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路径研究

2020-08-10 09:25肖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第二课堂中小学

肖迎

摘 要 高校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中小学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重点环节。将高校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可将教育资源合理整合,形成教育合力。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组织基础保障、开拓志愿服务途径以及创新志愿服务形式等对接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志愿服务 中小学 第二课堂

1高效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志愿服务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是目前社会体系中为民服务的重要自愿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明确指出志愿服务与文明风尚同步进展。根据2018年的数据统计,全国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全国标识志愿服务组织已超过1.2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2亿小时。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最具青春力量的团体,是志愿服务的队伍的主力军,在关爱儿童、关爱老人、扶贫助残、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开始走进中小学,利用自身组织优势,将高校教育资源融入中小学第二课堂活动中,逐渐成为现代中小学教育的新思路。

“第二课堂”的概念最早在1983年由著名的教育家朱九思先生提出,即在教学计划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该概念提出后,在中小学陆续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机制,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即明确要求彰显第二课堂的个性化规律,充分显示了第二课堂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将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的研究作为课题,是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实现志愿服务助力中小学生成长的有效措施。因此,将高校社会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进行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接,能够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营造积极局面,在高校参与中小学体育、美育等第二课堂教育的道路上,找到新路径、实现新突破,具有不容忽视的实践意义。

2高效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新时代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高效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也付出了可贵的实践,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在中小学第二课堂上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成绩是显著的,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2.1社会理解认同不足

目前,仍有很多人对高校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的对接缺乏理解认同,认为高校志愿服务深入中小学课堂只是表面工作,没有实际意义,高校学生志愿者们仅仅被认为是学生们课后的“保姆”。在此现状下,增加高校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的社会认同感极其重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信息渠道进行正面宣传引导,突出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及其深入中小学第二课堂的优势,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传播此类志愿服务文化,打破传统思维僵局,让新理念得到更多的接受及支持。

2.2参与对象无法固定

許多参与与中小学对接的高校志愿者都是每次活动前临时招募的,对接的中小学生们也不是同一批人,参与对象十分不稳定。志愿对接缺乏可持续性的思路和情感认同。类似的模式不利于志愿服务项目化,无法搭建起高校志愿者与中小学生长期交流协作的桥梁,很难实现对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固定的志愿服务参与体系,一方面能够增加志愿服务与第二课堂对接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志愿服务的延续性。

2.3志愿服务形式陈旧

当代中小学教育模式日新月异,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更新,而许多高校的志愿服务形式一成不变,使志愿服务在中小学第二课堂中吸引力不足。对此,需要志愿服务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大学生应该发挥其敏锐的洞察力,研究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发现所对接中小学生们的兴趣所在,从该处入手,设计能吸引他们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志愿服务的实际意义,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除了在内容上推陈出新,高校还可以将志愿服务项目化,形成长效对接机制,全面保障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

2.4成员专业程度欠缺

高校志愿服务团队的主要组成者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在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仅课余时间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而与中小学生的接触中,一些专业知识必不可少,许多与中小学对接的团队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有些志愿者并不清楚自己的职责,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达不到良好的效果,降低了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倘若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能对此项目设置一个专门的培训部门,定期联系专业领域的老师对志愿者们进行培训与考核,规定只有考核合格后才参与此类志愿服务工作,能有效能提升志愿服务的效果。

3高效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的路径探析

高校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的对接,主要以在校大学生在中小学开展实践、传播文化的形式为主。因此,高校志愿服务团队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实践及文化传承功能。这就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获得高校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的最佳路径。

3.1强化组织基础保障

要推动高校社会志愿服务进中小学校园,首先要构建政府、高校与中小学的协同联动机制。政府相关部门统筹,可通过调研充分掌握中小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活动需求和高校志愿服务团队优势,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撑,明确工作导向、责任分工和考评体系,设立专项经费,加强对高校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的支持,通过“志愿服务补贴”等形式提供经费保障;高校要明确志愿服务进中小学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部分,要做好安全保障,构建激励机制,广泛动员学生参与该类志愿服务活动。提前与中小学进行对接,创建实践平台,了解对应需求,联系校内专业教师在开展志愿服务前进行专业指导,提升志愿服务效果;中小学校作为对接方,需要对场地进行保障,必要时可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学生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完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方案,提升服务对接质量。

3.2开拓志愿服务途径

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可以通过参与中小学体育、美育的发展,建立起对接渠道。志愿服务团队可通过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形式进入中小学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依托专业的指导教师,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形成志愿服务新途径。

中小学校往往存在由于放学早、家长不能及时看管的问题,通常学校会延长学生的留校时间。许多中小学校都鼓励学生们成立体育、艺术、科技等不同类型的兴趣社团,在这段时间会为学生们安排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但仅通过中小学师资力量,操作性十分有限,久而久之,这段时间很容易就成了日常理论课程的延续,无形中增加了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倘若让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在此时间带领学生社团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可有效解决学生们“放学早”的难题。

此外,高校志愿服务团队还可参与中小学的校本课程设计,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创意、课程资料以及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协助开发设计国学诵读、书法赏析、乐器演奏等课程,帮助中小学生发掘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科学化、课程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在发挥大学生的潜力的同时,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帮助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形成教育合力。

3.3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高校志愿服務与中小学第二课堂对接,要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创形式内容与时俱进的活动,展现出第二课堂的多样性与吸引力。首先,需要打开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创新思路,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方式。高校可适当增加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整体比重,营造创新的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创新校园活动形式、内容,让大学生们在创新氛围中成长,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设计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将经典诵读、民乐合奏、汉服展演、舞台剧、辩论赛等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带入他们的活动之中,在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同时,也让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 于小雷等.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进中小学实施路径探究[J].语文建设,2019(11):70-72.

[2] 邱瑞根.让第二课堂绽放精彩[J].江西教育,2013(12):7-8.

[3] 徐洁.实践育人视域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4):126-127+130.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第二课堂中小学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