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堃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开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对初中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进步。开展初中物理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016-02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为了打造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对于初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是判断能力,因此初中阶段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初中物理属于理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理性思想,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老师可组织学生展开物理实验,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产生,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本文将要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与探讨。
一、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当今人才培养方向越来越偏向于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仍然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为保证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初中物理学科能够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是初中物理涉及到较多抽象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问题,通过物理实验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物理实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验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工具,通过规范的使用方法运用实验工具,能够将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表示出来,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随着实验步骤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初中物理老师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时,仍然受到传统物理教学思想的约束,只是注重学生的物理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抑制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大多数涉及到物理实验内容时,物理老师为了节省时间,会为学生演示实验,但是不会给予学生动手机会,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自然不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本质,进而不能够高效率的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在不理解的状态下学习,会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久下去,学生对物理课堂失去学习兴趣,降低了初中物理课堂质量。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一)利用导学案有序展开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老师带领学生探索物理知识时,老师可以制定详细的导学案,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学习。教师在开展课程之前应当制定详细的导学案,针对课上需要为学生讲解的知识进行归纳,将物理课堂有序进行。寻找教学环境优势,在为学生上课的时候可以多去观察学生们的上课状态,慢慢地让学生对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进而就会使得学生们愿意主动地去学习物理,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操作下进行实验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动手能力。比如,在为学生讲述到《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初中物理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本节内容进行整理,首先要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在讲解的过程中详细解释概念缘由,帮助学生清晰的意识到《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其次,初中物理老师还要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学生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作用,最后物理老师进行整理,制定出详细的导学案。在上课的过程中,物理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在学生实施之前,老师按照导学案上的内容,为学生讲解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让学生先对牛顿第一定律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组织学生展开实验,由于导学案的存在学生的实验学习将会有条理的进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能够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从而爱上物理实验,调动了初中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有利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物理教学时,老师应该将新型的教学模式带入物理课堂中,物理老师自己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在思想层次方面进行更新,旧模式的物理教学方式是老师按照初中物理课本进行讲解知识,不会去考虑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只是会将头埋进物理教材上,这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老师应当意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初中学生向着创新型人才方向靠近。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许多实验是需要学生们共同合作来完成,因此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效率,必须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初中的物理老师在上课之前对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大概是五到六个人,老师给每一个小组布置实验内容——《密度与浮力》,让小组之间的学生进行讨论和预习,明确每一个人的任务,如一个小组当中的学生擅长计算,那么老师就可以安排这个学生进行计算密度和浮力,另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老师就可以安排这个学生进行浮力测量的实验以及密度测量实验。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展,当每一个学生的“任务”完成之后,将各自的实验结果进行整合,就能够完成密度与浮力实验了。初中学生通过进行小组内部的合作,可以慢慢地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和同学共同学习带来的好处,通过和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对《密度与浮力》这个课题的学习。另外物理老师还可以对完成任务速度快并且质量好的小组提出表扬,这样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通过课前巩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涉及到的知识是比较笼统的,想要使学生能够更加完善地掌握物理实验技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发展,就一定要组织初中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就会加深这些知识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并且还能够使学生对这个知识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在课堂上多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在课堂之后,学生处在的环境比较不完善,倘若要求学生在课下对物理知识进行实验,他们所处在的环境可能没有办法满足要求,所以物理老师应当多组织初中的学生在物理课堂上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滑轮的应用》这一章节,初中物理老师可以在为学生们上课之前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同笼的概括和分块,确定好自己要想和学生们讲述的内容,然后准备好一个轮滑轨道和一個小车,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看,学生见到这实验设备就会感到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初中的学生就会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上面,然后物理老师就可以为学生演示轮滑实验了,学生们看到小车在不用手推动小车的条件下,小车能够动起来,会感到好奇。随后物理老师可以提示学生这是滑轮的作用,学生能够从实验中发现滑轮能够实现力的转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展开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结束语
对初中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老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启发,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思维。物理老师注意创新自身授课方式,捕捉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初中学生展开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自身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程。
参考文献:
[1]何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3.
[2]周水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95.
[3]徐长鸿.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