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如何联动?

2020-08-06 14:26何治民
南风窗 2020年16期
关键词:南风窗粤港澳大湾

何治民

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称《方案》)落地让海南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都是近两年发布的重大国家战略,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仅一海之隔,《方案》中也特别提出,“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

两地无论是资源优势还是目前经济发展情况,都有较大差异,如何实现联动发展,有值得探讨的空间。南风窗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听听他的见解。

两地联动构建双循环市场

南风窗:你近期在南开金融(广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演讲中提到,两地联动发展有着明显的互補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郭万达:首先,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互补。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的定位,是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它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指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深海科技。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很齐全,特别是在制造业上,广东提出20个产业集群,几乎涵盖了产业的各个方面。

在供应链基础设施上,有港口、机场和高铁的互联互通,目前从广州、深圳至湛江的火车需要时间较长,广州和深圳都在规划建设的高铁到湛江,全程只需要2~3个小时。湛江到海口之间的高铁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后,意味着海南岛和大湾区高铁是相通的。两地的机场、港口、高铁可以合作,在大湾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都是国际枢纽,现在海南实施开放,特别是在海南开放第七航权,未来可能吸引很多国外航空公司,如果能将大湾区作为一个节点合作,吸引力更强。

此外,有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全产业链资源、客源货源都可以辐射到海南,加速当地发展。大湾区的创新链,从大学科研机构到新型的实验室再到企业的研发机构很齐全,相比之下,海南的创新能力相对比较弱。

海南当地的零关税,会让它成为一个消费中心,从人口来看,海南不到1000万,大湾区人口达到7000多万,两地联动可以加速旅游业的发展。

南风窗: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受挫,当下急需稳住国内、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如何在这方面实现突破?

郭万达:你提到的这个“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我觉得有个前提是要以国内循环为主体,而在海南和大湾区之间,完全可以实现内需市场的循环。刚才提到,大湾区是一个7000万人口的发达市场,加上对外开放程度,大湾区本身也有一个国际国内双循环。海南自贸港未来也是如此,两个国际国内双循环市场叠加在一起,效果更强大。

第二,涉及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在大湾区有着齐全的产业链,本身有利于在国际关系不稳定的情况下,能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但海南不一定能做到。

第三,为什么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背后其实就是高科技卡脖子的问题,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深圳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做的就是基础研究工作,针对的正是卡脖子问题。将来科技的联动,借助大湾区的科技实力能让内需的市场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安全稳定。

南风窗:《方案》中提到,在海南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障货物、资金、人员、信息、技术等商品和要素流动自由化便利化,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支撑。但从目前海南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第二产业比较薄弱,房地产和旅游是支柱,两地联动发展中,能为海南、粤港澳大湾区分别带来哪些产业发展机会?

郭万达:第一个,旅游业的互通发展,特别是邮轮港、游艇的联动发展,大湾区免签证144个小时,将来可以设计多款旅游产品,将海南的海岛风情和大湾区的湾区风光串联起来,同时,医疗旅游也是未来海南旅游发展的方向。

第二个,物流业的发展。海南的零关税政策,能吸引很多企业特别是跨境电商在海南建物流仓储。在海南自贸港,货源含进口料件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进入内地免关税,对内地企业也很有吸引力,也能促进当地物流和加工业的发展。同时,航油是航空运输重要的成本,此次,允许海南进出岛航班加注保税航油,一定程度上能带动航空物流的发展。

第三个,现代服务业,涵盖软件计算机、教育、医疗等等,比如说海洋经济,海洋经济范围很广,涵盖海洋科技、海洋生物、海洋工程制造等多方面,两地都在强调海洋经济,未来或许有合作发展的机会。

两地金融开放定位有别

南风窗:《方案》明确支持海南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从国际经验来看,REITs发展比较充分的国家和地区,REITs推出和蓬勃发展的时间点主要是房地产需求较弱或者刚刚经历经济萧条,此次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在此背景下,能否让REITs在中国的发展改变以往不温不火的状态,迎来突破式发展?海南发展REITs,从海南目前的条件来看,还需突破哪些障碍?

