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雪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立足体育课程的学科特点,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形式与教学手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塑造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这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大有益处。本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作用,提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期望能推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自我國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小学体育教育也要坚持“健康第一”原则,既要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能力,也要加强心理引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改革目标,激活良好的安全意识、形成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调节不良情绪
体育运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发泄情绪的出口,面对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困难,学生亟需通过体育运动得以释放负面心理,如自卑、自负、压抑、恐惧等等。再有,同学之间朝夕相处,难免产生矛盾冲突,也会造成情绪低落,甚至愤愤不平,不仅影响了同学关系,可能也影响学习的心态。针对这一现象,组织有意义的集体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游戏中缓解情绪,切身感受班级就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每个人都要团结友爱,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驱散不良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塑造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向来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和对抗性特征,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时感到紧张而又激烈,再加上训练过程枯燥乏味、耗费大量的体力,极易产生疲劳感,这对学生的毅力、耐力及品德修养都是一种考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有利于引导他们在运动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放松身心,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坚持到底的进取精神,促进其形成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最终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现代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尤其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善于人际交往,不懂得团队合作,这显然也不利于他们融入社会。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大家在多样化的竞争与合作活动中拥有更多交往的机会,深刻体验了团队协作的意义,树立集体主义精神,也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更懂得宽容和团结。因此可以说,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创新心理健康教育
深读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不难发现,很多教育素材都考虑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既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水平,也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升体育运动能力。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融合,教师要多挖掘教材的内容,满足小学生的运动需求与心理需求。例如,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多开展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等运动项目;有些学生则胆子小,遇事优柔寡断,多开展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训练敏锐的反应能力,在比赛中迅速做出反应;而有些学生性格急躁,不易于集中注意力,多开展慢跑、体操等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乐趣和运动心态。通过多样化的运动内容,让学生乐在其中,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练,由浅入深地提升体育运动能力,强化心理健康水平。
(二)创新多样教学形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发挥潜力,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例如,在练习队列、队形时融入体育游戏,增添课堂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体育运动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集体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大家在练习队形时统一听从指挥,规范自己的动作,并保持与其他同学整齐划一,体现团队的意义,也体现运动的美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提醒并纠正错误的动作,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小小的失误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努力,由此渗透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荣誉感;再如,经常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也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在比赛中强化竞争意识、锻炼抗挫折能力。
(三)构建和谐教学关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与“学”的协调统一,这是近年来教育改革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在体育教学中达到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体育教师必然要先认识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2]。首先,老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公平、平等地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激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获得学生的信任。其次,由于大多数小学生都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在家中备受溺爱,从小养成了自私自利、懦弱胆小的性格,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后,抗压能力较差,借助中长跑训练的机会,培养耐力与毅力,激励他们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在迎难而上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活动既要落实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也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融合,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好地提升体育运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姜永胜.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3):94-95.
[2] 董亚梅.如何使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J].魅力中国,2020,(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