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兰 陈旭
〔摘要〕选取12~15岁留守儿童320名与非留守儿童452名,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依恋及同伴依恋特点进行测评,运用SPSS17.0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特点和父母教养方式上基本不存在显著差异;(2)年级、性别、父母外出类别、与父母分别时间这幾个变量对依恋特点及教养方式有大小不同的显著影响;(3)留守儿童在父母依恋各维度与教养方式各维度的相关矩阵中,父亲关怀、父亲冷漠拒绝、母亲关怀、母亲冷漠拒绝均与教养方式各维度显著相关。
〔关键词〕留守儿童;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家庭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1-0012-06
一、问题的提出
Bowlby和Ainsworth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寻求和保持亲近的倾向[1-2]。对青少年而言,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是影响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恋关系的存在与青少年的同一性发展、情绪能力及社会行为均有一定的关系,对自尊和社会适应将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发展的一些转折期尤为突出。留守儿童因与父母的“情感剥夺”,其人际关系从以父母为中心转向以同伴为中心[3]。与其他亲密关系相比,依恋关系更为亲密、安全,在儿童需要心理支持时,依恋对象不断地满足这种需要并给予足够亲密的反馈,这将更有助于形成良好、健康的依恋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于1967年提出的[4],家庭教养方式,如关爱、冷漠拒绝及主权控制都对儿童的精神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5]。例如,缺乏母亲关爱及低父亲过度保护与子女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相关,包括焦虑、抑郁;母亲过度关爱和母亲过度保护与孩子的攻击或违法行为相关;自恋的发展过程中,父母的情感温暖和过度干涉保护与自恋有着正相关[6]。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当前关于家庭教养方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综合多个相关研究,我们可以把它概述为: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以亲子关系和亲子互动为背景,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待子女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它反映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同时也是父母教育观念的反映[7]。
英国《曼彻斯特调查报告》认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高于社区与学校两项因素总和的两倍。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儿童正是在与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儿童社会化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是父母,通过父母的影响和指导,儿童获得最初的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7]。可见,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父母占据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位置。在很多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长期外出,显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亲子间亲密关系的建立,也必然影响着这些留守儿童的同伴依恋和父母依恋特点。
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留守儿童的成长会面临更多来自生活和心理的压力。那么与非留守家庭的孩子相比,他们在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留守儿童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特点与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存在相关?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二、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从重庆市随机抽取三所普通初中,对每所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进行集体实测,发放问卷835份,获得有效问卷772份,有效率为92.4%。其中留守初中生320人(男生169人,女生151人)。
(二)工具
1.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PPA)
采用由Armsden和Greenberg[6]编制的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修订版(Revised version of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R),该量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青少年依恋测量工具之一。量表包括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3个分量表,各分量表由25个条目组成,分别测量青少年的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各分量表均包括三个维度:信任、沟通和疏离。其中信任维度反映了理解和尊重,沟通维度测量交流的形式,疏离维度测量个体的分离和忽视。量表采用5点计分。信任和沟通维度得分越高、疏离维度得分越低,表明依恋状况越好[8]。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都在0.897以上,各分量表的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大多在0.627以上[9]。
2.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
采用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Parker、Tupling与Brown等[10]于1979年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已有研究表明,PBI具有良好的信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并且得分较少受到被试抑郁水平和生活重大事件的影响[11]。PBI是评估个体对儿童时期(16岁以前)父母养育方式认知的自陈量表,分为母亲版(PBI-M)和父亲版(PBI-F),各有25个条目,包括关爱、鼓励自主和控制三个因子,其中关爱因子细分为关怀和冷漠/拒绝[12]。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3”代表“非常符合”,“2”代表“比较符合”,“1”代表“比较不符合”,“0”代表“非常不符合”。将收集到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非留守初中生与留守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依恋及同伴依恋的差异比较
为了比较非留守初中生与留守初中生在依恋特点(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上是否存在差异,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显示,两类儿童仅在父亲信任(t=2.143,p<0.05)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
