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礼
摘 要:绵延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而又令人惊叹的历史作用。因此,要延续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并从历史传统中获取精神养料,唯一的选择就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那么如何做到有效的“两创”,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要义出发:
一、民族发展,时代的转化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转化的客观要求,是当今社会培养民族精神,开展全面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传统文化教育是要孩子们立足于时代转化的需要,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用现代的需要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通古今中外,成为博古通今的人才。
中国不仅要成为政治大国、经济大国,更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国。一个国家只有当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之后,才能够提高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只有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才能自强不息,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更好地应对“现代化”和“全球化”,从而使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全人类造福。
二、童蒙养正,学生的转化
传统文化只有被学生所认知、所认同,并被认真践行,才能真正弘扬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当今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已产生了不小的距离。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尚未完善的人”,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充分认识到问题总是会有的,他们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当我们能够用平等心去对待一个犯错误的学生时,他可以感受到:“老师并没有说我是不好的学生,并不认为我是没救的。”于是,他就会努力表现得好一些。所以,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要时时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態。当我们面对一切境界都能和颜悦色时,就不会出现很多问题了。
如何让今天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认同感,进而加以吸收利用,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吸引人、非强制、浸润式、体验式、陶冶式……我曾经看到一道思考题:“善待自己的父母,并不是对他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和喜好都去支持、顺从。如果你认为父母的言行不恰当,你会如何去做?把你对亲人的故事写下来,与他人分享。”这个问题采取的是讲故事、体验式方式,它循循善诱地给予启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善待和“孝道”。又如,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华夏之称也与礼仪有关。唐代学者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有损这个称号,列举一些,并说说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重礼?这个问题中的文化含量、历史的延续感以及语言的亲切感,学生在读题时就能感受到,如此来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连接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显然,这样吸引人的转化方式是学生喜欢的,效果一定不会太差。
三、生活所求,现实的转化
传统文化要为现实的文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结合,进而进行现实转化。从文化的特性来说,文化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假若不与生活相连接,而对当下的生活,尤其是对当下的时尚一味地回避、批评、拒绝,必然让传统文化失去现代生活的味道,也必然让学生与生活相疏离,最终产生隔膜。其结果是中华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典籍中,传统只能是传统,久而久之便会“死去”。曾经有一个问题设计启发我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悌,应该从血缘亲情不断向外扩展,从家族、邻里、乡党到同学、同事,乃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衍生为一种博大的胸怀与互敬的态度,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问题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衍生和创造性转化,学生读了会明白,平日用惯了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原来是与“悌”的传统文化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它将原本意义上的“兄弟之爱”自然扩展到同学、同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产生宛如“兄弟“般的博大情感与胸怀,传统文化一下从历史的深处走了出来,走到现实生活中,走向世界。显而易见,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转化,会引领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用传统经验打开了现实的生活。
四、信息更新,方式的转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和展开方式,它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是相适应的。当今时代,这些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人们在虚拟世界里自由地遨游,获取了更丰富的知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曾经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呈现方式的转化有很大关系。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呈现方式的创新,则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大众乐意去接近了解它们,并形成自己的传统文化内涵新的理解。
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熟知了解。缺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丢失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没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科学认知,更无从谈起创造和创新。由此而言,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参考文献:
商志晓.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哲学审思[N].光明日报,2017-01-09.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