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华
自然界有金龟、乌龟、绿毛龟、赤米龟……这龟那龟甚多,您可听说过红龟吗?在方言相通、风俗相同的闽南和台湾,自古以来有一种吉祥粿品,谓之“红龟”,是年节、婚喜、贺寿、庆典、乔迁新居等红事民俗必不可少的吉祥食品。这种独特的包馅粿品,如碗面大小的红龟粿,状如隆起的龟背,粿皮加入少量红色食用染料,故名。
每逢传统佳节,总有红龟出现在当地人的视界。红龟,可谓走红两岸的文化之龟,民俗之龟!笔者记得20世纪80年代,台湾房亲回乡探亲时,大家一齐动手做红龟粿庆贺。我仔细看了他们的每一道工序,如出一辙,可见闽台的饮食文化并不因一条人间“天河”的阻隔而断缘。
闽台人都很会做红龟粿,从粿皮的制作到馅料选用十分考究。粿皮按七成糯米和三成粳米比例混合,浸泡8 h后磨成米浆,倒入米袋用石臼、石磨盘等重物压挤水分。然后,在米团中加入适量热糖浆和少许红色食用染料揉匀为皮,像做包子一样包进备好的甜馅或咸馅。甜馅多为芝麻、豆沙、花生酥;咸馅料通常是八宝饭、葱油豆沙等。包好后用手搓成大圆团压扁,放在涂过食油的粿模压出图纹,看上去犹如一件精美可爱的艺术品,又颇似一个微型的飞碟。红龟粿模用硬木雕刻,呈凹状,图案对称,大多是龟甲纹样,中间刻有“寿”的艺术字,寓意灵龟长寿。印模看上去都差不多,其实好坏差很多,如果角度、斜度不准确,红龟粿在模具压印后,往往不易拿下来,影响到粿的美观,做粿效率也大为下降。
在印好的红龟粿底部抹上一层薄薄的食油,垫上洁净的粿叶或竹叶、香蕉叶、腐竹皮。粿叶是从一种俗称“粿叶树”采摘的,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种植,因其树叶又大又圆,既美好环境,又有实用价值,人们过节制做红龟粿,就采摘这种树叶垫粿。粿叶有一种来自大自然的清香且有保健作用,它的学名叫“黄槿”,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常绿树木,高数米,叶片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 cm,很适合垫粿,因而人们习称“粿叶树”,大多数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粿叶树”性味甘淡,具有清热止咳、解毒消肿功用,主治外感风热、咳嗽、痰火郁结、咯痰黄稠、肺热咳嗽、痈疮肿毒、支气管炎。在上世纪缺医少药年代,不少农村人遇到疾患,就采摘“粿叶树”树叶煎服或捣烂敷患处,都有一定疗效。
红龟粿垫好粿叶后,待水开时放进蒸笼,用中火(如猛火粿皮会模糊不好看)蒸15 min即可食用。那一個个红龟粿红艳艳、香喷喷、甜滋滋,真是令人过口难忘。但是,在上世纪大多数人未脱贫的年代,闽南人逢年过节制做红龟粿常常找不到馅料,贫困户为勉强过节,只好到海边采集虎栖(食用海藻,学名“羊栖菜”)充当馅料。至今,民间仍流传一句充满辛酸的俗语:“红龟皮虎栖馅”,其意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报道,在闽南侨乡永春县,有一种名为“榜舍龟”的龟粿自古出名,其来历有此轶闻: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叫叶绍本的文人常到孙榜的摊点买红龟粿吃,后来他考中进士当上大官,有一次回乡特意来到孙榜店。