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育红
摘 要:德育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和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对思想道德观念还很模糊,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策略探究
小學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必须要倾向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所不应该忘却的重要环节。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的德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洞悉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德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任务,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德育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左右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抛在了一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比其他科目有优势。首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德育方面的内容,师者要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受到道德教育。其次,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经历也少,正处于培养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所以在此时对学生进行德育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整合的具体策略
1.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必须要成为学生的表率,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要严于律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感染所教的学生。倘若师者自身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践踏草坪,不节约用水、用电等,那怎么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所以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为学生树立榜样。
2.通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德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渗透这些德育信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形成为建设祖国而勤奋学习的崇高理想。例如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课文主要描写周总理年少时在东北亲眼看见在中国的土地上,洋人肆意欺压国人,百姓却无处申冤,从而深刻体会到伯父口中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进而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跟学生多交流,问问学生都是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学生说:“为了发财致富而读书。”有的学生说:“为了父母而读书。”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不能看重个人得失,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只有祖国强盛富足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虽然我们没有周总理那么远大的志向,但大家读书的目的也应该是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因此,教师要能抓住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充分利用写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想要描述的事物和要抒发的情感。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认识社会,评论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写作文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清写作要求,是要歌颂什么,还是要批评什么,抑或是要讲一个什么道理。搞清楚写作目的后,就要引导学生选择带有德育内容的题材去写,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事情,在作文中渗透德育。例如:小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我们与环境》,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就这个题目写一篇作文。
地球上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没有封山育林、排污治污的能力,但也可以从小事做起,可以节约用水、用电,将垃圾分类投放,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通过写作文,学生能明白想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必须要先保护环境,即使大家还是小学生,依然可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而且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学生不仅能增长知识,还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通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最后利用写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课堂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刁文.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J].速读(中旬),2018(11):56.
[2]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5).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