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圆圆,孙 峰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与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黄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 242700)
旅游翻译应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得更直接、更突出、更典型、更全面。[1]59旅游翻译的直接评价者是理解思维和心理诉求又极具动态性的外国游客,因而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质量不能以文学翻译的质量标准来衡量。
旅游翻译是常见且有效的对外宣传渠道,属于应用翻译类型。在国外的众多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派理论与应用翻译实践结合最为紧密,因而认可度较高。它以目的论为基础,主张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关系转移到译文的效果与功能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近些年,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应用翻译的原则与标准,如黄友义认为,外宣翻译者必须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2]27方梦之提炼的“达旨、循规、共喻”也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所谓“达旨”即达到目的,传达要旨;“循规”即遵循译入语规范;“共喻”即使人明白畅晓,三者各有侧重,互为因果。[3]
本文拟在讨论旅游翻译文化空间构成的基础上,结合包公文化翻译实例,讨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旅游翻译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完成,其性质与特点决定了仅靠译者个人之力无法实现旅游翻译理想的对外宣传效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据此,我们提出旅游翻译文化空间的概念。旅游翻译的文化空间是由旅游管理部门、旅游原文文本(中文读者)、译者、翻译文本(译语读者)、物质和文化环境、目标语读者等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各要素主要功能及要素间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旅游翻译文化空间的构成
文本功能可分为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4]而旅游文本通常是集合三种功能“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 其核心是读者。”[5]45译者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既要具有翻译伦理道德和职业修养,更要具备汉语和目的语的语言储备、跨文化意识。译者的态度、能力与担当与译文的质量成正比。
从图1可知,阅读译本的过程不是译者与译本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和意义,不是读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读者积极地介入与参与,与译本、译者形成辩证的对话关系。[6]57景点的牌示翻译虽以静态呈现,但是似乎在与游客对话,不同于文学作品阅读,它更注重交际功能的体现。此外我们亦可发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动态联系,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在不同阶段是变换的,如译语读者既是译文文本的接收者也是译文文本的检验者。
研究者往往忽视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性,然而,通过对合肥包公园的实地调研,我们认识到,旅游管理部门若适当发挥作用,则可大大提高包公文化的外宣效果。实地调研中获取了51处牌示语料,其中25处没有英译(多集中于二十四孝图和汉字演变,如“廉”字),本文选取两个最具文化内涵和代表性的牌示翻译作为案例,从旅游翻译文化空间构成的视角评判包公文化翻译现状,研究其中存在问题,探讨其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包公文化旅游翻译质量的建议。
包拯,安徽庐州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佩,被尊称为“包公”。包公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清廉的符号,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和情感记忆。合肥包公园是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和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园区内以“历史包公-文化包公-文物包公”为主线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展示了包公 “忠、孝、清、廉”的一生。
近些年合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包公园作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园中牌示翻译的质量,能否正确有效地对外宣介包公文化,必须认真审视。
原文:包公为官清廉俭朴,首次赴任天长县时便作诗明志,表明其为官准则;任职端州时留有“一砚清风”的美名;权知开封府时不徇私情,秉公办事,百姓称颂“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公为官多年,位尊名显,但依旧节俭如初,衣服、器用、饮食,和布衣时一样,欧阳修赞扬包公“清节美行,著自贫贱”。
原译:Bao Gong was an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When he assumed the position of magistrate of Tianchang County for the first time, Bao composed a poem to show his criterions as an official. During his service in Duanzhou(modern Zhaoqing), Bao gained the fame for leaving without a single ink-stone. When substituting the position in Kaifeng, Bao Zheng handled affairs impartially, winning common people’s praise. Although he held an official post for many years with high rank and good reputation, Bao had always lived a modest life as a commoner. Ouyang Xiu, a poet and politician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 spoke highly of his frugality.
