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智勇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慢性失眠症患者使用安眠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现对于本院就诊的156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7年2月~2019年6月间,参照均等单盲法将156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2例,其中A组患者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单纯使用安眠药物治疗;B组则单纯使用认知行为治疗;C组联合使用安眠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三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长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B组和C组治疗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潜伏期时长和总睡眠时长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C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A组和B组,睡眠潜伏期时长短于A組和B组,总睡眠时长长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结束3个月、6个月后,B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A组和C组,睡眠潜伏期时长短于A组和C组,总睡眠时长长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慢性失眠症患者单纯使用安眠药物治疗见效较快,短期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而单纯使用认知行为治疗见效较慢,但远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且两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的远期效果与单纯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远期效果相比略显不足。
[关键词] 认知行为;安眠药物;慢性失眠症;夜间多导睡眠图记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9.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16-0096-0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 and hypnotics against chronic insomnia
NI Zhiyong
Department of Sleep Medicine,Xiamen Xianyue Hospital,Xiamen 361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hypnotics and cognitive behavior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Methods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56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June 2019. The 15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with 5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equal single blind method, among which group A patients were treated only with hypnotics during the study; group B was treated only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group C was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ypnotics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sleep latency (SL) and total sleep time (TST)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xiety scores,depression scores,SL and TST among groups A, B and C before treatment(P>0.05).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the anxiety scores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group C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 group B,the SL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B,the TST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0.05). However,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the anxiety scores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 group C,the SL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C,the TST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C,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the treatment only with hypnotics takes effect faster,which can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 the patients symptoms in the short term,while the treatment only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akes effect more slowly,but its long-term curativ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and the long-term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therapies is slightly inferior to that of the treatment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alone.
[Key words] Cognitive behavior; Hypnotic; Chronic insomnia; Nocturnal polysomnography(nPSG) recording; Clinical efficacy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失眠患者的占比率逐年增多,而当其前往医院就诊时,最常使用的治疗方式是安眠药物治疗[1]。经研究表明[2],安眠药物治疗过程中具有见效快、起效时间短的特点,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而言,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总时间,从而提高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質量。但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容易产生药物的依赖性,易导致睡眠状态重新回到治疗前的状态,甚至影响患者的日间正常生活,患者可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动作不协调和反应迟钝等现象[3]。基于此,有专家提出可采用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如认知行为治疗等[4]。本文现将2017年2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156例慢性失眠症患者纳入本项研究,旨在探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2月~2019年6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156例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研究。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纳入标准[5]:①主诉存在夜间入睡困难,且入睡后难以维持有效的睡眠状态者;②睡眠紊乱的现象每周至少发生3次以上,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者;③日间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已被严重影响,并存在不适和痛苦感者;④所有患者均已知晓本研究目的,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书。排除标准[6]:①存在精神疾病者;②主诉存在失眠症状,但经夜间多导睡眠图记录(PSG)显示正常者;③由躯体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失眠者。参照均等单盲法将所有的研究对象划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每组52例。其中A组男26例,女26例,年龄26~56岁,平均(39.56±5.32)岁,平均病程(1.35±0.34)年;B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24~56岁,平均(40.01±5.67)岁,平均病程(1.32±0.38)年;C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25~55岁,平均(39.85±5.12)岁,平均病程(1.34±0.36)年。三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 A组患者予以安眠药物治疗,选用右佐匹克隆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74,规格:3 mg)治疗,每晚入睡前服用3 mg,先连续服用3周,3周后,每晚入睡前1.5 mg,再连续服用2周。
1.2.2 B组 B组患者采用4~5人一组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内容包括:①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对于失眠的错误认识及对失眠的非理性态度,如“不吃药我就无法入睡、不能睡觉我的生活就毁了、睡不着明天我就没法正常生活了”等,通过对正常睡眠知识的了解,使患者重新树立起对于睡眠的积极、合理的信念,从而达到改善失眠的目的;②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逐步帮助患者调整生物钟,使用科学的行为治疗方法,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③对患者进行睡眠卫生知识的指导,减少和排除干扰睡眠的各种情况,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放松模式,降低失眠患者睡前紧张与过度亢奋状态,来帮助患者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提高睡眠质量。