一时小店门庭若市,人们羡慕说:“有这位大官光临做靠山,孙榜当尊为舍人了,不用再卖红龟了。”然而,孙榜并没有依附权贵,他仍像往常起早摸黑制售红龟粿,而且更注重食品质量。于是,赢得更多人对他敬重,人们尊称他“榜舍”。久而久之,把他制做的红龟粿叫“榜舍龟”。这种红龟粿皮鲜嫩,龟馅甜美,酥松清香,入口甘中略带冰凉,十分可口。1982年11月上旬,莅临永春视察小水电的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品尝榜舍龟后,赞美它香甜可口,富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作为食品,没有一种像红龟粿那样有诸多含义。红龟粿呈圆形,寓意团圆和谐;红色,象征见红大吉;龟状,隐喻长命百寿。台湾民间还有句很中听的俗语:“吃粿赚家伙”,意思是说吃了红龟粿会发大财、保平安。台湾与闽南民间一样,每逢喜事庆典或隆重大节,亲友间时兴互赠“红龟”分沾喜气,你来我往,十分热闹。一个家庭往往可以收到亲友赠送不同手艺、不同风味的“红龟”。每年元宵节,台湾与闽南民间的关帝庙等香火旺盛的庙宇,习惯供奉米面蒸制“红龟”,让抱着某种愿望的善男信女们以掷筊杯形式求取。求取到红龟的人视之好运,像买中彩票似的高高兴兴捧回家中,分切给家人亲友“吃平安”,年长者食头尾四肢,年幼者分食龟身,俗信能够分享到喜气吉祥。能够实现许下的愿望,尽管是一种自我精神安慰,但是多年来,人人乐于接受。这便是“红龟”身上抹不掉的民俗色彩。
笔者查阅了一些台湾史籍,字里行间不难觅到红龟粿的影子,《澎湖志》中载:“喜庆相赠曰红龟”。《台湾风物志》中载:“(生子)赠红龟以祝长寿。”台湾政要人物连战的爷爷连横是一位著名史志学家,他1932年在所著《雅言》中记叙:“年节祭祀之时,每制红龟,以馈戚友。台语呼‘龟如‘居,谓之居财也。红龟有二:曰‘米龟以麦粉作之,其馅同……”至今,在闽南和台湾,每有婴儿满周岁,多数人家要自制或订制红龟粿馈送亲友。说是龟者善爬,象征婴儿很快能开步走路。龟者长寿,这也带有希冀婴儿健康长寿的内涵。当然,闽台人对红龟粿的情有独钟与当地的崇龟习俗不无关系,在古代,龟与龙、凤、麒麟合称“四灵”,这“四灵”中有三种是虚拟动物,只有龟是唯一与人类关系密切、自然界中活生生的动物。龟在闽台人心目中是福、禄、寿、喜、财的象征,因而,养龟、护龟、崇龟之风甚烈,这种文化现象在其他地区是极其少见的。因而,红龟粿常被选为走亲访友的吉祥礼品,人们在互赠红龟粿分享喜庆、增进情谊的同时,也见证了红龟粿的历史。
精明的闽台湾生意人为迎合节庆的需求,或在城镇开店,或在街市摆摊,出售人们喜爱的红龟粿。逢年过节,漫步街市,不时可见独具风味,芳香飘溢的红龟粿,甚至红龟也“爬”上超市货架,在笔者家乡东山岛的超市,每个红龟粿售价2.5元。2005年中秋节,台湾宜兰县五结乡锦众村为推动米食文化,特意打造了一个超大粿模、可一次制作供200人食用的超大红龟。在台湾旅游业和学校中,还经常推出“做红龟”的民俗文化项目,让游客和学生手工制作红龟粿,体验其中乐趣,并品尝自己做的红龟。
多情多味的红龟粿让闽台人记住故乡之情、慈母之恩和风俗之趣。在海峡两岸流传着一首很有亲情味道,听起来很是顺耳的闽南语歌曲《阿母的红龟粿》,其中有这样的歌词,既有文化味又有人情味:“红红软软的粿,有甜甜蜜蜜的心。包的是你我,细汉时存的趣味。绵绵柔柔的粿,有千千万万的愁,包的是阿母对阮的寄望。一块甜甜的红龟仔粿,牵动着你我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