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健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教师积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和思辨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方面的内容,每一个内容都需要教师做好具体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反思、质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时间进行教学指导才可以完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加强核心素养培养工作,提升核心素养教学效果。
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意愿的培养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好学生自主学习意愿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这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前提条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标志着学生对数学学习在思想意识上的认可,在学习过程中会主动追寻数学的规律、建模和逻辑推理,而不是单纯被动地让教师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
以“函数与方程”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直接给出判别式,帮助学生掌握实数根个数x轴交点、函数图象等内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函数与方程的具体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下看似完成了函数与方程的基础知识讲解和教学,学生在课堂的应用效果和成绩比较理想,但在课后的知识检验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下降,这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并不牢靠。因此教师教学应积极转变思想,在函数与方程的基础内容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提前了解判别式、方程的根、函数图象和x轴的交点对应关系,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基础内容,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了解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即可,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掌握函数与方程的基础内容,提升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条件。
二、培养学生质疑、反思的意识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注重学生质疑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反思,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学习任务相对比较紧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形成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即使有问题也不会质疑和反思,导致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差[2]。
以“直线与方程”教学为例,教师通常会直接提供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的方程内容并给予其使用范围,讲解斜率的计算方法,然后进行应用和学习,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学生对不同方程的使用范围容易出现问题,也是学生存疑的地方,如点线式方程y-y1=k(x-x1)为例,不含与x轴垂直的直线(x与x1不相等)是适用范围,至于为什么不适用学生存在质疑,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对点斜式的方程进行反推,根据学生对方程及其适用范围存在的质疑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方程及其使用范围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应充分根据学生和高中数学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将数学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等不同环节做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坚持层次性和尊重课堂的发展规律,一方面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层,按照学习能力强、中、弱三个层次进行合理的划分,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和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在完成学生学习分层以后,要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复习的分类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課前进行自主预习,包括视频资料学习、教材内容学习等内容,在课中和课后则多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和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的习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意义,坚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孙定林.聚焦核心素养 浸润数学味 促进学生深度思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中学数学,2019(17):86-87.
[2]黄根初.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数学集合单元教学研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12):57-60.
[3]苟知学.立足高中数学课堂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曲线与方程”“函数”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21):37-38,4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