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技术助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20-08-09 08:50唐光辉
读写算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初中

唐光辉

摘 要 在人们的认知中,多媒体技术已经不再是“新工具”,它已经是一线教师的常用工具。但是,作为初中数学教育者,笔者给出的建议恰恰相反。在笔者看来,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学校教育,不仅仅需要“整合”更准确的定位应该是“融合”。“融合”相比“整合”而言,更加紧密、更加深入。在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需要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之一。毕竟教师教授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所以,教师需要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构建新课堂,促使初中学生能够学好数学知识,促使数学教学可以展现出预期价值。不断弱化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让知识、技能与能力都成为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本文中笔者就对多媒体技术助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助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018-02

作为初中数学教育者,多媒体技术对于人们来说虽然已经不是一种新工具,但是,教师们仍然需要抱有學习的心态,将其当做新工具来学习、应用、实践。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数学知识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借助其来加以突破。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理性的数学知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感性的、直观的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分散的数学数据、分散的生活信息转变为凝聚的数学模型、数学思想。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融入学校教育,可以帮助数学学科生成质变,对它的应用需要从一种“工具”转变为一种“动力”。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建议,要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实现“融合”,不仅仅让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还需要教师能够让其发挥出实效。而这就需要一线的教育者始终保持学习者的心态、实践者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需求积极地加以应用。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为教师减轻负担

在教学实践中总是提议要给学生减轻负担,让学生能够拥有更为自主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实践。避免“老生常谈”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要习惯性的忽略相关信息。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建议,要先让教师摆脱束缚,拥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动力完成教学学习任务。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如果教师只是使用传统的描点教学方法,不仅仅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做到描点的精准。再加上黑板上的图像不容易改变,无法进行对比和概括。在几何画板软件的支持下,就能非常容易地解决问题。在有了新技术的支持后可以发现,课堂四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学生的手可以随心而动,学生的口可以随脑而动,此时的数学课堂才更加具备“数学性”。在课后我们同样可以为教师、学生减轻教学负担。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可以链接一个无法计算容量的数据库。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借鉴、更多的启发。进而“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智慧。其实,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新工具往往可以链接着一个复杂的体系,它们构建出了一个“数据时代”,作为一线的教育者,要注意“借势而为”进而为自己与学生构建出成长平台。

二、促使数学展现出“多变性”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思维性,在落实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而让数学教学回归思维性。那么,如何才能让初中数学教学展现出思维性呢?笔者认为,这不是提出几个问题,解答几个案例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可以实现的。教师需要打造出一种“多变性”的课堂氛围、设计“多变性”的学习模式,进而让初中数学可以作用于学生的“智商”养成。如在教学几何内容时,学生可以在软件中清楚观察到图形变形过程,这便利了教师的作图工作,减少了课堂作图时间,也让学生形成了立体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升了教学效率。再有,习题还有变式教学,教师也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展示变形题,一题多变,让学生从多种层面看待数学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题本质问题的认识,以不变应万变。在学习立体几何时,需要学生具备充分的空间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向学生展示空间概念,而几何画板能够通过三维展示,刻画立体图形,让学生直观了解立体概念,便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由此可见,有了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看到“多变”的现象,参与“多变”的实践活动,生成“多变”的能力。观察当前的生活大环境可以发现,能力型人才的个人价值越来越突出,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育取向,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培养出能力型的人才。

三、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

对于多媒体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价值人们并不陌生。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多媒体技术进入学校教育之后快速得到人们认可的主要原因。它将课堂教学转变成为一次次的视听盛宴,它将学科知识的内涵转变为一种有吸引力的人文化的情境。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对于初中数学学科而言,这种学习情境最贴合学生的天性,最能弱化数学学科的问题。如,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勾股定理的历史来源,渗透数学史,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系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随后,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大雨过后,一棵树在距离地面4m的位置发生断裂,树的顶部落在距离树根底部3m的位置,请问这棵树未断前有多高?这一情境的创设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动态视频的形式呈现抽象的数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以讲解勾股定理的基本知识。当然,在营造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研读教学内容、研读教学目标、研读学生特点,教师还需要研读生活、研读创新理念,进而促使创设的情境可以展现出助学价值,让学生能够将“手脑口”都积极地投入进来,一次次地生成感知。初中学生的内在需求比他们的外在需求更为突出,因此,数学教学不仅仅要影响学生的外在,还影响学生内在。

四、打造双师型的教师团队

多媒体技术再好也只是一种工具、技术。所以,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与融入,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储备,还是一种教育方法的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决定性元素。笔者认为,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这种“教具、学具”,进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打造出双师型的教育团队,这样才能由教师的“质变”引发课堂教学的“质变”。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改变教师的教育素养,其实是学校教育实现发展的源点。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建议我们要从“学”与“用”两个立足点入手。如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多媒体技术专项培训并考核,开展教师多媒体课程评比活动或各校成立多媒体教学小组、设计教案、进行院校比赛、选出百强等,对获奖的学校及教师给予奖杯和奖金激励,同时列入教师日后考核的标准之中,增强教师对学习多媒体技术的热情。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适应情况,适时调整授课进度、PPT播放速度等,不可一味求快,盲目加大信息量。在笔者看来,任何质变的产生其实都是“蝴蝶效应”引发的“多米诺骨牌现象”。因此,要想让初中数学课堂不断地优化,就需要打造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进而促使学校教育空间生成“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现象”。

综上所述,在落实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计算”仍然是主要活动,但是,它只能作为基础。教师们需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助学数学课堂,进而促使数学教学回归数学性,促使初中学生能够拥有“知识”“技能”“能力”,让初中学生能够“学好数学”,能够不断地转变,生成科学化的认知能力,生成数学素养。只有这样,初中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成长为数学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卜玉华.课堂教学设计起点的两类认识[J].江西教育,2008(08).

[2]王志江.基于学科性质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Z1).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初中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