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江瑞
摘 要: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数学学习更应该如此。而数学作业作为检测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形式,其设计与批阅关系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和提升。因此,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观念,创新数学作业设计形式,提升作业的有效性,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分析了当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那么,如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如何改变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形式,让作业设计转变其单一的内容和僵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在作业中自主學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理想的作业设计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提高数学成绩。
一、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1.高中数学作业设计数量不合理,内容不科学
调查发现,当下的数学作业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数学教师设计的作业都存在数量过多、重复布置的问题。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国倡导了若干年的给学生减负要求,执行力严重不够。据笔者调查的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往往完不成数学作业,回家后往往要写作业到深夜,作业已经成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师随意布置作业,信手一翻,指定若干道数学题,至于作业题的质量如何,有没有针对性,有没有质量,能否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教师不做探究。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没有经过选择的作业题,重复的内容很多,低效无趣的内容很多。这种随性和率性的作业设计,其实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视学生时间和精力为儿戏的表现。
2.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缺少层次性,缺乏针对性
在高中大班额背景下,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速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分层教学就显示出其实效性。但从作业设计而言,数学教师中很多人显然没有意识到分层设计数学作业,这些数学老师显然不懂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实践发现,在不同的班级中,在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中间,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却是同样的,看似一视同仁的教学,实际上对学生的伤害很大,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数学学习质量无法真正提高。其结果是学优生敷衍了事,学困生抄袭其他同学作业,中间层次的学生浑浑噩噩,这已经严重违背了数学作业布置的初衷。因此,探究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数学教师不可不提高认识,因材施教,分层设计数学作业。
二、高中数学有效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1.明确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
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积极检测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数学作业是设计,而不是布置,数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重难点,研究课后习题的针对性,有训练和巩固学生学习内容的目的,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数量堆砌。作业设计看似小事,其实是大事,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大事,数学教师需要积极和其他教师交流探讨,设计出科学而合理的作业练习方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2.注意数学作业设计的层次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对数学学科而言,学习的层次性特别明显。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作业练习的不同要求。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既要照顾优秀学生,也要兼顾到学困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训练和提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要讲究数学作业对前后知识的兼顾性,让学生练习作业是能够将以前所学知识和新学的知识融合起来,并能为新学知识打下基础。数学作业设计的初衷,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是简单重复的习题堆砌。
3.灵活处理作业设置的形式
处事需要变通,教学更需灵活。设计数学作业同样要讲究灵活性。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既可以是课前预习内容,也可以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更可以是梳理与总结一个章节知识。数学作业的设计更要讲究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作业的设计不一定是数学作业本,也可以是教师尝试各种方式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比如数学作业通过信息平台推送,可以以合页卷的形式下发,也可以是课堂上在黑板演示,最终的学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升,开发思维,并能构架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4.多元评价学生数学作业
作业批改和评价是学科教学中的必要一环,也是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方式。调查发现,当下高中数学作业的评价手段往往比较单一,形式以老师书面红笔批阅为主。其实,要不断改革评价手段,创新评价形式,提倡学生之间互评,鼓励网上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国强.高中数学个性化作业有效设计与使用的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林玉治.基于多元智能的高中化学个性化作业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3]陈浩.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初探[J].文理导航,2017(30):24.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