从这样的一个并不太长的翻译文本中可以发现以下方面的问题。
1.人名翻译存在问题
代词、姓名、谦称、敬称、专业称呼、社会头衔等称呼语都属于人称指示语范畴。[7]48原文本中“包公”“包老”皆指包拯,译文中出现 Bao Gong, Bao, Bao Zheng三种译法。这会让大多数尚不具备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译语读者产生困惑:到底有几位“包公”?这显然阻碍了旅游译文文本的功能实现。人名、地名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翻译单位,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意义就是其指称对象,专名唯一的语义功能是给包含这个术语的句子所表达的命题介绍一个所指。[8]325“人名翻译的质量对整篇文章的翻译质量和整个交流活动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人名的译名必须能像原来的人名一样指称原人名所指称的对象”,并且具有“可识别性”。[9]77-78也就是说,人名的译名需要被译语读者记住并使用。笔者认为,包拯姓名拼音译法Bao Zheng是最忠实的表达,包公音译Bao Gong未尝不可,但需要加注解释“公”在汉语中的具体含义,否则容易混淆视听,误认为Bao Gong是另一个人名。
原译中三处使用Bao指代包公不太合适。汉语人名通常由姓氏和名字构成,姓不能单用, 可以同其他语素或词组合, 用来指称不同的人。[10]34从目的语语言表达习惯来看,英文也不常单独使用姓氏指称一个人,往往使用名字者居多。
2.原文理解不透彻导致误译
从包公园调研素材来看,译者在处理源语文本信息时往往会因缺乏必要的专业评价能力和专业翻译能力而出现错误。[11]1译文中对欧阳修赞扬包公语“清节美行,著自贫贱”的翻译就是一例。
“清节”意为高洁的节操。《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赞》:“春秋列国卿大夫及至汉兴将相名臣,怀禄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是故清节之士於是为贵。”陶渊明《咏贫士》诗之五:“至德冠邦閭,清节映西关。”“美行”指高尚的操行。《荀子·宥坐》:“今夫子累德积义,怀美行之日久矣。”阮籍《大人先生传》:“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清节美行,著自贫贱”是赞扬包拯当初处于贫贱之时即已显示出高尚的操行。译者译为spoke highly of his frugality(高度赞扬其朴素节约),显然不妥,兼有漏译和误译之嫌。译者对原文的准确理解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原文拿捏不准的地方一定要作深入研究,切忌望文生义,因为旅游资料往往涉及景点历史和文化的内涵,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必须正确传达以帮助游客获得准确的文化信息和体验。
3.冗余信息的处理
田艳认为,冗余信息按其性质可分为语法性冗余信息和语义性冗余信息。[12]31语义性冗余信息又可分为显性语义性冗余信息和隐性语义性冗余信息两种。在翻译实践中隐性语义性冗余信息较难处理,需要译者准确分析与判断冗余信息的性质和度,翻译过程中采取恰当的增加与删减,增译和省译在旅游翻译中都是可操作且有效的翻译策略。“日本学者国广哲弥把言语理解时预备知识的补足分为以下五种:场面补足(the situational retrieval)、词项补足(the lexical retrieval)、句法补足(the syntactic retrieval)、百科补足(the encyclopedic retrieval)和文化补足(the cultural retrieval)。”[13]251隐性语义性冗余信息的难点在于翻译时出现的文化缺损。文化缺损是指对原语读者来说多余的文化信息,在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如果不增补所缺部分,就可能造成译语读者的理解障碍。[12]31牌示一的译文中从多个方面涉及这个问题,有些处理得很妥当,有些则没有处理好。
在百科补足方面,译文文本中有两处增译,分别是对地名端州Duanzhou(modern Zhaoqing)和历史人物欧阳修(Ouyang Xiu, a poet and politician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的增补,属于百科补足。公元589年,隋文帝始置端州,公元1118年又更名肇庆府等,地名多次更叠。对于这些外国游客无需了解,用现在的城市名肇庆明晰古代端州的地理位置即可,故译者在端州后面备注是合宜的。另一处是对欧阳修的信息补足,增加了欧阳修的身份与所处朝代,旨在让译语读者了解欧阳修的基本信息,从而使他对包拯的评价之词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译者处理隐性语义性冗余信息补足百科知识,有效实现文本的信息功能。
在有效省译方面,原文文本中提及百姓称颂“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直接处理成winning common people’s praise,不失为一种妥善的处理方法。真实含义已在前文“权知开封府时不徇私情,秉公办事”体现,文本功能已实现,作为冗余信息的谚语在原文文本中只是起到强调作用,省译完全不影响译语读者了解包公的刚正不阿。
另一处省译是原文文本称赞“包拯为官多年,位尊名显,但依旧节俭如初,衣服、器用、饮食,和布衣时一样”,译者并未亦步亦趋,译文Bao always lived a modest life as a commoner表达简洁,将包拯“衣服、器用、饮食”等具体方面省略未译,也值得肯定。
