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实
摘要:加强人才培养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时代和高校发展的迫切需求[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缓解人才匮乏的现状。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为工程学院近期和以后的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实现人才培养的不断创新,也为学校的其他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引言
随着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公布,我校几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其中,工程学院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一流专业建设和申报工作,超前谋划,周密部署,为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规划,统筹实施好专业建设计划;做到持续提升专业水平,完善支持措施,坚持需求、标准、特色三个导向,以专业认证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要发挥示范领跑作用,建成示范性本科专业,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在多个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 工程学院一流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探讨
一流学科是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能长生一流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并通过这些成果和人才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2]。工程学院的一流学科建设是省属一流学科,是省内办学层次和发展的前沿水平,在省内具有一定综合影响力的学科。
工程学院的一流学科主要是实现该领域一流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方式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现成果的人才培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3]。
首先,工程学院建立了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是学院培养大学的基本属性、目标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具体的教育观念,如教学观、科研观、学生观、质量观与评价观等。在对学生培养的同时,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正如美国一流大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人才理念进行不断的调整。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深入型人才,而不再是粗放型人才。所以,工程学院对学生进行更为合理精细的培养。
其次,工程学院采用合理的专业设置模式,设置了专业的时间、空间、和方向等。通过何时进行专业化学习、怎么学习专业、采取何种形式进行专业学习。这些学习的模式构成了专业模式教育。同时,工程学院采取了合理的课程设置方式,对学生学习课程进行合理化地安排。在该课程对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做了简单的规定。只有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才能让课程做到最好。
最后,教学的体系、形式和管理模式是实现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备条件,只有更合理的模式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4]。
结合相关管理模式,工程学院一流专业着力培养民航飞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空气动力学及飞行性能、飞机系统、飞机结构与强度、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控制、发动机构造、发动机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发动机强度与振动、可靠性理论、航空材料、发动机航线维护、维修管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航空电气系统、航空电子设备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民航飞机发动机方面的机务维护、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也可在航空航天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使用维护与技术管理,以及教学工作等。2012率先在該专业推出全英语教学实验班。
3 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的培养关系着自身甚至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学校作为民航业的代表院校,建设完成好一流学科,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民航专业技术人才是学院不变的追求。所以工程学院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技术人才,还能实现提高教育的质量。学院通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实现学院的深层次发展的同时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3):6-11.
[2]邬大光.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论坛”上的报告[J].白云学院学报,2010(1):5-8.
[3]翟安英,石防震,成建平.对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模式的再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64-68.
[4]龚怡祖.大学专业设置模式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1(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