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思维方法有效渗透的途径

2020-08-09 12:34许清华
读写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思维方法教学渗透小学

许清华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当前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为教学主导,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本文根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教学创新的策略,意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实现小学数学教育创新目标。

关键词 小学;思维方法;教学渗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099-02

由于综合型人才是未来国家所需要的,所以在新课改实施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培养人才的全面性,日后的教育培养方向是以注重学生思维方法为主。小学数学教学更需要学生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作为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新课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代小学教育发展进程中,我国在长期以来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没有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老师在教授的知识范围内进行出题和考核,学生的分数就代表了一切。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就好比用一个固定成型的套子圈住了所有学生,学生的思维成为了定式,学生的思考被遏制,学生没有更多的学习空间,也无法发挥自身的想象。同时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也就更不会养成学习的习惯。小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他们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纪,很多时候并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方面。数学有关学习的方面比较枯燥,容易造成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知识以外,从而导致了学习积极性不强,缺乏自主控制能力。基于此,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是当前课程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的意义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当中,老师作为教学主体在课堂上有着教学引导的作用,学生则作为被动的学习对象,老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完全按照老师规划的教学方案前进。这样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于当代教育发展,思维方法培养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在整体学习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鼓励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寻找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更加强调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首先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像是将知识“复制粘贴”在学生的脑海中,而自主学习则是学生自行探索,可以让知识的获取方式更加灵活,也会更加深刻。其次现代倡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这更加符合当代教育的内涵,依靠自己去探索未知实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更有效率。

比如说,在教学《分数》这一章节时,老师可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教学。讲解完理论知识后,老师可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接下来让同学们思考如何用这条线段表示1/2、3/5、5/8等等,让学生讨论与讲解,让同学们明白将一条线段按分母为几,从而分为几段;分子为几,则相应的取几段。还可以画另一条线段表示6/5、7/4等等,让同学们思考这两个分数与1比较结果怎么样。借助直观图学生快速得出结论。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类似的除了用线段表示外,还可以用圆形表示分数的意义。利用这种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有效性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的策略

(一)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应试教育早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当中还一直将分数作为评定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老师要想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和作用,首先就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数学是一种理性综合科目,它也需要和时代同步发展,老师不能强行灌输传统的教育知识,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所以老师可以转变一下自身的教育方式,以一种探索性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进行知识的探索,不断扩大知识的范围。

比如说,在思维方法培养中,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中之重,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重点培养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度。作为数学老师,要探索科学的计算教学模式,通过计算过程的推导,或开展计算大赛、计算口诀窍门总结等多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度,让学生通过计算演练,提升综合数学素养。计算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板块,须臾不可或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们“说话”的声音很低,或者忙于记笔记,或者忙于做练习,而至于大胆的质疑问难则鲜有发生。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学生们活泼好动而想象奇特,热情洋溢,好奇心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学生们长期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只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则数学思维的锻炼机会无疑少之又少。为此,老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一边练习,一边思考,一边提问,一边求真。如在教学《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们对“复杂”的计算感到畏惧,此时,老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以“木棍捆绑”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数、分、合中强化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从而巧妙地培养学生群体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之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都是以传统理论知识為主,在考试中也更多地偏向于知识理论的考核。众所周知,数学理论和概念学习起来非常枯燥,更何况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中,他们很难对这样的教学过程提起兴趣,在这样的过程安排下更是难以达到创新、探索的教学目标。面对这样的教学学习困境,老师要从教学过程安排进行思考和改革,例如在开始过程之前先找一些本节过程涉及内容的精彩案例,让学生惊叹之余调动起课堂氛围,在气氛的烘托下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再由浅入深地讲解理论知识。

比如说,在小学的数学过程上,对于公式和定理都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理论知识,但是很多时候不能死记硬背,而是需要了解公式和定理的产生过程,甚至还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推导公式和定理。这个推导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性非常强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有严谨的辨识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或者APP等开展思维培养教学。此外,还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强化感知感受,进一步加强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学生们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概念和面积运算都程度不一地存在疑惑。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要求学生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一方面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画线、控制线条平行、对称;而另一方面,在学生们的实践操作中,学生们的思维会随着实践而寻找到“借力点”,从而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事实上,图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小学生尤为需要必备的一种数学思想。图形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映射关系,往往对锻炼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摸索寻找创新的方式。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摸索,结合当前数学的发展形势,巧妙地运用课程安排,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丁佐龙.浅谈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4,37(24):473-474.

[2]钱萍.浅谈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好家长,2018,23(39):653-653.

[3]蒋天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2014,39(17):00084.

[4]陈佳飞.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J].考试周刊,2016,15(81):72-72.

猜你喜欢
思维方法教学渗透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