1.2.3 C组 C组患者则联合使用上述两种治疗方式。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和抑郁症状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3个月后和治疗结束6个月后选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HAMA和HAMD)[7]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其中HAMA量表共计14项内容,采用0~4分5级评分法,0分表示无症状,4分表示症状极重,总分在29分以上表示严重焦虑,总分在7分以下表示没有焦虑症状;而HAMD量表共计24项内容,同样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在35分以上表示严重抑郁,总分在8分以下表示无抑郁症状。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症状评分的差异。
1.3.2 睡眠情况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3个月后和治疗结束6个月后使用飞利浦伟康Alice5系列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监测患者不同时期的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长,比较三组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不同阶段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A组、B组和C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C组两个量表评分低于A组和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后,B组两个量表评分低于A组和C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三组不同阶段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长比较
治疗前,A组、B组和C组睡眠潜伏期时长和总睡眠时长之间未见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C组潜伏期时长短于于A组和B组,总睡眠时长长于A组和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在治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后,B组潜伏期时长短于A组和C组,总睡眠时长长于A组和C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失眠症是睡眠障碍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不单纯是睡眠生理紊乱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障碍的过程,长时间的失眠现象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8]。传统的安眠药物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失眠现象,但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药物的依赖性,副作用较大,停药后会引发戒停症状,对患者日间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可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反应迟钝和动作不协调等[9]。因此临床也常采用非药物治疗的方式,如物理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其在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方面见效较慢,但可维持长期的治疗效果[10]。基于此,本文选取156例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和安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本研究发现,A组、B组和C组治疗前的潜伏睡眠时间和总睡眠时长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结束时C组治疗效果更加优于A组和B组。由此表明,安眠药物和认知行为联合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充分结合两种治疗方式的优势,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后,B组的潜伏睡眠时间和总睡眠时长明显优于A组和C组,其主要原因是安眠药物的使用,本研究选用的右佐匹克隆片是第三代的镇静催眠药物,其可以借助与苯二氮类受体相互结合而发挥药理作用,有抑制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的兴奋作用,并且右佐匹克隆的药物半衰期较短,见效较快,有效避免左旋异构体的干扰作用,继而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11]。但长时间的服药会让患者对药物治疗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当药物治疗停止时,机体因药物的骤停,而导致生理发生适应性反跳,继而形成与药物治疗相反的作用[12]。而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综合疗法,主要致力于改善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通过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和刺激控制等多种疗法减少患者自我认知上的唤醒,纠正患者对于睡眠的不良信念和习惯,从而维持长效的治疗效果[13]。有关研究证实[14],人类的认知过程与行为的产生、情绪的变化之间关系密切,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可以让患者对自身的失眠问题有清晰的了解,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关于睡眠的积极、合理的信念,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除此以外,认知行为的改变对患者的心理也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对失眠药物的心理依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让患者感受到自身症状的逐步好转,增强患者治疗的自信心,从而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15]。而本研究结果也证实,治疗结束3个月和6个月后,B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C组。与陈添玉等[16]研究结果一致,试验组干预6周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证实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情绪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失眠症患者单纯使用安眠药物治疗见效较快,短期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而单纯使用认知行为治疗见效较慢,但远期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且两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的远期效果与单纯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远期效果相比略显不足。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症状及需求,予以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静茹,苑成梅. 计算机化和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中的应用进展[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9,19(6):613-617.
[2] 曹音,高燕飞,張乔阳,等.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对食道癌伴失眠患者的疗效[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0):22-24,28.
[3] 付兆君,郑军,刘增山,等.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航空机务人员失眠症效果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19, 35(1):4-6.
[4] 郭为,王健,高文斌,等. 单纯认知行为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催眠药物递减方案治疗失眠障碍的疗效观察[J]. 中华内科杂志,2019,58(1):56-62.
[5] 邵祥芸,赵敏,安瑞丽,等.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 临床荟萃,2019, 34(5):447-454.
[6] 刘欣欣,王亚博,王晓雪,等.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疗效及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4):358-364.
[7] 张艳飞,刘果瑞,李子洋,等. 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障碍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8):1277-1280.
[8] 吴玉婷,王健,陈毅文,等. 认知行为疗法对共患失眠患者的疗效及与单纯失眠患者疗效的对比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0):731-737.
[9] 彭睿,毛富强,苏阳雪,等. 内观认知疗法治疗大学生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观察[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8, 24(5):452-456,460.
[10] 邢佳,董斐,张迎,等. 慢性失眠症诊断与团体心理行为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0):3762-3767.
[11] 雷蕾,李直,王文哲,等. 右佐匹克隆与佐匹克隆对失眠症患者血清5-HT、BDNF及SAS评分的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4):3694-3696.
[12] 任卫国,张德伦,宋娟,等. 右佐匹克隆与奥沙西泮治疗失眠症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业,2018,27(16):70-71.
[13] 张赛,贾思涵,杨丽娟,等. 针刺配合耳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 针刺研究,2019, 44(7):516-519,524.
[14] 王彩霞. 针药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19,26(11):1474-1475.
[15] 王明进,张俊青,李娜,等. 人际关系-社会节律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8):753-757.
[16] 陈添玉,郑书传,闫晓娜,等.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状病人中的应用[J]. 循证护理,2019, 5(12):1087-1091.
(收稿日期: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