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的实践与思考

2020-08-09 12:07高勤花
读写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有效预习研究策略

高勤花

摘 要 所谓“课前预习”,简单理解就是指课堂内容学习前期小学生进行的自主学习,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实现课堂整体结构和授课细节的优化。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前预期的有效策略展开深层次的探究,以期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组织小学生课前预习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33-02

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教学理论更加偏重“以学定教”,通俗的讲就是依据小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年段认知水准、课前预习程度、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化发展。因此,小学语文得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打开了学生们新的思路,让小学语文的教学将进入新的教学状态。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强化学习动机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弱,如果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缺少学习兴趣,那么即使教师授课模式新颖、授课内容生动,也无法提升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而教师组织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课前预习,科学设定授课模式与问题,让小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让小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有效强化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动机。

(二)有利于拓展课外语文知识

在以往授课模式下,教师授课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无法帮助小学生拓展语文知识、拓宽语文思维能力。而教师开展课前预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对语文课前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种情况下,小学生就会利用休息时间课前预习大量的课外读物,有效拓展了小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

(三)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小学生学习依赖心理强,事事都依赖教师,久而久之,就会让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都呈现出弱化趋势,学习由“主动”逐渐转向“被动”。而语文课前预习的开展,可以有效解决此种问题,小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探究问题,标记好不懂的知识,然后课上询问,让学习变得更加有针对性,也由“被动”转向“主动”,从而让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保证了学习质量。

二、我国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小、心理不成熟,情绪也是十分感性,因此,教师要想做好小学生课前预习环节,就需要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培养每一位小学生的预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课前预习中,学生要么是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要么仅仅是把课文一读、字词一写就算预习了,这样的预习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预习需要教师精心组织、仔细指导,才能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很多教师都知道,这样的表面预习,学生们的沟通能力无法真正得到培养,大多数学生没有获取到重要的信息和知识。课前预习不仅只是让学生们掌握一些基础语言知识和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以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课前预习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也是最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技能。

三、目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预习形式单一

在阅读书本时,大多数学生只是将课前预习理解为对文章进行表面阅读和浏览,但是他们不会动脑筋去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如果教师不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准备,不去熟读文章,则学生对文章就非常不熟悉,教师提问也回答不上来,渐渐地就会对小学语文的失去兴趣,在语文方面的学习上没有了积极性。

(二)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语文水平方面,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重视课前预习,课前预习量少,从而导致学生的课前预习缺乏目的性和策略性以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并促使学生自身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四、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培养预习兴趣

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设置故事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前预习,有效激发小学生主动预习能力,让其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当然,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结合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置预习问题,激发小学生的预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提前为小学生设置“文章描述的是我们用的纸是从哪里来的呢?纸是怎么被制作出来的呢?制作纸需要哪些材料呢?”等问题,激发小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从而保证课前预习质量。

(二)抓住预习内容重点、难点

由于每一篇语文篇章的层次结构、中心思想、写作手法、修辞方法运用以及表现手法等要素都存在一定差异性,且篇章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使得小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也不同。针对此种情况,语文教师就需要确保每一位小学生课前预习都能抓住重点和难点,具体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引导: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识字、写字阶段,识字、写字都非常关键,因此,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前预习阶段做好汉字的认识,确保能够无障碍顺利地朗读课文,清楚文章写作脉络。另一方面,由于每一篇小学语文篇章中都涉及一些生词、短语或者成语,为小学生篇章课前预习造成障碍,所以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准备一本工具书,在预习阶段遇到不懂的、不会的就查阅工具书,并标记好,从而有效提升预习质量。

(三)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需了解背景、搜集资料

做好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环节,就需要让小学生该篇文章的发生背景,引导小学生使用互联网,通过网络平台搜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将搜集整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共享。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授课内容,也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部编版的四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22课《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一文,这是由周恩来写的一篇文章,他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被外国人欺负。从中深刻地理解了他叔叔提到“不稳定的中国”的含义。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收集与文章创作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共享,有效了解文章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以及中心思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需要小学生家长的有效配合

学校是第一学习场所,家庭是第二学习场所,要想提升课前预习效果,就需要积极寻求家长的有效配合,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需要向小学生家长详细讲明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让每一位家长对课前预习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向家长介绍课前预习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然后让家长带领小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为小学生学习做指导,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环节变得愈发重要,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组织好语文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结合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预习任务,然后传授给小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提升每一位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引导小學生进行高效率学习,实现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玉秀.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J].文渊,2019(2).

[2]杨晓琼.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8(19).

猜你喜欢
有效预习研究策略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初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