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新春
(黑龙江省通河县乌鸦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通河 150900)
白龙江橙子沟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武都市境内,枢纽主要效益为发电,兼具防洪灌溉,工程规模为三等中型工程,大坝正常蓄水位891.50m,坝顶高程895.50m,最大坝高19m,电站设计水头50.3m,电站总装机容量115MW,多年平均发电量1.4亿度[1]。
引水隧洞位于白龙江右岸,隧洞全长约17.2km,为有压引水隧洞,纵坡降为1/515。引水隧洞为圆形断面,洞径10.5m,Ⅲ、Ⅳ类围岩衬砌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Ⅱ类围岩衬砌为底部素混凝土及顶部喷射混凝土,洞内流速分别为3.01、2.21m/s。
混凝土及岩体破坏采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2]:
(1)
式中I1为第一应力不变量,J2为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
混凝土和岩石的开裂判断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
σ1>σt开裂
σ1≤σt不开裂
(2)
式中:σ1为最大拉应力;σt为材料的抗拉强度。
滑移屈服采用Mohr-Coulomb准则,层间岩体的开裂破坏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
转变Kp的迭代公式:
(3)
(4)
(5)
(6)
(7)
(8)
隧洞选取断面设计参数见表1,围岩分类及物理参数[4]见表2。
表1 计算断面及参数
表2 围岩分类及岩体力学参数值
衬砌单元网格图见图1,计算范围上部取至地面,左右和下部各取70m,由于无实测地应力资料,竖直方向取自重应力,水平向构造应力为侧压力系数模拟,取值0.8和1.0。
图1 衬砌围岩网格图
工况荷载组成:内水压力(静水压力+水击压力)+外水压力+围岩压力+衬砌自重+弹性抗力。
软岩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较为明显,本工况按极端情况考虑,即所有围岩变形的压力荷载都施加在支护系统上。图示结果为当侧压力系数在1.0时,衬砌结构的应力变形结果见图2至图6。不同侧压力系数的围岩应变统计表见表3。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虽侧压力系数不同,衬砌应力最值在设计规范允许值内。钢支撑应力平均在57MPa左右,远小于普通钢的容许应力,该设计方案中钢支撑体现作用不大。本极端情况分析表明,外压作用时支护系统强度可以保证洞室稳定。
表3 不同侧压力系数的围岩应变统计表
图2 围岩衬砌内轴力
图3 围岩衬砌内弯矩
图4 围岩衬砌内侧环向应力
图5 围岩衬砌外侧环向应力
图6 衬砌钢支撑应力
围岩段的二衬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原设计根据内压的大小采用30cm和50cm两种方案[5]。现再取45cm和40cm进行计算分析,讨论合理的衬砌厚度。计算时取最大的内压和外压进行分析。
此工况仅考虑外压和自重,模拟施工和检修情况。不同衬砌厚度的围岩应变结果见表4。
表4 围岩衬砌应变结果表
计算表明,在128m外压作用下,衬砌厚度减至40cm时,衬砌中的最大压应力为5.26MPa,在混凝土允许抗压强度内。因衬砌全断面受压,可按最小配筋率进行配筋。衬砌厚度的设计不受外压影响。
计算时仅考虑内压,内压取最大值84.5m,此情况模拟无外水压力的情况。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围岩衬砌应变结果表
计算表明,在最大内压作用下,衬砌最大拉应力已超出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可见衬砌厚度的设计受内压控制。
实际衬砌有很大可能受外水压作用。下面取两种外压(128m,60m)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围岩衬砌应变结果表
计算表明,在内压84.5m,外压128m作用下,衬砌基本受压;当外压降至60m时,衬砌已全部受拉,衬砌厚度为40cm时的最大拉应力为0.616MPa,在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内。故认为外压超过60m的洞室围岩,衬砌厚度可降至40cm。在内压84.5m,外压128m作用下,衬砌全断面受压,按最小配筋率配筋即可;外压减至60m时,衬砌逐渐受拉。
计算结果见表7。
表7 各量的最大值
计算表明,灌浆区弹模提高10%,衬砌压应力降低,拉应力增加,变化幅度较小在5%左右,和外压相比,衬砌拉应力降低的效果要小。故灌浆可作为设计衬砌的后续方案。初步结论:对Ⅲ类围岩,二衬衬砌厚度的设计受内压控制。对外压60m以上的洞室围岩,衬砌厚度可降低至40cm,减小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基于非线性原理和材料屈服破坏原则,结合实际水工隧洞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隧洞在一、二衬联合受力下的洞室应力应变,提出衬砌结构的设计优化方案,综合认为,钢支撑设计应结合地质条件决定,在外水压不高的地段,开挖后施加系统锚杆,可提升围岩局部稳定性,挂网素喷混凝土中设置排水孔,可确保一衬和围岩的整体稳定,达到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