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人”,写“真文”,言“真情”

2020-08-10 09:08王姝蕾
卷宗 2020年13期
关键词:李贽文学创作真人

李贽,明代中后期一位富有争议但极具开创性的思想家,收录于《焚书》的《童心说》奠定了他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思想理论核心,是他文学理论创作的巅峰之作。我将《童心说》内容简单地归纳成了三个问题,即“什么是童心”“如何保持一颗童心”“童心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我将把作者关于“童心”的论点阐述与品读文章时的个人感悟相结合,首先对以上三个问题分别进行剖析。其次,联系实际,谈谈“童心说”引发我对学生文学创作的思考。

1 “童心说”的历史解读

首先,什么是“童心”呢?提起童心,我们可能会想到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趣》中的一段描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查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篇文章生动有趣地描写了小孩子的天真烂漫、简单快乐,还原了人性最本真的心境。我认为这种心境便是“童心”。那么,李贽所说的“童心”与我们常说的“童心”内涵是否相同呢?另外,提到“童心”就会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的“初心”,此心与彼心又有何关系呢?带着疑问我开始了探索李贽思想世界的童心之旅。

文章开篇,李贽就开诚名义地提出了“童心”这一概念,他说:“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1]李贽认为,“童心”就是真心,失去了“童心”,也就是失去了真心;“童心”是指人之本性,人的自然之性。由此看来,《童心说》所指的“童心”与我们平时所提的“童心”是有相通之处的,李贽之所以用“童心”来命名,是因为童子是人生的最初阶段,童心是最自由的,是不为外物所役的,所以它既不知道伪饰,也无须欺瞒;既不知道自轻自贱,也无须妄自尊大。与之相反,成年人的心灵往往为权势、金钱所奴役,因而是最不自由的。但是,我认为李贽所要表述的“童心”在意义上更接近于“初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两者的关系,童心是本心发用的最初阶段,本心在受世事染污和腐蚀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童心的“绝假纯真”即发自人至性至情的真善美,我们就称之为“初心”。“初心”是自在而又自为,自发而又自觉的,它既不因世俗诱惑而动摇、也不因现实困境而改变。

随后,李贽还将问题深入一步,提出了童心的缺失问题进而强调了童心的重要性。他说:“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他认为研读经典虽然会令人增长知识与见识,可是也会让人变得虚假起来,因而丧失“童心”。读到这里,我不禁思考难道李贽的意思是反对人们研读经典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看李贽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在李贽生活的时代,书和义理指的就是儒家经典及程、朱理学,李贽将这些看成是“假道学”,是“童心”缺失的源头祸害。那时的人们常常把这些“闻见道理”当成了毋庸置疑的正统思想,机械地搬用为自己的思想,所以所说的话都不是发自自己的真情实感,童心被蒙蔽了,在这种恶劣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也就出现了“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的病态现象。另外还可以依据我们现实的情景来看。从小到大,不论在考试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时常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所评判、制约,久而久之便了丧失表达自我的勇气与自我思考的能力,“标准答案”成了“唯一答案”,“童心”也因此蒙受阴霾。“童心”一旦蒙尘,人便虚伪了,成了“假人”,人与人交往少了真诚,做事也变得不切实际、流于形式,进而形成了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的社会风气。在这种状态下,作家写作也必不是出自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作之文也就索然寡味,毫无可读之处了。其结果便是“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抵;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既然保持“童心”是为人处事和文学创作批评的基础与本心,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保持“童心”不失呢?我认为,李贽在此提到了两点。第一点是我们要有意识地维护好自己的“童心”,不论是在日常交往还是文学创作都应当讲求抒发真情实感,反对“假把式”“假道学”。通过激发个人的自我意识来端正民风,唤醒作家的创作自觉来净化文风。另外,我们不应过度追求世俗美名与他人赞誉,正如李贽所说“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也”,一个人往往会因沽名钓誉而违背自己的初心,“童心”也因此被蒙上了灰尘。反映到文学创作上,李贽举了《文选》、《西厢记》、《水浒传》等作品为例,表明作家或是读者不应当以世俗大众的眼光作为评判作品的好坏依据,而应当把“童心”作为决定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一部作品如若不出自“童心”,经典如《论语》、《孟子》也称不上为一部好作品,而那些发自“童心”的近代之作,如《西厢记》、《水浒传》,又有谁不说他们是“天下之至文”呢?

2 “童心说”的现代启示

在中学教材新课标的“表达和交流”中有一条要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又提出“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2]可见,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是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而其中要求的“表达真情实感”恰恰与李蛰“童心说”的内涵是一致的。

而学生真实的写作状态却常常缺乏“童心”。应试教育下,我们常常为了取悦他人而故作高深地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以显示文章有深度、有哲理,亦或是急功近利地一味模仿他人的文法和思维,把别人的文法照搬到自己的文章中,把别人的思想感情认作是自己的思想感情,失去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构思。这种现象在大学里更是常见,随着应试考试的减少和文献资料的开放,大学生论文忽略原创性,东拼西凑、复制粘贴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社会不良文风和错误教学思想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客观因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缺乏个体意识,反映到写作中就是缺乏创作自觉,创作变成了负担,而非“兴观情怨”的途径。要想增强学生的主观意识,一方面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原创精神,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针对性强的写作训练课程及课外指导或是举办一些原创文学类活动。老师要重视朴素真切的文风培育、鼓励学生在日常多多进行创作。另一方面,我们自身也要改变对文学创作的看法,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比起将写作看成一种学习任务,我们更应该把它变成一种记录生活、承载思想的方式。为减轻学生在面对写作时的负担感与畏难情绪,文学创作可以先从记日记开始,日记的内容、形式、字数都可以不做限制,只要記录了当下真实的状态,抒发了真情就算达到以“童心”来作文的要求。通过日积月累的实践创作,发自“童心”的真情实感再加上一定的写作技巧,有朝一日,学生的写作即使达不到李贽所说的“至文”境界,也至少称得上是“真文”了!

参考文献

[1]李贽 《童心说》,《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17页。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页。

作者简介

王姝蕾(1999-),女,汉,陕西商洛人,本科生,华侨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李贽文学创作真人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李贽之死新探
——以黄麻士绅纠葛为中心的讨论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发潜德于快悦,出谨肃以春和
——《李贽学谱(附焦竑学谱)》评介
李贽与大同不了情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