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是整个教学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专业认证的重要基础。在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必须综合考虑当前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的实际情况,了解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专业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兼顾就业需求,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优化,加大课程考核力度,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测绘专业人才。
[关键词]专业认证;测绘工程;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陈茂霖(1991—),男,山东德州人,工科博士,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测绘数据处理与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162-02[收稿日期] 2019-10-09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包括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数字化测图、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以及遥感等。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测绘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各院校办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先进的课程改革措施,促使学生能够用更加高效的方法掌握测绘专业知识,推进我国测绘教育改革,提升工程教育质量。
一、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
我国实施注册测绘师制度和推行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在于建立完善的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工程教育的改革,借助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促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和注册测绘师制度进行有效衔接,全面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增强我国测绘专业人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1]。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被正式纳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我国已有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10余所高校通过了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目前,国家倡导各院校以及测绘相关单位积极申请测绘专业认证,这一举措对于各院校在国际通行标准下进行测绘人才教育的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各院校的测绘教育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使得测绘教育更为规范化,也为各院校高水平测绘人才的培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与此同时,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来进行测绘教育,也为高校的测绘教育和注册测绘师制度能够紧密衔接创造了良好契机。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测绘教育更为重视专业教育的完整性,而对测绘教育的工程背景关注较少,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极为重视工程背景。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各院校必须规范测绘教育,进行全面的专业课程改革,以提升测绘人才质量、为祖国培养更多注册测绘师为发展方向,保障工程教育质量,推进测绘行業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成果学习
结合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的要求来看,专业课程的设置不仅在类型、数量和性质上要达到一定标准,还需要注重各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充分考虑整个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专业认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必须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毕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保障。专业认证的关键在于以学生所学到的预定成果作为衡量标准,测绘教育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各院校应当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有所改变,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既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内容,也是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学校应当遵循“以成果为基础教育”的教学理念,明了学生应当学习何种成果以及学习这些成果的原因和方法,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不断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在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实训基地和实践平台,注重师风师德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同时还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教学改革,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毕业标准结合起来,保证学生达到毕业要求,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还要将教学过程和各项反馈信息记录在册,以便及时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升测绘教育质量。
(二)结合专业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各专业需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特点及学校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在确保学生能达到毕业要求的同时,也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学校需要进行适当的市场调查,对调查所得的数据信息进行精细全面的分析,并积极主动地与各企业单位建立联系,及时获得反馈意见,且以此为依据,适时适度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既能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又对测绘专业和学科发展有所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充分掌握三维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具备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国土资源调查和管理、土木工程以及地理信息采集加工与应用等方面测绘工作的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同时还要强调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协调团队工作,积极创新、灵活应对测绘工程中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测绘工程的实际操作中,学生应具备环保意识,能够保障测绘工作有序有效地实施。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依据,将培养注册测绘师后备人才作为测绘教育的重要目标,加大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力度,提升测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为测绘行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变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达成毕业要求的重要保障,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则是课程体系得以完善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项工程标准不断提高,为了能够确保学生达成毕业要求,更好地适应测绘相关工作岗位,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不能再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独立思考,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在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事先做好的教学计划,在一定学时内完成课堂授课,并将已经准备好的与课堂上讲的内容相关的延伸话题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一方面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为完成作业做准备,另一方面约定好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采用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为完成作业做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新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查阅各种文献和资料,就要发散思维、独立思考[3]。通过课堂讨论和发言,学生能够有效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了解最新的测绘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创新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便提升测绘教育质量。
(四)强化学习过程,优化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体系优化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力度。具体而言,可将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发言作为课程考核内容,将具体的小组讨论和发言情况记录下来,按相应标准进行评分,再以此为依据,按照一定比例计入该课程的总成绩中。同时,教师可根据记录,要求在课堂讨论中未发表意见的学生围绕课堂上讨论的主题内容参照相关文献资料,写出一篇突出主题的文章,也按相应标准对该文章进行打分,并将分数计入课程总成绩。此外,教师应倡导学生参与相关课程的测绘实验项目,并根据参与程度及实际表现,予以相应的附加分数,以资鼓励,如此既能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能提升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切实可行的课程考核体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只有加强课程考核力度,才能保障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并从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成果学习;结合专业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兼顾就业需求,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变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习过程,优化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对专业认证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文慧.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研究[J].才智, 2017(8):72.
[2]张俊,李屹旭,张鹏飞.专业认证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7(4):121-123.
[3]马明,张文春,刘祥,等.基于专业认证标准的测绘工程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4):139-141.
[4]张坤,徐良骥,赵志根,等.专业认证理念下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北京测绘,2019,33(5):60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