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对比

2020-08-03 03:46范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8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分型股骨

范斌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赣州341000)

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导致老年人群活动障碍甚至死亡的重要病因,临床对于该类骨折治疗主要采用髓外固定(DHS)和髓内固定(PFNA)两大类,但对于如何选择仍无明确定论[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 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两种内固定方案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92 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41 例采用DHS 治疗设为DHS 组,51 例采用PFNA 治疗设为PFNA 组。 DHS组男23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72.45±10.80)岁;平均骨折至手术时间(2.63±0.80)d;骨折位置:左侧25 例,右侧16 例;Evans 分型:ⅡA 型23 例,ⅡB 型15 例,Ⅲ型3 例;受伤原因:摔倒伤31 例,交通伤7例,其他3 例;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12 例,心脑血管疾病19 例。PFNA 组男30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71.75±10.57) 岁; 平均骨折至手术时间(2.71±0.84)d;骨折位置:左侧33 例,右侧18 例;Evans 分型:ⅡA 型29 例,ⅡB 型19 例,Ⅲ型3 例;受伤原因:摔倒伤38 例,交通伤8 例,其他5 例;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14 例,心脑血管疾病20 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至手术时间、骨折位置、Evans 分型、受伤原因及合并基础疾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0.05)。 纳入标准: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 分型为Ⅱ~Ⅲ型[2];年龄≥60 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受伤前存在影响患侧髋关节功能疾病;既往患侧髋关节骨折史;病理性或开放性骨折。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手术方法 全部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麻醉方案选择全麻或神经阻滞麻醉。 DHS 方案:牵引复位满意后于大粗隆侧方向下切开,切口长度约10 cm,大粗隆下2 cm 处置入定位器,并向股骨头颈方向钻入达软骨下方1 cm;继续拧入规格适宜的DHS螺钉并安装尾钉完成手术。PFNA 方案:牵引复位满意后于大粗隆顶点上方6~10 cm 纵切,切口长度约5 cm;在股骨大粗隆顶点处插入导针,保证远端进入骨髓腔; 扩髓后钻入主钉并将导针沿股骨颈方向钻入, 确认其位于股骨头颈中下1/3 及下端达软骨下6~10 mm 处,依次钻入螺旋刀片并安装尾帽。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首次负重时间及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量表;随访6 个月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内翻、螺钉切割等。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PFNA 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DHS 组,PFNA 组术后6 个月Harris 评分高于DHS 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DHS 组相比,*P<0.05。

组别 n 术中操作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住院时间(d) 术后首次负重时间(d) 术后6 个月Harris 评分(分)DHS 组PFNA 组41 51 104.80±22.64 14.96±2.50 55.19±9.35 83.60±16.26 49.29±14.82*270.43±45.81 126.94±21.85*11.82±3.14*32.75±6.13*91.42±17.04*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PFNA 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DHS 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目前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采用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两类手术,而对于应如何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 以往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多采用DHS 方案,但其偏心性固定特点易增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内翻和钢板断裂风险;同时抗股骨头旋转力较差, 手术失败率可达10%~20%[3]。PFNA 属于中心性内固定, 其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生物力线更符合人体生理特点;而十字型螺旋刀片及头钉应用有助于提高抗旋转作用,降低骨质丢失量,锚合力显著增强,这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4]。 此外PFNA 采用小切口置入内固定物,对于粗隆完整性和复位程度要求相对较低, 术中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5]。PFNA 复位主要为闭合复位, 辅以小切口内固定物置入, 同时对小粗隆完整性及复位程度要求并不高,以上均使得其与DHS 相比手术时间和医源性创伤出血量显著减少;而在此基础上患者恢复速度亦明显加快,住院时间随之缩短[6]。 本研究结果显示,PFNA 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负重时间均少于DHS 组(P<0.05),进一步证实以上观点。

PFNA 头钉力臂较短使得固定稳定性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早期即可负重锻炼,这对于加快肢体功能恢复及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7];本研究PFNA 组术后6 个月Harris 评分均显著高于DHS组(P<0.05),证实PFNA 方案用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 具有微创、固定效果佳及安全性好等优势;而DHS 往往更适用于身体机能状态尚可和稳定性骨折人群。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分型股骨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桃红四物汤治疗心绞痛(不稳定性)疗效观察
继电保护不稳定性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探讨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