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洁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新型的混合式教学管理模式,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大数据的新技术处理方式,增强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及时预测学习的最终学习实践成果,以此制定可适用性学习计划,提升最终的学习成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的基于“互聯网+”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型混合式 教学模式
0前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已经开始出现了新的定制化的学习模式,以互联网的规则转变为主,及时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不同资源的跨界融合与技术管理。在此期间,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升最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提升教学的主体质量,促进“互联网+”形式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1模式的管理控制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教月结构模式,其可以突破原有的教育教学关系,将互联网生态管控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基础,实现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一般来说,在模型的构建是必须要增设网络设施模块、网络平台模块、网络环境模块三个模块,以此提升模块建设的合理性。
1.1网络设施模块
该项模块主要是与混合广度息息相关,其实实施“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学习参与者知识层次结构不一致所引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混合方式崛起的必然结果。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变化,学习教学方式智能化趋势明显,整合信息化资源,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下使得学习参与者的最终学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2网络平台模块
该项模块决定混合深度,其主要是为了能够提供多种网络学习平台,在不同时空下实现教育教学的实时检测,时刻掌握学习动态,根据学习的结果制定学习策略,为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技术。由于不同客户端的学习任务过于分散,教学团体化活动无法实现,对此,必须要基于项目协作的新方式提升人机合作管理效应,使得教学平台可支持混合式教育教学。
1.3网络环境模块
该项模块决定混合跨度,其主要是使得学习参与者可以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中实现信息的交流互换,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互动性,利用网络化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活跃课程网络氛围,提升参与者的学习动力,以学习者自身为中心,通过多渠道资源共享,使得不同网络环境的动态性和自主性增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共同为混合式教育教学创造新契机。
2新型混合式教学理论
2.1混合理论
新型混合式教育教学主体是互联网中的各类学习参与者,其参与个体处于时刻变化中,其中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性,实际的结果无法预测,且可以通过参与大量的学习管理,积累数据,通过对应的模块进行反馈,以此,预测和了解基础性的新型混合理论结构分析,遵循一定的规则,熟悉和掌握不同的要素规律。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2.1.1复杂性
该项教育教学模式的新出现是多种元素间多种层次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存有的信息、能量等都需要在适应中逐步演变,获取一定的能量,使其在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实现不同节点的有机融合,各节点之间的网络结构还会随着社会的变化结构等形成相互影响的主体,使得最终的信息预测性降低,以不同信息大小、结构、类型以及其他增量之间的关系变化为主,实现学习参与者相互作用的信息自组织管理。
2.1.2动态性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其层次性复杂,活跃度强,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的管理特征,其学习个体与网络环境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互作用,会使得其各项数据呈现一种动态的有序发展情况。在此期间,学习个体必须要与网络环境共同作用,使得教育教学模式呈现一种高级的发展状态,及时考察内外价值的合理运转,形成一种新的动态调节的品质,正确把握教育教学的价值规律。
2.1.3组织性
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条件下增添部分可行性的特定结构过程,使得学习参与者可以在此环境中与其他个体之间共同形成一种信息交换,通过增强自身驱动力,使得学习发展态势可以变得更加具有规律,借助信息技术使得网络学习过程减少重复性和相似性。在此期间,学习参与者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教育教学中采取对应的行为,提升企业的自适应环境发展能力,通过长期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调节实现组织运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但由于系统与外界物质之间存在着非线性作用,其可以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教育教学组织功能的完善性和肯定性。
2.2生态理论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要对混合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详细分析,提升其网络与社会之间的合理连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完善,实现软硬件之间的互通交流。在此期间,不同网络单元之间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交流互动,依据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进行知识的更新,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模式转变,必须要发挥互联网的自我优势,在教育实践中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蒋进.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2):42-43.
[2] 曾敏,唐闻捷,王贤川.基于"互联网+"构建新型互动混合教学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7(05):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