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诺
摘要: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实施“三全育人”,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是对高校党委的政治要求。本文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资助工作的开展,分析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路径与取得的成效,并从提高宣传成效、强化正向引导、深化情感关怀等几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三全育人;大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
1.“三全育人”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重要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经历寒窗苦读,渴望享有追梦圆梦的同等机会,梦想通过奋发努力创造。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实施“三全育人”,增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方位帮扶,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全过程,不断完善并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资助工作措施,深化资助育人成效,是培养受助学生自强自立、全面发展、青春报国的重要检验,是学校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必然要求。
2.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资助政策宣传不够广泛
国家在普通高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然而,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对各项资助政策了解不够充分,有些学生面临家人重病、家乡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突发情况时,需要予以相应具体政策和申请手续的耐心解读,度过艰难时刻。
2.2资助育人措施不够全面
近些年在大学生出现了热衷消费的苗头,在开学季、毕业季、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学生互相影响,争相消费,甚至引发非法校园贷等不良事件。现在对学生的资助由過去单一的经济资助,发展为具有新时代内涵的资助育人模式,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生活所需,更要培育学生正确面对资助、合理使用资助的行为意识,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奋斗意识。
2.3资助内涵缺乏情感帮扶
为保证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学校在困难认定、申请、评审、公示和发放的全过程中需要做到公开透明,这导致受助学生在申请奖助或获得奖助时会产生自卑情绪或心理压力。在资助工作中深化情感帮扶,要对受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与压力疏导,挖掘其自强自立意识,培育其自信乐观心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增强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促进全面发展。
3. “三全育人”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实践路径
3.1 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提高资助政策宣传成效
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等线上平台,大力宣传国家资助“奖、贷、助、补、勤、减、偿”政策体系,详细解释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补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资助方式,介绍资助具体内容、申请材料和办理程序。紧抓信息时效,实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资助政策和资助措施,宣传国家官方奖助地方宣传平台“中国学生奖助”和学校官方奖助宣传平台,并及时推送转发相关文章,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同时,积极邀请资助大使和奖助学生参与学院暑期资助育人宣传项目,组织学生利用班级QQ群,开展资助小讲堂,宣传资助政策、讲述个人奋斗故事、普及防骗知识、提醒学生远离非法“校园贷”,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鉴别能力,同时提高参与学生自助、助人的意识和能力,使受助学生广泛参与。
3.2 准确把握青年思想状况,强化资助工作正向引导
挖掘宣传正面故事,深入了解受助学生优秀事迹,宣传青春奋斗路上的感人品格,强化典型示范效应,发挥困难学生的主体作用,弘扬自强自立能量,引导更多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深化感恩意识,组织动员所有受奖助学生积极参与“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收集征文、宣传画、音频、视频等作品,并利用线上平台定期推送优秀作品,宣传学生们资助政策下的青春故事,深化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发挥资助学生导向作用,学生在开展返乡暑期实践的同时,走进高中母校,向学弟学妹宣传资助政策;回到家乡,进村入户为乡亲讲述自己在资助下的大学故事与感恩之情,鼓励高中生发奋图强、刻苦学习,来日也可以在国家的资助政策下圆梦大学、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3.3多面多程多员帮扶,深化资助过程情感关怀
一是学业帮扶,根据期末成绩,辅导员和班主任定期联系学生家庭,督促学生利用时间认真学习需要补考的课程,及时跟进学生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业成绩,培养挫折调节能力和自强自立意识;二是精神帮扶,由辅导员在暑期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和深入交流,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情况,全面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对因暑期突发事件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抗挫折能力教育,培育受助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三是主动建立反馈渠道,向学生家长介绍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全面了解学生的困难情况和生活状况,征求家长对学院资助工作与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建议与意见,在后期资助过程中作为重要资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资助工作方式,增强受助学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