但是对于文化缺损问题的处理则有欠妥之处。如将“一砚清风”的美名译为the fame for leaving without a single ink-stone,会让外国游客不明所以,原因是他们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端州(今广东肇庆市)出产的端砚唐宋至今都是砚中翘楚。包拯任端州知府后体察民情,得知历任地方官吏皆借进贡之名,层层盘剥加量生产,砚工怨声载道。包拯立即加以纠正,深得百姓爱戴,离任时,乡绅百姓赠物均被谢绝。当地还传说,包拯所乘官船行至羚羊峡时,天气突变,包拯觉得事有蹊跷,盘查后得知其书童收受了乡绅赠送包拯的一方端砚,命其取出,随手抛入江中,顿时云开万里,故得“不持一砚归”和“一砚清风”的美名。文化背景缺失的译语读者很难理解the fame for leaving without a single ink-stone的真实含义,译者在翻译时应当预判译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补充所缺失的冗余文化信息,使译语读者知道端砚是端州的特产,有助于激发译语读者对包拯为官清廉的共鸣和认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解决翻译问题(translation problem), 以便使原文文本功能尽可能再现于目的语文本。[14]141
译者充分理解隐性语义性冗余信息对提高译文的质量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而且能够避免误译和硬译的陷阱。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尝试将牌示一原译文改译如下:
改译:Bao Zheng was an honest and upright official. When assuming the position of magistrate of Tianchang County for the first time, Bao Zheng composed a poem to show his criterions as an official. During his service in Duanzhou(modern Zhaoqing,a place abounding with ink-stones), he gained the fame for leaving without a single ink-stone. When substituting for the position in Kaifeng, Bao Zheng handled affairs impartially, winning common people’s praise. Being an official with high rank and good reputation for many years, Bao Zheng, however, had always lived a frugal life as a commoner. Ouyang Xiu, a poet and politicia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poke highly of his noble character and integrity.
原文:墓室位于主墓正下方,根据原墓发掘资料营造。墓道两侧石壁上刻有《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室内正中端放着包拯墓铭,金丝楠木棺具内安放着珍贵的包拯遗骨。
原译:The coffin chamber is located below the main tomb; and it is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data.The two sides of the tomb passage was carved with 24 dutifulness pictures and leading pictures; Bao Zheng inscription is in the middle, and the precious Bao Zheng remains are arranged in the Silkwood coffin.
即使译者“了解”了不少的理论、策略、方法、技巧, 最终决定译文质量的关键, 不是别的, 正是他们的相关专业的素质和能力, 专业翻译的学养和能力, 以及用目标语言写作的能力。[11]8牌示二中只有短短两句汉语原文,译文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用词不当、随意删减、专有名词误译以及语法错误。
1.用词不当
语言翻译错误通常是因译者源语或目标语能力不足导致。[14]77“根据原墓发掘资料营造”中的“营造”居然使用create。create表示to make something exist that did not exist before; to invent or design something,即“创造、发明(以前不存在的事物)”。原文中已告知是根据原墓发掘,说明以前已有包拯墓室,并非后人发明创造,后人只是“重建”(reconstruct)。“金丝楠木棺具内安放着珍贵的包拯遗骨”中“金丝楠木”和“安放”表达不当。“安放”译文选用arrange,实在不妥。arrange的常见意思有to organize or make plans for something such as a meeting, party, or trip; to make it possible for someone to have or do something; to put a group of things or people in a particular order or position.对应的汉语意思分别是“筹划;准备;排列”,显然不能与包公遗骨构成动宾搭配。此处用place即可,place表示to put something somewhere, especially with care,即“(尤指小心地)放置”。金丝楠木在译文中对应的是silkwood,不知所云。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珍贵树种,学名Phoebe Zhennan,古代主要用于修建皇家宫殿、陵寝、园林等,绝不是普通百姓可以使用的。学名若不易于外国游客理解,可以增译表达出金丝楠木的珍贵性(valuable and rare wood)。重建过程中金丝楠木的获取颇具神奇色彩,导游介绍包公墓时可以增添讲解,不仅增加包公故事的吸引性,也能传达金丝楠木的名贵。以上错误通过查阅字典,端正翻译态度均可避免,译者要对翻译工作怀有敬畏之心,优秀的中国文化要对外宣传离不开译者的谨慎细致与专业能力。
