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04 08:32苏洪波
知识文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创设

苏洪波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在,普通学校已经正常开设思想品德课,然而在一些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处在被冷落的状态;相当多的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品德课教师大多数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任,极度缺少专业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现在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已经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这就导致了很多非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已经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无法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再加上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本身固有的一些身体缺陷,有些学生语言有些障碍,阅历较浅,同时他们涉世不深,比正常的学生知识更加浅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与正常学生来比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他们的心理更脆弱、敏感,比健全的学生更容易在思想品德上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思想品德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越显凸出;如何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加重要,同时也是学校及思品课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然而,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采取的一言堂等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無法激发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学生参与课程的意识不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十分有限,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笔者认为: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不断地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课程教学实效,可以较好地解决思品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思品课教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进而实现思品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

1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想品德思维

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好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就要要求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持疑问的态度,就像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提问的技巧,是老师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组织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是一群特殊的教育群体。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些自卑、自闭、或者孤僻的心理状态,本来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参与程度就不高,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老师更应该抓住一切机会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对思想品德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范畴得到拓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在为学生讲授思想品德中的自尊,自信和自强时,教师可以为这些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举出典型的事例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比如,以《千手观音》这段视频作为例子给学生讲解,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她们练习了多长时间才能形成这样的默契吗?在这样默契的练习过程中,她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同为残疾人的我们,从千手观音的成员精神中感受到什么样的力量?经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学生们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让他们对这些人的成功感同身受,也认识到在成功的道路上必定会伴随着比平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虽然自己有所缺陷,但是一定不要气馁,要努力向前走好自己的道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特殊的教学情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并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全过程中,使课堂实效事半功倍。

2 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手段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兴趣不浓厚,再加上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方法很难让课堂气氛活跃。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能够让沉闷的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通过多媒体可以把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给特殊教育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比如在为特殊教育学生讲述思想品德中的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关内容时,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的是一个小学生在放学以后一个陌生男子想要接他回家,然后告诉他说爸爸妈妈今天没有空,叔叔今天接你回家这件事。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讨论小学生应该怎么做?应不应该跟叔叔回去?有的同学表示应该跟叔叔回去,有的学生则表示不应该跟叔叔回去,这时老师先不急着否定或者肯定哪个学生的答案,然后老师可以接着播放一些小朋友被拐卖之后遇到的一些悲惨遭遇或者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幸,让学生在视频中得到启发,认识到放学以后不能跟着陌生人走,必须等到自己的父母或者父母授权的人来接自己才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们的道德分辨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让枯燥的思想道德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 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能够让学生验证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理论,应该多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情景。老师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为学生进行课内教学之外,还应该组织学生积极的参加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教学理论,让学生能够获得直观的感受和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比如在给学生讲述思想品德课中尊重劳动相关的内容时,由于特殊教育学生身体存在一些缺陷,导致他们对劳动的经历和体验不足,这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扫除活动,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负责打水,有的小组负责拖地。有的小组负责擦玻璃,擦桌子,学生们干得热火朝天。在劳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于劳动的感受,这时学生就会说今天参加劳动自己感觉到很光荣,尤其是看到教室被自己打扫的干干净净时心情特别愉悦,特别有成就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这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做出总结,让他们知道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每天看似整洁的马路,宽敞的教室和美丽的校园,都是靠别人的默默付出和辛苦的劳动来得到的,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同时自己也应该成为一个劳动者,不管自己身体是否有残疾,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思想品德中热爱劳动的内容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于劳动者更增加了一份感动和尊重,从而实现了知行合一。

4 通过换位体验情境内化学生的认知

为学生创设换位体验情景就是让学生通过与他人进行角色互换来体验他人的感受,从而获得自己难以达到的思想经验认知。特殊教育学生由于他们的直观感知能力和经验相对有限,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对他们的正面说教有时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换位体验的情境内化学生的认知,让他们加深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解。比如老师可以为学生描述这样一个情境:一位环卫工人正在辛勤地清扫马路,这时一位行人在马路上行走时把自己的一些果皮纸屑随意扔在地上,让学生评价这种行为到底对不对。老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那位清洁工人,遇到了这样的情形你有什么感受?有些同学就会说我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受到尊重,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有些同学说如果是我可能没有继续做下去的勇气,这时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哪些方面都是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学生就可以对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检讨,从而体会到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尊重的道理,让特殊教育的学生对于思想品德中的尊重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

5 结语

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一群特殊的学生群体,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积极的采用情境教学法给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于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样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能力,增强了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创设
选择
创设未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