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银鹏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中的知识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这就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着较强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突出,如果在教学中还是一味的追求知识的灌输,就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希望可以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些建议性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学习兴趣
数学教育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刻板严谨的,各种复杂公式和理论充斥其中,总是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一直是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从根源上来说,性格跳脱的小学生很难对枯燥、严谨、刻板的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而且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是进行填鸭式教学,进一步让学生产生了逆反的厌学情绪,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一直是教师思考和努力的方向。趣味教学的出现,给小学数学教师打开了一扇新的教学大门,其中的中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把复杂的数学问题融入欢乐趣味的游戏中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基本数学知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1.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教师以黑板为中心,单纯的以文字和书本进行知识传授,小学生因为身心发育不够完全,接受能力差导致学习数学的效率不高,进而教师需要不断重复,但是如此下去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抵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趣味教学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打开这个恶性闭环,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利用趣味游戏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抽象性数学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感兴趣的游戏进行思考学习,在潜移默化下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好感度。
2.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趣味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打开了另类的数学知识殿堂,经过精心策划教师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很多,学生学习的效率自然而然的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样也使得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锻炼小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趣味教学的基本理念,不是单纯的玩耍和游戏,也不是刻板的带入数学公式,教师应该认真设计将两者有效融合,创造出让学生有较强带入感的趣味情境,鼓励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数学问题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游戏深层次的认识数学知识的原理,领悟数学公式的本质。趣味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摒弃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吸收知识,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这也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二、趣味教学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实施方式
1.幽默话语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知道每一次教学都是对教师的考验,而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一个好的开始。教师在教学开始的时候不应该与学生一见面就直奔主题,应该让学生有一个缓冲时间,设计趣味问答或用幽默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有了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缓解学生上课时的紧张感,还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为接下来进行知识的讲解形成良好的铺垫。例如,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开课的时候拿一包糖果给学生说,“老师今天特意从家里带来了糖果,我会在开始的时候出一个问题,如果谁能回答的又快又好这包糖就奖励给谁”如是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接下来教师提出设计好的问题“我这包糖果里面有36颗糖,我会给第一排的小朋友一颗糖,给第二个小朋友三颗糖,给第三个人五颗糖以此类推每次多给两颗糖,那么我总共能給几个小朋友糖呢?”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再讲解新的知识,这样就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为接下来新知识的讲解起到引导作用。
2.趣味活动把控课堂教学节奏
小学生课堂时间一般为四十分钟,但是根据相关研究,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十五分钟左右,那么如何把控课堂节奏避免学生走神成了教师应该注意的重点。根据趣味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应该把控好知识点讲解时间,尽量在学生能保持有效注意力的时间段讲解完毕,这就要求教师语言精练、生动形象。其次,教师应该把课堂分为几个阶段,利用设计好的趣味活动把控好课堂节奏,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利用游戏缓解学习中的枯燥,这样就会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搭建一个商店情景,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利用所学知识点即“总价=单价×数量”这个公式进行实践模拟,教师作为监督员,把课本看成商品,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效的吸收所学,这样的情景教学可以有效的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快速高效的实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趣味练习巩固课堂新知
温故知新这点在学习中尤为重要,课堂所学需要教师马上进行指导复习,如果不加以巩固,学生很容易遗忘,所以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控好课堂节奏,预留出足够的复习时间。但是学生都不喜欢做作业,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练习题目上下功夫,尽量设计一些趣味习题,让学生感兴趣,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寻找一些图文并茂的生动习题,让学生不再单纯的面对直白的文字,用生动的图画和故事吸引学生投入到习题中去。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组,在习题中添加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有意识的让学生相互竞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经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步骤,教师可以有效的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趣味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认真学习趣味教学理念,相互总结教学重点,贯彻学习各种趣味教学方法,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重新回归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在重视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结合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趣味教学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减少对数学课程的恐惧心理,打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朱婷莉.激发学习兴趣让快乐走进课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学[J].吉林教育,2013(第10期):87.
[2]李君.走进“趣”,学进去,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形成[J].新课程,2017(16):99-99.
[3]余毅.让学生走进趣味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