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2020-08-09 08:47陈雄辉马宗兵覃以凤谷紫阳
电化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本思想人文价值全面发展

陈雄辉 马宗兵 覃以凤 谷紫阳

[摘   要]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从哲学层面系统深入地反思和探索教育信息化的人文价值,提出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的“三维度—四层面”结构模型;归纳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具有激励、导向、评价和纠偏四大功能,指出其具有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特征。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始终指向人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人文价值; 信息技术; 人本思想;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陈雄辉(1965—),男,广东英德人。研究员,博士, 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哲学、产业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362388626@qq.com。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迭代的发展过程,不同发展阶段指向不同发展目标,长期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进入21世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求“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1-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体现了教育信息化从建设信息化环境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变和深化的历史进程[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即“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4]。教育现代化更强调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更强调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完整性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始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虽然进入2.0时代,但还存在全国发展不均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把握不准确等问题。例如:有些地方和学校存在“为技术而技术”的现象,在未做好教育规划的前提下,购置多种时髦的信息技术设备,却不懂如何发挥其价值;有些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未能从教育本质出发,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有些学者和官员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陷入技术决定论,盲目推进教育信息化;有些学者和官员过分低估信息技术的作用,拒绝推进教育信息化。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应用都会经历不断探索、总结、反思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如此,只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人文关怀,才能使科学技术更符合“人性”,从而真正指向人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看法,甚至争论,如信息技术的应用会缩小“数字鸿沟”,还是扩大“数字鸿沟”?这个争论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现阶段,如何使教育信息化回归人的发展本质?只有在教育信息化的人文价值体系中,对信息技术应用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追问,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更符合“人性”,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结构

教育信息化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改变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5]。人文价值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探讨关于人自身的意义,即与人的生存、发展、解放、自由密切相关的意义和价值。

(一)教育信息化人文價值的内涵与本质

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在教育整合应用中屡建新功;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者的教育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对于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赋予更多人文关怀和价值追问。本文认为,教育信息化的人文价值是指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主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人的教与学变革,改变人的价值形态,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解放与自由需要的效应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教与学变革,如AR/VR、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改变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全链条教育体系;开展课堂革命,释放学习者的自主性,打破职前职后的壁垒,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国家;满足所有学习者的生存、发展、解放、自由需要,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和完整性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人文价值界定为满足“学习者的生存与发展、解放与自由需要的效应关系”,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就是关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解放与自由的学说,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解放与自由问题。教育是解决人的社会化过程,解决人的现代化过程。换言之,教育就是让人成为社会化的人,成为现代化的人,而生存与发展、解放与自由是每个人成为社会化、现代化的人的必经历程。第二,教育信息化的人文价值既关切人的精神价值,又关切人的物质价值,将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分为生存、发展、解放、自由四个价值层面,更能反映人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人通过学习,掌握生存技能,不断发展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根据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将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相应分为四个层级:生存价值、发展价值、解放价值、自由价值。这四个层级的价值,一般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上升,但有时可能跨越,有时可能并存,有时先满足高层次再满足低层次,最终指向最高层次——自由价值。第三,将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分为生存价值、发展价值、解放价值、自由价值,更能考察当前及未来教育信息化的状态和结果,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给予更适切的评估及指导。

(二)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的“三维度—四层面”体系

构建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应该从“效应关系”入手,考察学习者的满足程度。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历史存在物,核心是自由自觉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考察满足学习者的生存与发展、解放与自由需要的效应关系,理应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维度)的关系中来考察,从而构成“三维度—四层面”人文价值体系。

1. 教育信息化的生存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生存价值是指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者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及满足程度,其中,身心健康包括生理、社交、情感等方面的健康。从自然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生态环境对学习者学习生活等身心健康的满足程度;从社会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社会环境对学习者情感和社交等身心健康的满足程度;从人自身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人文环境对学习者自我身心健康的满足程度。

