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一红
摘 要: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使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逐渐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资产管理风险的有效预防与治理,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能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各项风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笔者利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结合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因素,浅谈一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预防措施及策略。
關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管控
引言:
资产管理风险的产生,会对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通过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入了解,能够分析出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种类。理清资产管理风险的产生根源,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为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坚实的保障。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风险
(一)应收账款风险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产品已送至买家手中,但货款未及时到账的现象。按照会计科目的记账原则,需要将这笔货款记录在应收账款的科目下。虽然应收账款的增加,对各个季度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由于货款未能够及时收回,会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流通资金的减少,对国有企业下一步的投资与运营,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1]。而且,当应收账款长时间未能收回,极大程度增加了坏账的风险,极容易导致国有企业的巨额资金流失,造成内部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对国有企业今后的经营与发展,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存货管理风险
国有企业的经济来源渠道,主要是通过购置原材料,进行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利用销售获得的巨额资金,抵扣掉产品生产的总体投入,从而实现国有企业净利润的产生。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为了能够在预定期限内,完成买家的各项订单。通常会提前购置大量的原材料,并预先制作一定量的存货,以供不时之需[2]。但如果存货未能够及时的销售,会占用国有企业内部仓库的大量空间。对其他产品的生产与运输,产生极大的不变。而且,存货生产后长时间未能够销售,一旦出现新颖的产品,会导致存货的贬值。并使存货的销售难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令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巨大的损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风险
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既能够加快产品的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为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但在国有企业长时间的生产经营中,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不到位,不仅会导致机械设备整体性能的降低,令产品的生产速度与质量大幅度下降。还会缩短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极大程度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运营成本。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内部的机械设备未能够及时的检修与保养,会增加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系数,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会对国有企业的商业形象,产生恶劣的影响。并对国有企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令经营风险大大提升。
(四)无形资产管理风险
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专利权和商标权三个方面。虽然无形资产没有物质实体,但在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仍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极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经济纠纷,令国有企业的商业形象,受到严重的冲击。而且当国有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能力不达标时,会导致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不利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
二、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因素
(一)项目评估不到位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经济项目的各项数据,进行全面完整的综合评估。并结合国有企业的经营现状,进行经济项目的投资决策,为国有企业未来发展,创造有利的契机。各项数据的搜集情况,对国有企业经济项目的投资决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当数据搜集不完整或出现错误时,会对经济项目的评估工作,产生严重的误导。一旦国有企业的经济项目,进入到投资决策阶段,会对后续的项目实施与企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评估不到位的经济项目,往往会增加实施过程中难度,令国有企业面临超出预计的经济开支,产生巨大的资产管理风险。
(二)盲目扩大市场规模
当国有企业的经营水平,趋于上升状态时,通常会考虑到增加机械设备,扩大国有企业生产规模,令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扩大市场规模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运营现状,对内部的资金运转能力与外部的市场需求量,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与总结。未进行良好有效的数据统计,就开展扩大市场规模的计划。不仅无法使国有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还会造成产品滞销、资金链断裂和运营成本激增等情况。使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面临多重的资产管理风险。
(三)专业人才匮乏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更是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的源动力。当国有企业缺乏专业人才时,无法对企业内部的资金风险,进行良好有效的预防与治理。专业人才的匮乏,令国有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极大程度增加了国有企业的运营难度,也使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下降。
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预防措施及策略
(一)树立正确思想意识
为了使国有企业能够长远有序的经营发展,应先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仅要让每个人员都意识到自身的工作范围及责任,为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贡献力量。还应提升每个工作人员对资产风险的预防意识,深入了解国有企业资产风险的种类及产生原因。为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通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能够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与规范。既可以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又能够对资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与改进。为国有企业内部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引,使国有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极大程度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运营风险,对国有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员工培训管理
通过定期培训与考核的方式,加强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能够使各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既可以对国有企业的内部资产,实现良好有力的管理与控制。又能够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促进国有企业平稳有序的经营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外部引入的方式,可以为国有企业增添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使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并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结语:
对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产风险,进行良好有效的预防与治理。工作人员应先理清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种类,以及各种风险的产生原因。通过对各项资产风险的深入了解,能够为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重要有效的信息参考。面对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各项因素,可以从人员和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与调整。既能够降低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产风险,又可以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的工作速度与质量。使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康菊梅.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管理弊端及改善措施[J].财会学习,2019(26):199+201.
[2] 薛丛中.基于管控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的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