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欢
摘 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五千年的历史洗刷,使其成为各个学科的基础学科,学习起来也有一定难度,特别是高中语文。语文是一门传统学科,很多高中生见到语文就望而生畏,尤其是阅读。学生无法理解阅读,致使诸多问题的产生。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已成为高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阅读模式扼杀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此必须改变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 思维导图;阅读指导;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57-01
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形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的学习方法。高中生在遇到阅读难题时,无法有效地应对,这时教师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将文章中的主要元素绘制成图,便于学生直观地看到文中各人物及事件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使阅读变得简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
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章信息及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作品脉络,归纳重要信息,梳理文中的写作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阅读感受等。学生既可以自己手绘,也可以在网上下载软件。每张思维导图都体现了学生的智慧,将整篇文章的信息、整体构架展现出来,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例如《边城》一文中,书中的翠翠代表着美好,翠翠与老船夫之间的亲情使人感到温馨,与傩送之间的爱情萌芽让人羡慕,而傩送不仅为翠翠倾倒,也为兄弟伤感。学生在阅读时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品格,理清人物脉络,进而感受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感悟社会本质。
二、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的运用应重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要让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首先教师应设计思维导图,设计好后再以导学案的方式发放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思维导图,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书中主要描写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乐园,但学生在理解时可能找不到具体的顺序及布局方式,觉得难以理解。教师便可以先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先识图,从整幅图中剥离图像框架,在脑中浮现这个框架并逐层细化,理解后再依据导图复述课文大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充当指导者,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及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学习《包身工》一文时,教师设计一个整体框架,将文中的中心面及描写侧重点展示出来,其余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填充。这样学生会很快填充上侧面描写的内容,芦柴棒出场-病重挨打-小福子挨罚-芦柴棒瘦弱不堪-无名女遭毒打,以此类推再将各个侧面描写的内容标明时间顺序,形成对课文的完整理解。
三、运用思维导图导入新课
高中是人生的重要学习阶段,它即将面临高考,因此课业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大,语文相对其他学科比较枯燥,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但是高中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入新课,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绘制思维导图前,教师需引导学生明确文中的关键词,读一篇课文时找到关键字和词,明确每个字不同含义的转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阅读时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以关键词为依据制作思维导图。学术类书籍是高中生接触较少的一类书籍,学术类书籍晦涩难懂,缺乏故事情节,学生对这类文章更无兴趣。因此教师更应将思维导图学习方式应用到这类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中,通过思维导图引入新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思想结构,试着从前言找到文本思路,确定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主干后再发散思维。
四、运用思维导图激發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那么人类的思维就无法得到发展,可见思维与人类动作之间的关系异常密切。绘制导图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使其符合课堂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具体形象,再绘制导图,让学生在具体的画面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入分析自身的思维。例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将荷塘的美景展示给学生,再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感受荷塘与月色的诗意及美好,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添思考过程中的乐趣。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阅读任务及思路,促进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思维能力,符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充分调动和展示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思维和经验,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思维导图阅读的乐趣,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左琴.以思维导图助力高中语文阅读训练[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7):4.
[2]冯丹.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实践[J].语文课内外,2019(2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