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价值是指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者个体成长、成才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及满足程度。从自然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生态环境对学习者成长、成才的满足程度;从社会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社会环境对学习者成长、成才的满足程度;从人自身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人文环境对学习者成长、成才的满足程度。

3. 教育信息化的解放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解放价值是指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者个体自我突破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及满足程度。从自然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生态环境再造对学习者自我突破和发展的满足程度;从社会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社会制度变革对学习者自我突破和发展的满足程度;从人自身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人文环境优化对学习者自我突破和发展的满意程度。

4. 教育信息化的自由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自由价值是指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者个体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及满足程度。从自然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生态环境对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从社会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社会环境对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从人自身维度来看,表现为信息化人文环境对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

(三)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结构

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三维度—四层面”体系,呈现出三角棱锥体结构,三条竖边代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个维度,“生存价值、发展价值、解放价值与自由价值”四个层面自下而上、自低层向高层无限延伸,顶尖不封闭。换言之,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是从生存价值开始,不断满足发展价值和解放价值,直到满足自由价值。接近或达到自由价值状态是无限发展、永无止境的最高形态,正如人的全面发展状态一样,无限发展、永无止境,如图1所示。

借鉴技术创新的人文价值概念[7],从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的三个维度,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逐层考察人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解放价值、自由价值,重点考察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学校教育理念、行为及结果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四个层面需要,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中,第一层是人的生存价值。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考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否符合和满足学习者的身心健康的价值问题。例如:智慧课室的装修材料、课桌材料、电子设备等硬件设备是否有利于学习者的身心健康;相关软件工具应用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及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效果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第二层是人的发展价值。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考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否符合和满足学习者的成长、成才的价值问题。例如:改革开放40多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经历应用—整合—融合—创新的发展历程,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迈进2.0时代,满足和促进几代人的发展需要。第三层是人的解放价值。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考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否符合和满足学习者的自我突破和发展的价值问题。例如:标准化教育教学观念向个性化教育教学的转变,跨班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以及创客教育、STEM教育的广泛应用,是对现行教育体制及教学形式的变革与解放,是对学习者的自我突破和发展。第四层是人的自由价值。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考察現代信息技术应用是否符合和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问题。例如:从本体论来看,教育主客体关系经历从“主体—客体”理论到“主体间性”理论的认识过程,发生“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学习中心论”的嬗变,更加注重学习者个体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个人学习空间的建立与发展正是朝着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在教育信息化各层次价值实现过程中,满足程度由弱到强、由浅至深,直至全部实现。每个价值层次满足的内部可细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部分满足、基本满足、完全满足”三个发展阶段。每个层次的价值实现一般经历“部分满足→基本满足→完全满足”过程,然后上升到上一级层次,即从生存价值→发展价值→解放价值→自由价值逐层递进。在特殊情况下,每个阶段、每个层次可能会跨越,可能会并存,可能会颠倒,甚至可能会缺失;但始终朝着最高阶段、最高层次发展,不断追求自由价值的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图2所示。

三、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功能

(一)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四大功能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许多工程、项目、课题都有立项、结项及评价等环节,有些重大工程还有跟踪审计、绩效管理等组成环节,但其中大多数都缺少人文价值的审视和追问,只有出现重大事故或问题时,才会引发人们的人文价值追问:这是以人为本吗?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吗?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吗?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吗?本文构建的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在厘清体系内各组成部分及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其具有四大功能,即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及纠偏功能,如图3所示。

1. 导向功能

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具有导向功能,引导教育信息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朝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向前进。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2],基本符合十年前中国教育的实际及需要,现在“校校通”“班班通”在全国城乡基本实现,“人人通”和“两平台”建设取得巨大进展,混合教学、在线学习等在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各类培训机构从线下培训走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又在新形势下提出“三全、两高、一大”的建设目标[8],在已有教育信息化成果基础上,继续探索融合创新的应用之路,指引教育信息化今后发展的前进方向。面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成为抵抗疫情“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手段,但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方式所产生的学习孤独感、师生交互不便等问题需要在人文关切的基础上给出解决方案。教师在线教学过程中如何及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精神状态、心理状况,如何及时动态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人文价值追问。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将使教育信息化“走得对”。

