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化异化思想再思考

2020-08-02 10:51王子豪
人文天下 2020年13期
关键词:手稿范式异化

王子豪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包含了伟大思想家对于时代课题的深刻思考。《手稿》中采用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劳动实践的“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仅突破了德国古典哲学抽象思辨的“虚幻星空”,更为不同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文化起源、文化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范式,是认识文化方式的深刻变革。本文从社会文化及其发展的视野重读《手稿》,旨在诠释文化异化的新理解,探索实践与文化的关系,并且从经典原著出发,积极寻求适用于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一、基于异化劳动现象对文化异化的认识

(一)文化的本质属性

季羡林先生在《论东西文化的互补关系》一文中指出:“凡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物質两个方面,并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就叫‘文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一句话,正是人的有目的、有生命的实践活动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进而在不断丰富物质资料的同时“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创造出人所特有的精神文明财富——文化。从关系上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践活动创造了文化,后者作为前者的对象和结果,反过来为前者的发挥提供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语境”。从源头上看,二者具有同源性,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而实践活动则是整个活动本身。总而言之,文化是人的文化,人同时也是文化的人。

“异化劳动”是《手稿》提出的一个关键性概念。一般认为,异化劳动有四个规定性:一是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二是劳动活动与工人相异化,三是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四是人同人相异化。学界通常从这四个规定性出发说明工人在劳动异化的过程中,既创造了同主体相对立的外在的劳动产品(又称“劳动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等),同时又生产出与主体相敌对的社会关系,而这同时也就异化了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外部世界,也就使世界失去了对人的直接的感性现实性。

总的来说,劳动异化的现象发生在一个颠倒的规定之中:人的本质力量以劳动的生命活动为形式对象化在客体中,而客体却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下成为了外在于劳动的、与主体相敌对的异己的力量。而“文化”作为一切与自在自然不同的、作为能动主体的实践的结果,因而也是作为外部世界的从属部分与实践主体相敌对。于是在这样的逻辑下,论证了劳动异化的同时也就发生了所谓“文化异化”。“资产阶级……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但是,在资产阶级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的同时,拜金主义、异化劳动、暴力犯罪、生态破坏等一系列“文化异化”现象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究其根源,宏观上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两个弊端”导致社会严重贫富分化;具体而言,其发生不过是人的劳动实践的结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人的对立的结果,即“异化劳动”的结果。由人的类本质和社会关系的异化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通过异己的实践活动,切近的感性世界被内在地否定了,由此造成了不仅是物质生产环节,而且是整个社会生存环境的全面异化。

(二)“文化异化”的内涵

关于“文化异化”的内涵,应当注意要从文化的广义层面理解,所以基于劳动实践创造文化的认识,我们要把社会同时理解成文化的存在,也就是把社会存在理解为一个大的“文化范式”。这种“文化范式”可以近似理解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但是它在现实中更表现为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

基于上文讨论的文化和实践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劳动异化导致文化异化”的结论,但是前者只作为后者的根源,而不作为后者的全部表现存在。笔者认为,“文化异化”本身并不仅仅反映在单纯的异化劳动过程中,它主要是社会整体文化范式运动变化的一个结果。传统封建社会的文化范式即“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被作为货币的交换价值所取代,在更加“先进”的生产关系,即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支配下,一种以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为核心的强调公民自由平等的新的文化样式出现了。正如邹广文在《文化哲学视野中哲学与人的关系》中所言:“某种文化模式、文化规范一经形成,人类本质的各种丰富性潜能就有可能被规定于一种既定的文化形式中,从而形成了对人的丰富本质的否定。”

任何建立于社会存在之上的整体文化范式作为“意识界内的存在”,旨在形成一种社会整体性的价值坐标和意义关怀。如果作为整体的社会存在本身外在客观地确证着已经形成了的文化范式的虚假性,同时当这种虚假的文化范式得到了社会大多数人的默许和遵从时,范式此时并不能通过其自身的单纯存在证明其进步和解放作用,反而却在这种单纯的“被遵守”的意义上缩小了其价值导向性的积极意义,放大了其阶级性和统治性。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等”价值强调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平等,但实际上二者是基于私有财产不平等占有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而实质上是不平等。由此,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意义也必然会在社会存在条件的变化中被现实解构,“异化”便由此发生。马克思在《手稿》中采用实践的视角,“把一切已经生成和正在生成”的现实存在科学地理解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决定了其立足于现实生活而不仅仅是抽象的思想本身认识世界,进而也就寻求到了正确批判包括文化存在在内的一切社会存在的正确的理论进路。

二、把握人的社会性是扬弃文化异化的途径

一般认为,《手稿》提出的“共产主义”是要消灭私有财产,实现人对作为对象的物的真正“感性的”占有,从而实现异化的“复归”的“共产主义”。实际上,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在《手稿》中涉及文化的相关问题,而“共产主义”的首次提出也主要是针对如何克服异化劳动及其产物——私有财产对人的奴役和剥削。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的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后来,马克思的思想逐渐成熟,他很快认识到了通过“异化—异化的扬弃”实现的共产主义的抽象性和荒谬性,于是在理论上脱去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外衣。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与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划清界限,而后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成熟的唯物史观,并以此为理论指导投身到工人运动中去。如果单纯分析《手稿》的共产主义能够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人的生存环境全面异化的时代课题提供什么解决方案,那只能把问题抽象化、简单化。笔者认为,《手稿》提出的共产主义作为解决异化问题的途径,是马克思思想尚未成熟的理想化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通过《手稿》努力挖掘马克思的思考逻辑,做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立足人的社会属性是“消灭私有制”的理论前提,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来说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来说成为本质的时候”,私有财产才能在“社会”意义上,因而同时就是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感性的、现实的关系,从而“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实现对其异化的克服。“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

基于这个意义,我们就要把人的社会性作为扬弃任何从“私有”的基因中产生的“异化”的大前提,也就要求我们按照人的社会属性对异化了的文化进行改造。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同时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人的社会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立足当代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结语

立足于《手稿》的基本观点,我们获得的是一种按照人民性、大众性的世界观思考文化问题的方法。我们看到,马克思早期的理论由于其鲜明的阶级性、革命性,在其发生的时代上已经具有了切近的现实基础。同时,因为其理论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谨性,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因而作为解决当今时代“实然”与“应然”之间矛盾的方法仍具有现实价值。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由资本主义社会引发的种种问题仍未消除。文化异化现象作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需要我们重新回到马克思的著作中,用更加符合时代的视角再思考、再诠释,坚持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责任编辑:祝莉莉]

猜你喜欢
手稿范式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