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丹 温朝阳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利用网络平台,用与时俱进的方式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分析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提出在新时代利用好网络环境和网络平台创新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应对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代 网络 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140-02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時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值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尤其重要。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
爱国主义是最自然的、最朴素的情感表达。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华儿女对国家发自内心的热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成为趋势,同时,网络也极大地扩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发挥空间。
1.网络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
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与过去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书籍、报刊、新闻报道等方式不同,新媒体课件、精炼的短视频、多角度下的新闻解读等网络资源正在走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也使爱国主义教育由枯燥、单一变得精彩纷呈,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而今,网络凭借其更新速度快、影响面广的特点,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网信信息的快速更新、转发,可以带来更多时效性强的教学素材,使学生能更直观、更及时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网络使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化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随着互联网设备不断更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高校的“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建设也日渐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网上网下融合的趋势。大学生在课上学习理论知识,在课下也受到了微信微博、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网络平台爱国主义氛围的熏陶,积极地参与网络爱国主义主题活动。
3.网络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增进爱国情感。”[2]互联网时代,网络的互动性带动了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变革。在过去,被动的灌输式教育是很难让学生自觉地将爱国主义付诸实践的。如今,丰富的网络情景让爱国主义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内容形式的新颖使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更加主动。例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活动中,在校大学生普遍参与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这种视觉、听觉、图文并茂的传播表达方式,让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滋润着每个新时代大学生。
二、利用网络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策略
大学生作为青年社会群体的主力军,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历史和时代的使命,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国意识,弘扬爱国主义,把握好青年担当,将强烈的使命感付诸具体的实践。利用网络平台,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是新时代提升爱国主义效果的重要途径。
1.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权威性,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优秀网络资源的作用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在网络环境对传统课堂的冲击下,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尤为重要。网络的融入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
在课堂上,应时刻注意保持爱国主义的权威性。教师要精心备课,每一堂思政课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要认真选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典型素材,突出优秀网络资源的作用,借助新媒体,通过优秀视频素材展示、热点新闻解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结合新媒体,让学生生动地体会到爱国主义教育。
在课堂上,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勇于分享、讨论,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爱国主义热情,掌握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积极学习,让爱国主义成为毕生之信仰。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爱国主义是一件庄严的事,不是停留在口头或流于形式,要把爱党爱国热情理性化地付诸实践,从点点小事做起,为祖国增光添彩。
2.充分利用网络载体,丰富环节设计
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丰富有趣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打造“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新思路,把不同环节有效衔接,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首先,设计探索性问题,让大学生提前上网搜集并整理素材,这类问题可以设置比较宽泛的答案,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足够的探索空间,以达到启发的目的。
其次,以新媒体为载体,将体现爱国主义内容的短视频、纪录片、微电影等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唱爱国主义歌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翻转课堂”,让学生将自己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讲出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最后,可以利用网络形成反馈机制。通过设计一组网上调查问卷,掌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认知程度,了解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关注程度和喜爱程度,掌握学生最想学习的内容,及时为后续爱国主义教育做好准备。
3.利用网络积极传播优秀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明确价值观导向。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底蕴,可以在无形的网络环境中构建起来。
首先,抢占网络高地,弘扬爱国主义正能量。高校要适应新形势,契合大学生的心理,通过新媒体平台,借助微博微信、社交媒体、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易班、大学生在线等网络教育平台作用,着力构建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全方位开展生动活泼的网上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向先进典型人物学习,线上观看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创建红色网站,利用红色微信公众号等向大学生推送相关红色教育内容,逐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开展网上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等,形成微循环的网络宣传体系;制作爱国主义视频短片、电子海报、网络文章,等等,让爱国情怀经由网络进入每个大学生心中。
其次,严格把关。目前,多数网络作品内容能够体现爱国主义,展示传统文化,较好反映现实生活。校园自媒体推送的内容应自觉剔除思想性偏低、负能量、内容浅薄、迎合市场不良阅读需求的网络作品,净化网络环境,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的境界和水平。
最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明确在维护国家利益面前,个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强烈的责任感充实爱国之心,践行报国之志。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等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可以浏览“民族魂”等红色网站,加深对爱国主义的体会,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突发事件面前,大学生应争做国家利益的维护者,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保持清醒的认知,自觉约束个人网络行为,切实履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社会责任及义务。
4.通过打造各类大学生网络品牌活动,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鲜明主题
为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应不断打造学生认可度高的网络品牌活动,同时在过程中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增強活动吸引力,号召力。要继续组织好“开学第一课”“我和祖国共成长”“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更要积极拓展更多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网络品牌活动,提高与大学生的互动性,在品牌活动中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充分利用网络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与媒体融合发展,打通网上网下、版面页面,开展系列专题专栏、言论评论与相关融媒体产品,打造不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要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利用各类网络教育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活力。利用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微电影等手段,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例如,通过网络,创新校训校歌校史活动形式,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与功能;利用网络手段,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活动结束后及时推送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品,形成新颖的品牌,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
三、结语
爱国,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互联网给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载体,为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平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权威性,不断提升网络引领能力,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话语权,使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高校教师要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打造“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利用网络积极开拓优秀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开展各类网络品牌活动,有效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让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情、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参考文献:
[1]佘双好.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索,2017(10):37-45.
[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中国农村教育,2019(34):4-8.
责任编辑:孙瑶
[作者简介]马丹丹,山东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