对非留守初中生与留守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如所示:在父亲关怀、父亲冷漠/拒绝、父亲自主性、母亲关怀、母亲冷漠/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母亲自主性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仅在父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呈边缘显著。
(二)留守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1.留守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的年级差异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依恋特点(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各个因子与年级均无主效应存在;而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度保护(F=4.176,p<0.05)、母亲过度保护(F=4.289,p<0.05)两个因子与年级均存在主效应关系。通过事后分析发现,初三年级的留守学生在父亲过度保护与母亲过度保护两个因子上显著大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
2.留守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的性别差异
为了检验留守初中生依恋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分析结果显示,以上维度均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
3.留守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在父母外出类型上的差异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依恋特点中的父亲疏离(F=4.176,p<0.05)因子、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冷漠/拒绝(F=4.176,p<0.05)因子与父母外出类型差异显著。事后检验中可以看到,母亲单独外出的留守家庭结构中的儿童在父亲疏离因子上与其他两类(父亲单独/父母双方外出)相比偏低,在母亲冷漠/拒绝因子上偏高。
4.留守初中生父母、同伴依恋在父母外出时间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父亲疏离(F=3.711,p<0.05)、同伴疏离(F=2.922,p<0.05)、母亲疏离(F=2.908,p<0.05)三个因子与分离时间差异显著;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亲自主性(F=5.413,p<0.05)、母亲冷漠/拒绝(F=3.050,p<0.05)、母亲过度保护(F=2.908,p<0.05)、母亲自主性(F=4.407,p<0.05)四个因子差异显著。事后分析发现,在与父母分离分离1~3个月这个时间段中的父亲自主性、母亲冷漠/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母亲自主性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普遍偏高。
(三)留守初中生依恋特点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应用Pearson 相关,分析了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状况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父母依恋、同伴依恋各维度与家庭教養方式各维度的相关矩阵中,我们可以发现父亲关怀、父亲冷漠拒绝、母亲关怀、母亲冷漠拒绝均与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显著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离相关显著(r=-0.169,p=0.002;r=-0.152,p=0.006;r=-0.119,p=0.033),但与其他维度相关不显著;父亲自主性与同伴信任、同伴疏离相关不显著(r=0.038,p=0.504;r=0.049,p=0.379),与其他维度相关均显著;母亲过度保护与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离相关显著(r=-0.251,p<0.001;r=-0.254,p<0.001;r=-0.182,p=0.001),与其他维度相关不显著,而母亲自主性恰恰相反,与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离相关不显著(r=0.026,p=0.644;r=0.108,p=0.054;r=0.069,p=0.217),与其他维度相关显著。详见表5。
四、讨论
(一)非留守初中生与留守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依恋特点的差异分析
Bowlby所提出的依恋理论涉及三个方面:依恋对象的扩展性、依恋风格和依恋稳定性。其中依恋对象的扩展性可以解释为,依恋始于婴儿与母亲间的情感联结,但个体的依恋对象并不局限于母亲一人[8]。随着婴儿的逐渐成长,依恋对象不再单一,会扩展到父亲及其他亲属,在童年时期,与父母形成的依恋是儿童的主要依恋。初中阶段不同于儿童时期,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与父母间的依恋程度会逐渐减弱,这时的同伴依恋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与非留守初中生相比,留守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时间更少,这有可能会成为亲子依恋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本来处于减弱状态的父母依恋程度,因为缺少亲子互动,相比非留守儿童而言会更低。随着父母依恋程度的减弱,留守初中生可能会从同伴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这也会造成留守初中生依恋质量高于非留守初中生。
为了研究留守初中生在依恋特点(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及家庭教养方式上与非留守初中生是否存在差异,对两组被试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依恋特点上,两类儿童仅在父亲信任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教养方式中仅在父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呈边缘显著。两类儿童在依恋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上基本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儿童的依恋风格形成于婴儿时期,虽然之后的生活环境也会对依恋特点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这样的影响不足以使其在各个因子上呈现差异显著。同时,父母不管在不在儿童身边,其教养方式均会对儿童产生影响,父母的教养风格也不会因为陪伴的减少而改变。例如,一个要求严格的母亲不会因为不陪伴在孩子身边就降低要求,一个不善于表达的父亲也不会因为亲子距离的改变而变得话语唠叨。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留守初中生依恋的影响
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两个因子年级差异显著。相较于初一初二年级,初三年级的学习压力更大、学习负担更重,中考作为学生的第一次重大升学考试,在备战阶段,家长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这也造成了父母对孩子在这个阶段控制因子(父、母过度保护)的增强。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同伴依恋不仅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有关,同时与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更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3,13]。
