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婧
◆摘 要:网络新媒体技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为载体,向用户提供包罗万象的信息,越来越更深入地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是客观必然的,但也必须是能够被主动利用的,唯如此,才能因势利导、契合学情、开拓创新、添色提效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輔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充分认识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情变化,积极促进网络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是应尽的职责。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技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学情;促进应用
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机为载体的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更以先进生产力的强势冲击力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如影随形的伙伴,成为助推学习、生产、工作、生活模式显著变化的工具和动能。网络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更为鲜明,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互动信息、交友叙情、了解社会、增长阅历、表现自我的重要场所,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党团建设等方面工作的辅导员,必须要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充分认识网络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情变化,积极提高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必然选择,唯如此,才能因势利导、契合学情、开拓创新、添色提效、尽职尽责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认识网络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情变化
一是视野开阔,导致心理需求发生变化。网络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大学生的视野不再被局限,他们可以便捷地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工具了解身边的“小社会”与广阔无垠的“大社会”,课堂学习与所有的学习活动均可延伸到网络中,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学习。在这种形式的学习环境中,没有教室,没有固定的教师,没有考勤,没有督促,一切都靠大学生的自觉性。不仅是学习,在其他方面新媒体均毫无疑问地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学生学习和了解信息的主要平台,以往的大学生学习的依靠“师者”,绝对信服“师者”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偏向和变化。
二是信息多元,导致思想需求发生变化。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毫无例外的都成为新媒体用户和绝对“粉丝”,新媒体中的信息是多元的,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是多面的。大学生的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崇尚自我,积极追求外来文化;他们自信心强,乐于创新,敢于突破和挑战权威;他们受着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有着超越大众的知识积淀和开拓性思维,勇于追求个人价值,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一元化”引领,被网络新媒体技术下的“多元化”引领所挑战。
三是互动便利,导致沟通需求发生变化。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固然有其必须可取的正效应,但网络存在着虚拟性和隐蔽性,一些学生很容易沉迷于此,严重的影响其上课效率,同时过度的迷信网络社交,造成不乐于和不善于面对面进行人际交流的问题。而且,网络新媒体信息传播微型化、碎片化、自由化、迅捷化,隐匿化,以至于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中获取的信息会发断章取义或歧义理解,网络集群效应下的沟通隐患会产生滚雪球效应的放大。
二、积极促进网络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借势发力,打造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网络
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广泛和强势介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新媒体技术手段重视起来、运用起来,见诸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打造高校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要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涵盖课上和课下、线上和线下,实现从课程学习、课外拓展,到大学生日常思想状况的全覆盖。课堂上,利用“云班课”等教学APP实现课堂反转,带领学生跳出课本的局限;课下,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将大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加开阔的国内和国际舞台;各种学习小组、微信群、QQ群的建立可以把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及时反馈给教育者,实现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双向流动机制。
2.契合需求,坚持“学生主体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网络新媒体技术运用的新时代,大学生在信息的获取方面拥有了和教育者同等的地位,打破了教育者的传统权威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学生主体性”原则,相反,更应该坚持“学生主体性”地位,加强对高校新媒体网络的舆情监督,做好把关、监督、引导和消解不良影响的工作,最大程度地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最大程度地发挥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优势。
3.强健队伍,增强辅导员的“四种能力”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骨干力量,要积极提高对网络新媒体技术应用环境下的“四种能力”,即:甄别良莠信息的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问题研究能力、工作创新能力。目前,“80”后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体,强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以“80”后为重点,充分分析了解这一群体的特点,以这一群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锻造好高校网络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创造性地更富实效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成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0):上.
[2]周航梅.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构建原则研究[J].智库时代,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