为什么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背后其实就是高科技卡脖子的问题,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深圳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做的就是基础研究工作,针对的正是卡脖子问题。

郭万达:中国国内首款公募REITs是鹏华前海万科REITs,这只REITs对应的主要物业标的是深圳前海的万科企业公馆。万科将10年的租期一次性打包给鹏华基金,REITs有三个好处,万科可提前回收投资;投资者可以分享万科的租金收益;对金融市场来讲,也增加了一个投资产品。

REITs在我们国家发展缓慢,只在上海、天津、深圳有零星几只。其实它的本质是房地产的资产证券化,在国际上,有些国家REITs发展较快,是很重要的金融产品,在我们国家一直比较谨慎。

此次在海南试点,用意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当地而言,是一个金融的创新,对全国而言,也是打开了REITs在中国发展的新口子,未来能否全国推行,有两个问题需克服。第一,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来保障,可能会带来一些纠纷。第二,有来自市场和监管层面的风险。

在这些问题没解决的情况下,海南的REITs不会带来突破式的发展。海南还有一个旅游资产证券化试点,这实际上都是基于当地产业发展基础的金融创新,深圳就没有旅游资产证券化,今年,深圳正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

南风窗:相比海南而言,金融和创新产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产业,两者都发布了金融领域的政策,两地在金融领域的政策有何异同?

郭万达:在金融开放方面,首先,两地都有资本账户的开放,但海南力度更大,《方案》里提到,构建作为目前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升级版的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之外,通过金融账户隔离,建立资金“电子围网”,到2035年“最终实現海南自由贸易港非金融企业外债项下完全可兑换”。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会涉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但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里,香港已经有一个离岸的人民币金融中心,深圳是在岸的人民币金融中心。

但海南金融开放的理念和香港略有不同,海南并没有说要成为一个金融中心,它的前提是要支持海南实体经济的发展,所以它会有REITs、旅游资产证券化,而且强调贸易投资的自由便利化。

南风窗:海南和深圳都是房地产投资的热门区域,也让当地楼市发展有些超出正常。目前,海南依旧实行严格的限购、限售政策,深圳“715”调控新政也刚落地,两地的调控政策对当地楼市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对全国楼市发展而言,释放了哪些信号?

郭万达:我觉得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深圳现在调控,主要是上半年房价涨得厉害,同样,你仔细看海南,在此次《方案》中,也很少涉及房地产和彩票行业,因为过去这两个行业有过教训。

第二个信号是,避免去炒作海南。当然,在房地产方面,中央提出“完善长效机制”,但完全靠行政去控制,始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长效机制意味着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来解决问题,供给问题包括土地的供应、城市容积率和城市的规划。

具体来说,产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比例是否合理,以及政府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比例问题。比如深圳,可能没有别的办法,本身土地资源有限,政府加大保障房供应,商品房的土地供应就少了,但现在强调增加产业用地,要给制造业留下空间,那留给住宅的土地供应又少了,所以在供给方面始终有难以平衡的难题。

深圳现在调控,主要是上半年房价涨得厉害,同样,你仔细看海南,在此次《方案》中,也很少涉及房地产和彩票行业,因为过去这两个行业有过教训。

在需求上,也不能只是靠调整金融按揭首付这个手段,当持有物业有成本时,或许对平衡需求有大的改观,中央一直在研究房产税,但始终没出来。

海南能成为跳过工业化的自贸港?

南风窗:你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都不可能替代香港,都是要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经济发展角度,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分别以怎样的路径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的发展?