母亲单独外出的留守初中生在父亲疏离因子上与其他两类儿童(父亲单独/父母双方外出)相比偏低,在母亲冷漠/拒绝因子上偏高。也就是说,在母亲单独外出的情况下,留守家庭中的父亲亲密度更高,母亲冷漠更高。一个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互补的倾向,可以描述为“虎妈猫爸”“慈母严父”。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呈现的态度也不同,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双方往往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但当其中一方对孩子的关注缺失时,另一方会用另外的方式来补偿。例如,在母亲外出的情况下,母亲的关注缺失在母亲冷漠/拒绝因子中有所体现,与此同时,父亲与孩子的交流会相对增加,这使得父亲的疏离感降低,亲密感增加。
在数据分析中还发现,在与父母分离1~3个月这个时间段中的父亲自主性、母亲冷漠/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母亲自主性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普遍偏高。父母外出的时间显然会对母子、父子关系产生影响,刚与父母分离的这段时间,亲子双方分离焦虑等情绪更为显著,父母在这段时间会对孩子付出更多的关心与包容来对这种分离进行补偿。但显然,这样的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平淡,一个严厉的父亲,或许会因为分离而对孩子的错误持包容态度,但是显然这样的包容并非会持久。
(三)留守初中生的父母、同伴依恋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看到,留守初中生的依恋特点与家庭教养方式在大部分因子中呈显著相关,这表明家庭、父母在儿童成长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是家庭,儿童的依恋风格必然会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和谐、温暖、融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安全依恋。研究发现,在童年时父母离婚或分居与子女不安全依恋呈正相关,与安全依恋呈负相关。这种差别表明,父母的分离给子女带来的不仅仅是冷漠拒绝,还会造成儿童无法找到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人,形成心理矛盾和防备[8,14]。与之相似的是,留守儿童虽然拥有完整的家庭结构,但是长期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居,伴随他们成长的可能是祖辈也可能是亲戚,或许他们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心理陪伴和安全感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综上所述,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会使孩子抑郁焦虑情绪增多。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父母与子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使亲子之间保持有效和谐的沟通,减少亲子疏离,加强情感交流[15]。
五、结论
非留守初中生与留守初中生在家庭教养方式、父母依恋和同伴依恋上基本不存在显著差异;年级、性别、父母外出类别及与父母分别时间这几个变量对依恋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有大小不同的显著影响;父亲关怀、父亲冷漠拒绝、母亲关怀、母亲冷漠拒绝均与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呈显著相关。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015-JC-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1771232)。
参考文献
[1]Bowlby.A secure base:parent 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M].NewYork:Basic Books,1998.
[2]趙敏莉.父母成人依恋、教养观念与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3]杨圆圆,胡朋利,郭晓伟,张仲明.留守儿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7):87-90.
[4]孟超.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2.
[5]Gao Y, Raine A, Chan F, Venables P H, Mednick S A. Early maternal and paternal bonding,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and adult psychopathic personality[J], Psychological Medicine,2010,40(6):1007-1016.
[6]Armsden G C, Greenberg M T.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ecnce,1987,16(5):427-453.
[7]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8]唐玲.青少年依恋量表的编制及留守初中生依恋发展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温兴盛,秦素琼,玉丁婕.农村青少年依恋、自我概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教育,2015(8):766-768.
[10]Parker G,Tupling H,Brown L B.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PBI)[J].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1979(52):1-10.
[11]蒋奖,许燕,蒋苾菁,于生凯, 郑芳芳.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的信效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9(1):166-169.
[12]韩舒文.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学习动机的相关性研究[J].职教通讯,2013(5):78-80
[13]Guy B,Caroline B,Van L K,et a1.Do parenting behaviors predict externalizing behavior in adolescence,or is attachment the neglected 3rd factor[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6(35):354-364.
[14]张金荣.影响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因素述评[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71-74.
[15]杨菲,吴鑫德.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冲突与初中女生抑郁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9):1418-1420.
(作者单位:1.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400700;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400715)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