2. 激励功能

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具有激励功能,推动教育信息化更好更快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源。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教育信息化的硬环境建设突飞猛进,有些城市或学校的硬环境建设已经超过国外发达国家水平;软环境建设同步增长,师资队伍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日益增长,数字原生代一代胜一代,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大提升,终身学习体系正在形成。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和教育持续加大投入,所有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经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生存问题,许多城市和学校已经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发展问题,部分城市和学校正在探索关于新时代学生学习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式、新手段,正在探索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与学的变革以及学生(学习者)学习、成长、成才的新规律。近10年来,教育信息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许多地区的新兴产业,而企业的信息化产品更符合学习者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如电子显示屏,从原来的阴极射线管到LCD、LED、OLED,不断迭代,未来新型显示屏(器)体积越来越小,厚度越来越薄,而且可折叠,可卷曲,携带方便,对视力影响越来越小。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不断满足学习者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解放价值、自由价值;反过来,又激励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教育方式日新月异,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更有效地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激励功能将使教育信息化“走得快”。

3. 評价功能

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具有评价功能,能测度、评估、评判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每个环节和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都需要及时有效的测度、评估、评判,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学习者所需要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是否满足学习者的生存价值、发展价值、解放价值、自由价值。每次的评价结果都会让教育信息化建设贴上外显的标签:好、中、差,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越建越好,越来越符合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的评价功能将使教育信息化“走得好”。

4. 纠偏功能

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具有纠偏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不当行为。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发展遵循两个规律:一是技术创新自身发展规律,二是技术创新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一般而言,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会自觉遵守这两个规律,它们基本是同向、同轨、同步的,但经常出现同向不同轨、同轨不同步、同步不共振的现象,有时出现不同向,甚至反向而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发展,同样会出现不同向、不同轨、不同步的问题,需要有人文价值的追问,需要教育界自身的反思,需要全社会的反思,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基础上,纠正错误的教育信息化思想、理念、方式和手段,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如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经常反复出现的“见物不见人”问题。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纠偏功能将使教育信息化“少犯错”。

(二)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具有“三全”特征

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指明方向与目标,激励功能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发展动力,评价功能综合评判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能力,纠偏功能确保教育信息化始终走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四大功能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进行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导向、激励、评价和纠偏,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具有“三全”特征,如图3所示。

第一,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关注教育信息化的所有要素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从教育主体来看,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从实施对象来看,包括学校、家庭、企业、社区;从信息化环境来看,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从教学过程来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价;从学生成长过程来看,包括学习资源、个性化学习空间、学习测评、效果评价、成长档案。关注教育信息化对所有个体、群体是否正向的人文价值。

第二,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全方位关注教育信息化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激励、导向、评价和纠偏并不是只针对某个维度或某一个层面,而是面向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面向“三维度—四层面”全面地发挥作用。

第三,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全过程关注教育信息化是否符合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四大功能作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四大功能作用于学习者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从群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的四大功能作用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解放与自由的全过程。

四、结   语

教育信息化的人文价值有正作用和负作用之分。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信息化人文价值体系有利于发挥人文价值的正向作用,避免或降低负向作用,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正确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观,克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及行为,消减现代信息技术异化问题,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始终朝着人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前进,始终奔向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2020-06-07].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

[2]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教技〔2012〕5号,2012-03-13.

[3] 王珠珠.教育信息化2.0:核心要义与实施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18(7):5-8.

[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J].人民教育,2019(5):7-10.

[5] 陈雄辉.教育信息化: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J].电化教育研究,2012(6):12-15.

[6]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2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3-326.

[7] 陈雄辉.技术创新的人文价值[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97-125.

[8]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4-18)[2020-05-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 _334188.html.

猜你喜欢
人本思想人文价值全面发展
人本思想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
原生态音乐的价值体现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思考
人文价值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本思想的本科教学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