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性科目之一,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逻辑性思维,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还是具有较大难度的,因而数学教师不但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更要在教学中果断放弃以往枯燥化的说教形式,积极探索出更为有效性的教学引导方法,通过创设一些灵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投入学习的兴趣,从以往学生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数学,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今后长期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引导 运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实行“有效引导”的意义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绝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受传统教学思维和理念的影响甚深,这使得教学形式、内容和方式呈单一化趋势。老师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中,一味地将自己的主导位置过度扩大,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强行放在学生的大脑中,让学生像机器人似的被动地接受着知识,这一过程被奥苏贝尔称为接受学习。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一种静態化的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过多的师生互动环节,也没有所谓的有效引导,全程都是一种知识的强制灌输。这对于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是不科学的,数学的学习需要呈现出思维的拓展和活跃的过程,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因此,“有效引导”才是一种从根本上就符合数学这门学科特色和要求的方式,作为现代化教育新型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的引导同样实现了教与学的动态化过程,教师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和构建数学知识结构,并把它从学科逻辑体系转化到学生个体头脑中去。这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活”了起来,整个数学课堂教学都是生动活泼的,也是丰富有趣的。既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培养了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引导”的方法
(一)营造快乐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自身在课堂中的身份及时的转变,而应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发展,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展开灵活的学习互动,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只有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地产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对新旧知识的不断整理归纳中,构建出全新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在积极有趣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知。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考虑所教学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善于创建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环境,正如新课改提到的,要创建出具有民主性让学生充满自由与活力的学习环境。但并不是让学生完全抛开课堂纪律。所以教师也要合理掌握宽松学习氛围的“度”,让学生快乐而有“序”和有“效”地展开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关于“三角形”的数学知识时,教师为了增加课堂的活力,提升教学理论知识的形象性,在正式授课前准备了一些属于三角形的物品,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拿出物品道具来对学生进一步的解说,如用实实在在的三角铁来讲诠释何为三角形的定义。此外,教师还通过创设了灵活性的教学问题,如: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哪些物品属于三角形呢?如在家里,在教室,在公共环境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思考,让学生充分挖掘了实际生活存在的三角形物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数学学习变得更为形象,通过有效的引导来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重视学生出现的数学错误,发挥“因错利导”帮助学生成长
数学学习需要严谨的学习态度,常会因为一个小数点或是看错一个数字,就能导致整个题目的出错。而小学生年龄小,处事能力缺乏严谨性,因而在完成数学练习题或是考试时,常出现大大小小的各种错误。对于此种普遍性的学习问题,教师不能只以学生还小,属于粗心大意来进行自我的安慰和一味包容。正确的做法应是重视这些错误,将错误问题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纠错资源,从错误习题中找到具体的出错原因,并且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出正确的解答方式,从而让学生有错就改,避免重复的出错。例如,在学习关于乘除法运算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因为粗心,会因为看错运算符号,或是没有按照正确的运算程序来计算,又或是看错数字,而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面对这种情形,教师一定要耐下心来,不能冲动性的指责学生的不用心,也不能只是直接写出正确的答案作批改,而应引导学生自行的自查,看看错误出现在哪里,并且引导学生自行的重新计算,在找出出错的原因后,再按正确的计算方式来解答。又或是在做一些数学应用题时,让学生自己重新阅读理解题意,从审题到例解题步骤,让学生找出出错的关键环节,加深自己常见性错误的印象,也通过学生对出错点的思考与探究,分析出正确的解答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复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还要在知识点总结和复习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因为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是一个知识再记忆的过程,也是对各个小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概括的过程。然而很多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学懂了每一个知识点,随着时间的迁移,就会产生知识遗忘,加之缺乏正确合理的总结和复习的方法,导致他们的数学成绩长期得不到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这一环节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时常复习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引导学生学会制作框架图的总结复习方法,先对知识点进行回忆,并列出所包含的内容,最后进行整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基础阶段的学习,只是大量的说教灌输势必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积极创新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可以营造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带着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来自主积极地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让学生体会到逻辑性很强的数学科目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娇.探析小学数学精彩课堂的有效引导[J].考试周刊,2017(2).
[2]朱亚芳.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的教学行动策略[J].教师,2019(11)
作者简介
高丽(1980.11—),女,汉族,籍贯:山西祁县,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