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梅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神经科,江苏 常州 213000)
HCH是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极高,目前主要采取MPST治疗,将血肿清除,及时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生命。但MPST中还存在众多影响因素,可降低治疗效果,因此需给予有效护理,本研究就探讨围术期护理在其中的效果。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HCH患者,均行MPST治疗,根据不同护理分为2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护理,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7~68岁,平均(43.25±5.47)岁;发病2~8 h,平均(5.58±1.58)h;出血部位:8例脑叶出血,9例外囊出血,11例内囊、基底节出血,12例丘脑出血;观察组(n=40)接受围术期护理,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7~70岁,平均(43.37±5.41)岁;发病2~8 h,平均(5.67±1.52)h;出血部位:9例脑叶出血,10例外囊出血,10例内囊、基底节出血,11例丘脑出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疾病者;(2)意识障碍者;(3)其他脑血管疾病者。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情绪安抚、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①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并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护理人员在旁指点手术配合要点等。②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认真倾听其述说,并鼓励其表内心感受,给予安慰和肯定。同时指导患者通过方式训练、音乐疗法等调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③术前准备:完善禁食、备皮和深呼吸、咳痰训练等相关操作。(2)术中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接受手术环境、医师、麻醉师等人员,消除陌生感。②术中配合: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协助医师和麻醉师完成相关操作。③保温护理:密切关注患者体温,输注的血液、液体等先加热,并及时将血液、污物清除,避免蒸发散热。(3)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未清醒时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清醒后改为半坐卧位,降低切口张力,并促进呼吸功能改善。②导管护理:引流袋略高于头部,及时调整尿管,避免尿管扭曲、挤压、脱出,并及早拔管。③并发症护理:讲解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时原因和处理方式,确保切口清洁和干燥,叮嘱合理饮食,及早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并发症。(1)神经功能缺损:采用NIHSS评分评价,分值0~42分,得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越好。(2)临床疗效:无效:NIHSS评分降低<8分;一般:NIHSS评分降低8~12分;有效:NIHSS评分降低>12分。
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临床疗效、并发症以n(%)表示,x2检验,NIHSS评分以()表示,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护理前对照组(10.28±1.30)分,观察组(10.27±1.32)分;护理后对照组(5.02±1.20)分,观察组(8.21±1.25)分;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34,P<0.05)。
对照组出现2例消化道出血(GB),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例导管脱落,3例切口感染;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117,P<0.05)。
MPST是治疗HCH常用的方式,疗效得到临床广泛肯定,但大多患者因疾病的影响和缺乏相关认知,多存在烦躁、焦虑等负性心理,降低遵医行为,进而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并降低康复效果,因此还需辅以有效护理提升疗效[1]。但常规的护理忽略了个体差异,并缺乏全面性,弊端较多,因此应用受限,效果不显著,围术期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需要给予科学性、针对性、个体性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提高康复效果[2]。围术期护理将护理干预分为3个阶段,术前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满足患者知识需求,指导其如何调节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并完善各项准备,为手术顺利奠定基础;术中给予保暖、心理、配合等护理,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强化导管、体位、并发症护理,促进康复[1]。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和NIHSS评分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PST治疗HCH中应用围术期护理疗效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