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新
摘 要: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层面上,没有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职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從三个方面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人文关怀视野下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人文关怀; 中职; 语文教学; 现状;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16-001
1.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1学校对语文教学不够重视
就目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来看,学校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上,对语文等文化课程缺乏重视。学生在中职时期如果没有奠定文化基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等都会受影响,还会影响学生今后步入社会,这对学生是十分不利的。
1.2家长对语文学习缺乏关注
学生家长普遍认为中职院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所以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自己也不关注语文学科学习。所以,更新家长的观念,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语文学科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联,从而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1.3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
与其他时期教学相比,中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一些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后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课程学习上,而语文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的课程,所以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他们普遍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才是今后找工作的基础,也是提升社会竞争力的根本,这也是当前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2.人文关怀视野下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2.1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职院校的育人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重视语文教学优化教学效果。学生不论今后踏入哪个行业,爱国主义情怀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人文关怀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自豪感。而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元素,所以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作为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比如教师可以从文章、诗词中提炼出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为国家建设发愤图强。如山海经中夸父、女娲,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余光中的《乡愁》等,教师通过引导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表达的爱国之情,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2应用案例教学法
人文关怀是社会需求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其中奉献精神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避免学生过于看重个人利益。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案例来引导
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事迹,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如爱国英雄杨靖宇、优秀党员事迹、干部孔祥飞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些优秀人物事迹的视频,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结合资料进行写作,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被优秀人物的无私精神感染。另外,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也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可以效仿教师为班级、为学校、为社会做出贡献。
2.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感恩是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素养,也是社会未来建设者基本的品质,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会学生感恩。比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的母亲,思考母亲做的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并在小组中互相分享,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不易。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篇文章的视频资料,通过给学生直观的展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而且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已经十分感动,然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这对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4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人文关怀蕴含内容十分丰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是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实现人文关怀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将人文关怀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元素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学习《项链》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基于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马蒂尔德的人物特点,并引导学生形成“不慕虚荣”“善良诚实”“坚毅忍耐”等观点,同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虚荣的危害以及善良诚实的宝贵品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社会中的一些热点,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完善学生的性格,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坚定信仰,踏实负责、诚实守信,这对学生形成职业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他们的意识和观念是决定教学内容的关键。所以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让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展语文教学。事实证明基于人文关怀视野开展语文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它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小波.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社会责任意识教育[J]科技风,2019,(31):59
[2]段全林,成怡,马建华,等.语文课“美育三环节”导读模式及其应用研究[Z].新乡学院.2011
[3]任映丽.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J]语文课内外,2020,(6):246
[4]郑敏.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青年,2020,(5):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