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曼丽在《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6期发表的《论国际传播的底气与自信》一文中认为:中国用40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却一直处于“普世价值”的悖论中:你讲贫穷、他讲价值;你讲发展、他讲价值;你讲富裕、他还讲价值,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以及各類变种都是这种思维定势的产物。这一思维定势与话语偏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国际舆论,也实际干扰着中国国内社会共识的达成。因此,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突破西方话语体系的藩篱,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性的发展格局中掌握话语权,打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优势。毫无疑问,这个价值观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王缉思在2020年6月2日《环球时报》发表的《坚守中美关系的三条底线》一文中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目前面临着巨大障碍和逆行的可能。这种困难局面可能持续一两年,也可能持续一二十年,对此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两国建交41年来积累的巨大物质基础、精神财富和人力资源,不可能毁于一旦。中美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是两国社会内部的强大推动力使然,这是中美关系的一大特色。双边关系不能让美方主导,中方必须而且有能力大有作为。
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詹庆生在2020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拓展创意空间打造精品力作——以“三国”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为例》一文中认为:传统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一部分,它们完全可以被世界所接纳、转化和运用。《功夫熊猫》《功夫梦》《花木兰》等,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类型元素和电影工业有机结合。三国故事也是如此。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跨文化对话与交汇中,三国故事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拓展,让三国故事展现出具有陌生化和创意性的新形态。这都是跨文化交流的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网:【倪峰:百年变局与中美关系之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倪峰认为:在全国人大通过关于香港问题的国家安全立法之后,特朗普在5月29日举行专门关于中国问题的发布会,谴责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挑动”疫情大流行,重提“武汉病毒”,妄称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声索“非法”,被称之为是50年来美国总统对中国最强硬的表态。两国战略竞争进一步升级,未来一段时间升级已成定势。因此,我们在如何认识百年大变局的过程中,对中美关系之变保持高度的关注和警觉,如何绕过急流险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美关系是一个重要变量,是我们越来越需要加以关注的重大问题。(2020年6月14日08:26)
@红旗文稿:【易涤非:讲清中国道理,坚定道路自信】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易涤非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受到各国人士广泛肯定和推崇。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怀好意者不断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陈词滥调,还有个别人对中国道路能走多远心怀疑虑。只有认识中国道路背后的中国道理,正确认识它的性质、条件、特点以及风险、挑战,才能对中国道路及其远大前途充满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中国道路加强信息传播和舆论塑造等工作,建构令人信服的新时代意识形态,具有重大意义。(2020年5月26日09:3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万明:“通古今之变,融中外之学”——合力构建中外关系史三大体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万明认为:破除西方中心论,创新学术体系,需要采用全球史研究范式,一个整体性的研究范式。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史学的全球转向早已是现实,全球史研究范式的转换,是史学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从历史上看,对外交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求,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历史进程,需要整体性的研究范式。我们的基点是站在中国看全球,站在全球看中国,形成整体性的中国特色的历史解释体系、学术话语体系,这是创新中外关系史学术体系的内容,也是完善中国历史学学科建构的重要内容。这无疑需要我们破除学科堡垒,中国史与世界史研究者共同努力,合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2020年6月12日09:15)
@察哈尔学会:【刘树良:日本主流媒体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认知与态度】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树良认为:日本主流媒体并未真实地报道和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成就和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决心和信心,而是用偏执的心态看待中国国防力量的正常发展与和平发展道路,有意地向日本民众展现一个“强权国家”的中国形象。在当前中日关系不断改善、两国国民急需正确且深入了解彼此的情形下,日本主流媒体的这种心态和做法反倒是给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增加了舆论障碍,并不可取。(2020年6月16日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