2.随意删减
翻译文本中“根据原墓发掘资料营造”中的“原墓发掘”被隐去。前文中我们提及合理的删减是允许的,但影响忠实表达原文和语义信息完整的随意删减则有损翻译目的。如果译文目的是要在目标读者中实现特定的功能, 那么妨碍这一目的实现的任何问题, 都属于翻译错误(translation error)。[14]74包拯墓室牌示介绍主要告知游客这里的墓室是考究原墓资料还原当年包拯墓的情形,并非臆想建造,真实性毋庸置疑。随意删减原文重要信息导致弱化历史事实,违背翻译伦理。
3.专有名词误译
原文文本中《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属于文化类专有名词。《二十四孝图》是我国古代宣扬孝道的蒙养读物,选集上古至宋朝24个孝感天地的故事,配以图画,元朝成书。译文中《二十四孝图》和《接引图》处理成24 dutifulness pictures and leading pictures信息不对等,何谈呼唤功能?《二十四孝图》是关于宣传孝道的二十四个人物故事,其翻译应符合外国游客的期待视野,译为24FilialPietyFigures通俗易懂,牌示空间容许的情况下,可以附加注释说明二十四孝故事的基本信息。“接引”为佛教用语,又称摄引、接化,为引导摄受之意。《接引图》是一张绘有佛祖和菩萨引导摄受众生进入西天的佛教图片。佛教信徒容易了解接引的含义,但英语国家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未必明白接引之禅意。可采取意译加文内明示翻译策略实现“文化异质性和信息性之间的相对平衡”。[15]101金慧康指出中国英语要在汉文化这个“强环境” (high context)中运行,就必须具有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征,[16]54旅游翻译实践中变通是一副润滑剂,译文要特别关照译语读者的文化心理预期。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牌示二改译如下:
改译:The burial chamber, located directly below the main tomb, is re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excavation data of the original tomb. The stone walls on both sides of the tomb path are engraved with 24FilialPietyFigures, and a Buddhist picture, in which the buddhas guide the people to the Heaven. With the tomb inscription in the middle, Bao Zheng’s precious remains are placed in the Phoebe Zhennan (valuable and rare wood) coffin.
旅游翻译译文的目的、效果和功能决定旅游翻译实践只能无限靠近原文,处理冗余信息时,合理增删有助于实现中国包公文化精髓的对外宣传。基于实地调研与分析,我们从旅游管理部门和译者两个方面提出几点有助于提升包公文化外宣的建议:
旅游管理部门是责任主体,理应担负起主要职责。首先研究所要介绍的文化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想的原文文本。值得注意的是,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针对的受众不同,因而不应当是完全的对应关系。就是说,不能把原文文本直接提供给译者,而应当在原本文本的基础上,针对译文文本读者的特点,形成一个过滤后适合供译者翻译、符合译语读者期待的新的原文文本,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与译者协调、磋商。需要指出的是,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在翻译活动开展前必须从受众意识和包公文化有效外宣角度将原文文本与译者充分商讨,特别是对文本中存疑之处要处理好,避免模棱两可或累赘信息。而且,旅游翻译文本的完成并非翻译工作的终点,还需接受译语读者的检验。如果搭建一个外国游客意见反馈平台,收集意见,则可以持续改进对外宣介工作和旅游翻译文本的质量。对景区工作人员的深度培训也是旅游管理部门应尽的义务。调研中笔者询问包公园景区讲解员“接引图”的含义,讲解员含糊其辞不能回答。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旅游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
译者的作用当然不可忽视。作文化旅游翻译,不仅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要具备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还必须吃透原文,特别是对深厚文化内涵的翻译,必须在原文的精准理解上下功夫,在确定要介绍的内容选择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做到精准输出。如果这方面的功夫没有做足,简单地将原语内容译出,难免会挂一漏万,把一些重要的内容隐去甚至歪曲,将削弱外宣的效果。至于认真校对,规避如语法错误、符号乱用等低级错误,自然是职责所在。
因此,从旅游翻译文化空间的构成视角下关照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整体才能提高包公文化对外宣传的效度,使外国游客体验深厚文化之旅的魅力,深刻领会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