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推区域教研的实践探索
——以三明市梅列区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为例

2020-08-07 11:58马昌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研智慧区域

朱 鹏 马昌明

(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0)

2019 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对县(区)域基层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1]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需求,多管齐下,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努力打赢“指尖上的战斗”,为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添砖加瓦。梅列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重视信息化手段在常态教学、学习、教研、教务、评价、家校互动等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以教学为核心,以智慧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为抓手,通过区域教学教研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一、整体建构,破解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瓶颈

(一)统筹规划,发挥区域信息化合力

2017 年,《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校园内,按照科学的校园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实现人、物、校区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为师生建立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全面发展。[2]但是,现阶段中国智慧校园建设仍处于较为初期的阶段,特别是各校自身单兵作战,势必影响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中的努力程度。为此,我们提出区域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通过区域教学教研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区域各校提供高效能、低成本、多角度、全方位的智慧服务的校园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二)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及解决

在区域教育信息化从1.0 向2.0 时代跨越进程中,大都存在六个共性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区域内采集教育大数据?二是区域优质资源如何共建共享?三是信息化应用如何实现常态化?四是平台应用中教学、教研各环节数据如何互通互联、采集引用,如何打破数据孤岛?五是本地优质资源如何共享?六是信息化应用如何与教学深度融合?为此,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立足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整体建构县域智慧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县域内“县、校、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网络空间建设,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从专用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服务向大资源的开发、应用和服务转变;师生能力从应用能力提升向信息素养提升转变;发展方式从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

2017 年9 月以来,区进修学校协同配合教育局从“建、管、用”入手,多次召集中小学、幼校(园)长会议进行研讨、论证,积极探寻整体推动梅列智慧教学平台在教学、教研、学生学习、教学评价、学校管理、家校互动等全方位的普及应用相关举措与策略。正是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过程中基于发现问题制定的机制策略,采用智慧教学平台应用而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图1 所示:

图1

2017 年9月8日,梅列区智慧教学平台正式启用。依托平台,启用以来基本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三大刚性需求:实现了区域内“县、校、人”全方位的教学、教研、教务、学生学习、教学评价、学校管理、家校互动等信息化各环节数据互联互通互享;实现区域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育信息化应用常态化、普及化。目前全区已建成教师常态教学数据库、本地优质资源库、教务教研评价数据库三大库。

二、整体推进,构建“六化”的区域智慧教学教研体系

(一)基于“六化”的区域智慧教学平台体系建模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3]区域智慧教学平台体系最根本的核心是将各自为政的学校教研教学体系纳入区域教研教学范畴,通过教学数据库、本地优质资源库、教务教研评价数据库的构建,挖掘并分析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过程的问题和相关数据,为区域的师生学习与教学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学习与教学教研,[4]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区域智慧教学教研体系。

1.建立中小学区、校两级日常教学教研统一平台。实现区、校两级平台备课、授课、在线教研、作业批阅、家校互动等日常教学教研活动等互联互通互享。

2.建立区、校两级教务教研应用管理平台。学校平台实现在线集体备课分工、教学网络研讨,学校教研检查评定,学校教学数据统计分析,实现校级资源共建共享。学校检查审核评优的课程资源将推送至门户首页的优秀学校资源中;教研员在区级平台上实现期初基础数据设置;统一集体备课分工、教学网络研讨;教研检查评定,通知公告;教学数据统计分析;实现本地资源库的共建共享。通过学科教研员检查审核评优的课程资源,将推送至区级平台门户首页的优秀课程资源中。

(二)自上而下的机制保障

区域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经历了“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推进,从“凑合着用”到“自觉地用”的应用过程。因此,如何从机制上进行推进,让教师自觉自愿使用至关重要。

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在教育局的推动下,成立以区教育局副局长为组长、以教育局分管领导、相关股室、校(园)长为主要成员的梅列区“智慧教学”平台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区域“智慧教学”应用平台启动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从具体任务内容、完成时间节点、工作要求、考评机制等方面对平台的应用推广工作进行安排和说明。目标明确,通过平台应用打造区域优秀教学教研资源,建立区、校、学科组三级日常教学教研统一平台,全区实现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教研、智慧教务、智慧资源、智慧家校。实现日常教学教研教务等业务流程信息化,且各业务环节数据互联互通互享;通过区、校、人三级教务、教研应用管理平台,实时动态生成优质资源,涵盖校本资源、公开课资源、专题资源等,实现本地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三)整体推进中形成共识

从启动之初,各校达成共识:“智慧教学”平台应用是提升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各校要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扎实推进,要以平台应用推广为契机,促进梅列教育更快更强发展。有了共识,按时间节点的推进就有了章法。

之后,梅列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智慧教学平台应用全员培训。平台强大的功能深深吸引了教师们,备课模块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便捷的课件制作方式,备课、授课一键融通及学生在线学习、家校互动等强大的功能,让教师们能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平台的应用还将适时动态生成教师教学、教研成果资源库供全区教师共享。跨越时空的线上教研和信息化、扁平化的教务、教研管理及学生学习、家校互动等管理模块,为师生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教师们通过在线网络研讨、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活动,实现了城乡教师同步在线教研交流。

三、搭建平台,探索“五课”教研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一)“五课”教研平移线上

随着区域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将教学教研常规中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议课的“五课教研”与信息化相结合,强化教师的常态化运用智慧教育平台,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已建成的教师常态教学数据库、本地优质资源库、教务教研评价数据库的问题成为推动区域教学教研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五课教研模式,分模块、分片区进行区域集备,抱团众筹集智形成优质集备资源推进区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将五课教研平移到线上,通过网上研讨逐步形成教研体系化、专题化,破解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线上线下教研常态化。构建了中小学城乡学校间区、片区、校际三级日常教学教研捆绑互助、无缝对接的统一在线互动学习研讨平台,助力区域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如图2)。

图2

(二)辐射带动,应用常态化、普及化

梅列区“智慧教学平台”于2017 年9 月启动以来,通过应用,逐步实现区、校全学科教师网上备课、授课教学资源共建、线上线下教研融通。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通过智慧教学平台,组织全区教师开展线上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授课、网络研讨和线上线下教研活动,来整体提升学校和区域的教研品质和教学质量。梅列智慧教学平台建立了梅列区中小学区、校两级日常教学教研统一平台。学校平台实现在线集体备课分工、教学网络研讨,学校教研检查评定,学校教学数据统计分析,实现校级资源共建共享。学校检查审核评优的课程资源将推送至门户首页的优秀学校资源中;教研员在区级平台上实现期初基础数据设置;统一集体备课分工、教学网络研讨;教研检查评定,通知公告;教学数据统计分析;实现本地动态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实现逐级联评推优生成校级与区级资源库,校本资源库供全校教师共享,区级资源库供全区教师共享。实现城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内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梅列区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率先实现了教学、教务、教研、学习各环节数据推送、查阅、评价、共享、统计生成大数据服务于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智慧教学平台的打造与应用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教研工作开展与活动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与家校的互动模式。全体师生学有所依,教有所依,评有所依,全面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与数据化。这种常态化、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模式,成为推动县域智慧校园建设,打造智慧校园的有力抓手。

猜你喜欢
教研智慧区域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分割区域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区域发展篇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区域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