郭万达:我觉得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是融合发展。首先,在大湾区里面要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要素流动、规则的衔接,实现连通后,大湾区其实就是个大都市圈,但鉴于制度的差异,未来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对于海南来讲,它应该叫琼港澳合作发展,因为海南和香港在地理上有点远。具体在合作层面,首先,可以实现产业合作,吸引港澳的企业和资本到海南来投资,因为港澳特别是香港,它的优势便是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海南要发展旅游,香港可以去投资,还能把先进的理念带到海南去。

其次,是制度的借鉴。目前香港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是比较成熟的自由贸易港,是国际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海南目前发展自由贸易港的框架已基本建立,但还有很多具体问题要解决,可以借鉴香港的自由贸易港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简而言之,两者在和香港联动的路径上,一个融合发展,一个合作发展,两个路径不太一样。但是目的都是为了支持港澳融入国家的大局,而不是去替代香港。

南风窗: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新战略下,广东自贸试验区如何抓住新机遇,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40周年,如何借助海南自贸港新一轮的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郭万达:自贸试验区的着眼点是“可复制可推广”,也需要不断地提升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一个制度型开放的高地,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借鉴海南自贸港的制度设计,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值得研究。比如说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这“三零”能不能成为我们制度开放的一个目标?

此外,在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方面,自贸试验区也要加大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政府改革的力度。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靠什么呢?一要低成本,包括硬成本和软成本,成本低,环境才好。二是靠法治,要公平正义,还要透明。三是政府有效率的服务,可监督的服务。

第三,金融的改革和开放。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都涉及资本账户的开放,但都比较谨慎。有人认为步子太慢,但这个事不能急。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本账户的开放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日本的经验,日本从纳入SDR发行到基本实现可兑换用了5~6年,完全开放则用了近20年。

所以海南自贸港的目标是,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有一个目标是到2035年,在一个资本项目的特定领域,实现可自由兑换。

今年是深圳特区40周年,加快深圳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以前股票有深港通,今年又有理财通,可以通过这种“管道式”的开放,有序实现深港之间的跨境联通。

南风窗:根据《方案》的设计,海南自贸港已基本对标国际贸易港的开放水平,新加坡、迪拜等成熟的自贸港的发展经验,能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郭万达:制度设计是高水平的,还需要落实,还要完善。

第一,如何落實“零关税、低税制、极简审批”?比如低税制,从当前海南的自由贸易港制度设计来看,两个“15%”已经是很低的税制了,但如何落实?如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免征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但短缺人才和高端人才,该怎么界定?有没有可能安排市场化薪酬的标准来落实?所以,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实施细则需要完善,这方面也可借鉴香港、新加坡的经验。

迪拜的成功,很大的因素就是考察了香港、新加坡的有关法律,制订了建设迪拜自由贸易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律。所以说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很重要,这是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的重要保障。

第二是法治水平。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法治水平都很高。发达国家一般采用“先立法、后设港”的做法,比如迪拜的成功,很大的因素就是考察了香港、新加坡的有关法律,制订了建设迪拜自由贸易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律。所以说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很重要,这是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的重要保障。

第三,最重要的可能还是金融的开放。从目前《方案》的设计来看,在金融开放的标准方面,与新加坡、迪拜等自贸港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新加坡无外汇管制,资金可自由流入流出。企业利润汇出无限制也无特殊税费。新加坡对企业的经营范围没有限制,对外资进入没有行业限制。当然,在金融方面,因涉及资本账户的开放,我们相对来讲一直很谨慎,海南自贸港也可以尝试一些突破。

南风窗:香港、新加坡自贸港都曾有过工业化,海南目前的工业化程度仍比较低,它能成功跳过工业化,完全靠制度能成功发展自贸港吗?

郭万达:确实很多人持有疑问。的确,香港、新加坡都是有过工业化,海南的工业化程度不高,所以有人怀疑没有经过工业化,仅靠制度创新,海南自贸港到底行不行?

我的看法,虽然工业化程度和水平不高,但海南有独特的优势,包括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所以海南的主导产业是旅游业和服务业。当然,也要有工业,主要在高科技的智能制造,也可以发展高增值的加工业。制度设计中就有推动海南加工业发展的政策,这说明《方案》已经考虑了海南发展的需要,这也是和以前政策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强调和大湾区的联动发展,也是为了能共享大湾区的产业配套,获得这边的货源、客源。所以工业化也要看情况,也不是说所有的地方非得从头至尾去搞工业化,去发展传统工业,海南不要重复走这条路,我对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猜你喜欢
南风窗粤港澳大湾
《南风窗》新媒体营收激增原因分析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南风窗》 强化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