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

2020-08-04 05:15于童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

于童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管理特别是全寿命周期管理作为传导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及管理要求,以资产安全、效能与成本整体最优为目标的资产管理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资产密集型企业的关注。本文以热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全寿命周期、内控信息化等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管理建议,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目标与安全目标。

关键词:热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内控信息化

一、热电企业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热电企业近年来受电力企业改革、供暖需求提高、安全标准提升等多因素影响,发电、供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有效配置资产资源,协调部门间活动,实现企业实物流、价值流、业务流、信息流贯通合一,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优化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资产经营效益

热电企业多为资产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财产的重要组成,价值量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较大比例。加强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通过对资产在规划、采购、运行维护、退运等各阶段的整合优化,可以在满足资产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控制故障损失,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产整体获利能力。

2.确保设备安全,提高可靠性和利用效率

热电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多,分布也较广,特别是企业的供热管网随供热区域遍及城区的很多角落。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以确保资产、设备在运行使用中或存放时的有效监督,设备可控、在控,同时确保资产及时得到维护,提高其生产运行的可靠性和利用率,降低资产运行风险,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和效果。

二、热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热电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管理者及普通员工往往更注重安全、运行等设备生产、维护方面的管理,更重视本职工作的开展,对固定资产整体管理意识不足,认识不到位,以致部分固定资产缺乏或超出必要的采购及维护,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没有发挥其最大功效。同时由于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过程中缺乏牵头管理部门及行之有效的考核,虽多部门联动,但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造成部门间沟通不畅,无法达成预期管理目标,导致加速或延缓资产维护及处置情况,甚至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严重后果。

2.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比较传统

热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尚处于传统的根据职能划分的资产分段管理模式,强调前期、采购、维护、处置等分阶段管理,各部门根据资产管理阶段的不同,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出现对固定资产管理全局性、系统性考虑不足,片面追求局部最优化的情况。最有代表性的是制度方面的建设,热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执行预算、采购、财务核算、资产评估、划转、处置报废等多项管理制度,制度中涉及多个部门、多项管理办法,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但始终缺乏完善健全且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整体考核,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

3.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到位

当前,热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及运用方面还有所不足。现阶段企业往往更注重财务、营销、物资等部门信息化方面的建设,通过这部分软件的运用可以实现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有效结合,但与实物管理相脱节,当实物资产发生部门间调配、技术更新改造或资产处置等变动时,财务软件不能及时更新,导致账实不符情况的出现。加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还没有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监管,导致实务资产与账务资产不一致后,无法及时有效监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再回收利用的效率。

三、加强热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热电企业资产密集度高,特别是固定资产应用于每个部门,生产经营的每個环节,确保固定资产安全、稳定,设备可靠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就要提升固定资产管理者的意识,提升全员固定资产管理参与度。

首先,管理层必须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及分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并落实具体管理责任人。其次,企业应有效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帮助企业从有形资产上获得更多更佳的业绩管理成果,如:使用二维码、条码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利用扫描枪等高科技手段,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并将结果与财务系统实时融合,通过利用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手段,改变员工固有单一资产生产思维理念,提高员工对固定资产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再者,加强内部宣传和培训,通过会议、报刊、网站等多角度,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识别并防范固定资产在预算、采购、核算、生产经营、资产处置等过程中的风险并加以改正,促进固定资产整体管理的提升。最后,完善考核,建立激励与监督机制,可以结合公司实际,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公司绩效考核范围,并适当设立单项奖励激励机制,同时有效利用内外部审计力量进行监督检查,用激励及惩罚的手段进一步引起管理者、员工的重视,提升部门之间配合度。

2.建立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

为更好保证固定资产在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资产整体的低成本、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与提高资产可用能力之间的矛盾,建议热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管理模式。即设置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专门机构,统一负责资产从前期调研、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维护,到资产报废、处置的全周期活动。从全局出发,对固定资产整个管理过程进行集成管理和监督,将各阶段工作纳入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充分体现资产管理的整体性,解决传统职能分块式管理模式中各阶段管理被人为割裂的缺陷。这样,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更有效的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更有针对性的建设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调整设置管理流程,配置信息化资源;最终从固定资产整体出发,保证资产前期设计阶段的可靠性;采购阶段的性价比;财务入账的及时、合规;维修维护的适时、适当;资产调配的最优化以及处置阶段的收益最大化,提高固定资产整体运营效率及收益。

3.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进程

近年来,信息技术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物联等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内控高效制衡的主导力量,也为热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更多的优势和机会。为更好提升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企业可以结合内部控制要素推动信息化建设。

一是将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具体规则嵌入信息化系统中,由系统控制代替原有的人工控制,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准确性,提高管理运行效率,从而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环境,也避免由于人才流失导致企业运行损失。如:企业可以在系统中统一配置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政策、数据标准、业务处理的规则,从而固化固定资产管理科目,细化固定资产卡片填列,专业部门可以直接继承使用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细化配置,进一步提升资产集中管控程度。

二是识别、科学分析固定资产管理中与实现生产经营或处置等目标相关的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如:增强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分析等功能的开发运用,合理统计资产、设备检修维护的历史数据信息,分析其可能为企业带来经营效益或造成损失的影响程度,对比找出其中规律,判断资产是否存在过度检修或维修不足的情况,及时给出管理建议并做到风险预警。

三是通过信息化系统将生产经营数据与报告纳入统一信息平台,既可以实现信息集成,减少业务事项的人为控制因素,又可以通过平台高效传递信息,提高报告报出效率,从而提升内部控制中信息与沟通要素,避免因内部信息传递不通畅而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促进资产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如: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识别二维码,快捷建立实物资产与财务资产卡片的对应关系,固化日常固定资产盘点流程,及时生成报告信息,有效监控盘点结果,确保企业全部固定资产可控、在控。

四是信息化实现企业资产经营管理的同时,可以将信息同步反馈至审计等相关管理部门,使信息在企业内部有效交互及传递,及时发现缺陷并加以改进,最终实现更为高效的内部监督。如:通过资产管理系统,资产处置信息从预算立项到评估核准以及最后的交易处置,全过程都可以动态反馈,审计部门等信息使用者可以及时了解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的编号、状态、处置情况等信息,及时跟进,给出监督、管理建议。

四、结语

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入,热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效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努力解决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形成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的整体管理模式,加之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可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向更高效、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热电企业通过不断调整自身而更好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熊承君.关于基层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控信息化的探讨.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

2.张玢,边防.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信息化.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4).

3.马芳.浅析嵌入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科技经济导刊,2019(26).

4.李亚春.浅谈国有企业全生命周期资产绩效管理.国际工程与劳务,2019(03).(責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
《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及意义
利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进行所得税筹划的方法研究
试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谈博物馆固定资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