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轩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位于三门峡市北部上村岭的虢国墓地,是20世纪90年代发掘的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邦国公墓,在这些墓中,编号为M2009的墓葬经研究,是虢国一位国君——虢仲的墓葬。墓中出土各类器物数量达8000多件,尤其玉器就有900多件,数量众多,样式精美,可谓是一位“玉器收藏家”。
在虢国博物馆展厅中展示的玉鸮是一件商玉精品就出自M2009墓葬,其造型特别,引人驻足。它高5.8厘米,由和田青玉制成,俏色圆雕,突喙前伸,双目圆睁,盘角后卷,周身直立,双爪蹲伏,看起来憨态可掬,十分可爱。它头顶中间有一圆形钻孔,可穿线,由此可见这件玉鸮应该是供墓主人佩戴或是心爱的把玩之物。
鸮,为鸱鸮科各种类的通称,古时又叫“鸱”、“逐魂鸟”、“猫王鸟”等。因其头部似猫,故俗称“猫头鹰”。它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猫的头,鹰的身子,是兽与禽的不和谐搭配。因为奇怪,所以诡异。它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它的眼珠,黄黝黝圆滚滚的,古怪神秘。猫头鹰视野开阔,可以把头扭过180度,越过肩膀观察环境。它翅膀宽大飞行无声,夜视能力强,听觉敏锐。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科学实验:把猫头鹰关在一个全黑的房间里,用红外摄影设备观察它的杀鼠行动。在室内除地面上撒下一些碎纸条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实验开始,鸟类学家把一只老鼠放入实验室,开始录像。从录像上发现,只要老鼠一踏响地面的碎纸,猫头鹰就能快速、准确地抓获它——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环境中,猫头鹰的听觉,起的是定位作用,它的无声出击,让进攻更具“闪电战”效果。所以说猫头鹰是世界上最安静的飞行鸟,它昼伏夜出,对于它的猎物来说,有时甚至是无声的。这种神秘感和杀伤力对上古时期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崇拜和向往。
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飞禽类玉雕中,玉鸮最为突出,占有很大比重,其种类繁多,造型各异,除人们熟知的鹰、鸮外,还有鸡、鸭、鹅、凤、鹦鹉、鸳鸯、燕子,麻雀、鸽子,多种水鸟、以及鸟类与其它动物的组合体与融合体等。这表明红山文化时期在广阔的地域范围活跃着以鸟类为图腾的氏族。这些氏族的分布从中华大地跨越北太平洋地区一直延伸到美洲西北部印地安人居住区并且向环太平洋其它地区扩散。实际上,在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鸟文化”。红山文化玉器绝大多数出自红山文化晚期遗存,此期农业经济地位重要。受所处特定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影响,干旱成为困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在科技极其不发达的五千余年前,先民只能向天神祈祷以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而鸟类能够翱翔于天空之上,被先民视为有通天达地的本领。尤其是像鸮一样的大型禽鸟类动物,威武雄健,飞行高度和距离皆十分可观。从此时玉鸮的造型上分析,其双翅亦得到了极大地突出和夸张。可见人们希冀这些沟通天地的使者能把对神的祷告传至上天,实现人与神的沟通,以求得天神的庇佑。另外鸮具有夜视功能,常于夜间出没,具有一定神秘感,加之其以捕鼠为食,对农业有利,这对处于步入农耕阶段的红山文化居民具有很大的帮助,因而他们将“鸮”看做是神鸟。在新石器时期,随着氏族社会的延续,这种“鸟文化”得以相当普遍的继承,随着氏族的变迁和氏族社会的消亡,氏族的鸟类图腾也随之变更、消亡或整合成为少数几个强大的鸟氏族的图腾,如鹰、鸮等。
从陕西华县出土仰韶文化巨型陶鸮鼎,甘肃、青海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鸮面陶罐;到长江流域石家河文化的陶鸮塑像,到山东龙山文化日照两城镇出土玉锛上的鸮形雕刻;再到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出土的大量玉鸮、绿松石鸮。显然,初民们不是在随意地表现他们心目中的尊神。进入殷商时代以后,鸮神的身影非但没有隐退而去,反而更加突出而广泛地出现在玉器、石器和青铜器等多种材料的艺术品上,人们对猫头鹰的崇拜达到了顶峰。在商代,鸮是商人喜爱和崇拜的一种神圣的鸟。有些专家认为商人把“鸮”推崇为“战神鸟”,是克敌制胜的象征;也有些专家认为商人把“鸮”作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仅殷墟妇好墓一地,就出土有玉鸮、鸮形玉梳、鸮形玉调色盘,以及著名的国宝级文物——青铜鸮尊。妇好,是商王朝晚期一代雄主武丁之妻,她在当时非常活跃,不仅主持各种王室典礼,而且经常受命于王,统帅军队征伐四方,在战争中她多次大获全胜,受到武丁的嘉奖。在她墓中出土的一对妇好鸮尊被誉为国宝。
周灭商以后,出于政治的需要,鸮类题材的艺术品数量急剧减少,特别是青铜器,鸮形器与鸮纹基本绝迹。
时至今日,在大部分地区,鸮被视为不吉利的鸟甚至叫它“报丧鸟”,曾经的“鸮神”渐渐地被人们误解和遗忘。
虢国墓地出土的这件玉鸮,造型,温驯可爱;工艺,巧夺天工;涵义,源远流长。它默默地静立在展柜中,无声地鉴证着自己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