无论是哪个时期的职业教育,对个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的意义也是巨大的,所以国家和地区应该分级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共同努力,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97-130.

[2]王晓明.谈谈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5(04):49.

猜你喜欢
中国职业教育德国
“梦梦”“娇庆”德国行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