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时代背景下农村中职德育工作模式建构的思考

2020-07-29 18:03宋健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智能时代德育工作

宋健

摘 要:本文试从智能时代的变化,作为农村的中职学校,学校德育在“虚与实两个空间、协作与需求两个能力、信息交互与智能评价两个模块”等方面提出思考,期望对农村中职德育工作模式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智能时代; 农村中职;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11-001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中职学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模式,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育理念、培育模式等升级转型促使学校德育工作顺应全新智能化时代的要求。

一、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一般以建立合理的校园制度、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创设明理的德育课堂、强化感人的道德榜样、落实心里健康教育等,通过制度、环境、课堂、榜样等育人模式,从而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不过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德育内容的空虚化、学生价值观取向不清晰、学生知与行的脱节等现象,导致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学生自身的需求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使学校德育目标很难实现。

二、在人工智能时代德育所面临的新变化、新特点

1.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其社会环境与以往有着明显的不同

人工智能技术将把人类从赖以生存环境的物理空间和人与人之间连理起来社会关系的社会空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经过一定的算力、算法,拓展至信息空间。学生面对的广阔多维的空间格局。这些使学校德育在认知方面出现新变化,而这将会成为新业态。

2.人工智能时代人际关系将会发生大的改变

传统的是以“人与自然、他人、社会为建构的关系模型”,在深度学习技术的支撑之下,会创设出一种新型的“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人机互动、互补和人机协同、一体化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曾断言:“生物智能必将与我们正在创造的非生物智能紧密结合”。这意味着在未来社会,学校德育在主体方面将存在人机共存、共生,而这将成为新常态。

3.在人工智能环境下,随着脑神经科学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量化、可视化和可表达的教育实践模型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知识结构、智力和知识掌握程度,走自主选择教育资源、方式和价值的成长路径,使得学生更有教育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在德育路径上,体现在内容更真实、活动更生动、资讯更便捷、习得更有效、价值更明晰。

三、关于对农村中职德育模式实施思考

作为一所农村的中职学校,基础设施设备薄弱,面对的教育教学对象的学识、素养、理想等有所欠缺。为培养新时代的中职学生,学校在注重技能的同时,更关乎其道德能力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养成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效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实践可能性。

1.顺应发展,利用好现实与虚拟两个空间

⑴创设德育课堂的虚实空间。环境对于人的德育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在人工智能时代,环境可拓展至信息空间。在信息空间中可切换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利用场景的不同设置与转换,让学生感受真实的道德冲突,产生真切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思辨的能力,以景促情,丰富自身道德内涵。

⑵要关注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虚拟学习空间,教师可以组织、管理、帮助学生完成基本的价值知识、价值情感和价值行为的塑造,在现实学习空间,可以借助学生者特征、行为、质量等价值习得分析结果,为个性化价值习得提供精准服务,指导、组织、协调学生架支撑和价值理想目标塑造,进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提升的实效。

2.加强建设,构筑好协作与内驱两个能力

⑴提高教师人机协作的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可以实现人机的对话,因此人机协作情境下的学校德育的不同于以往的德育工作模式,它需要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具有精深的理论素养,还要具备人机协作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全面自由发展中之需。

⑵突出学生内在需求的自主性。在人工智能时代中,作为人工智能深度参与者的学生,学校要积极创设各种可能,促使学生能够以全身心的注意力投入到学校德育活动过程中,以保持深度参与度的状态。同时通过人机的互助,根据学生自身的选择,对德育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个性化的体系,使学生成为德育素养能力养成的交互建构者,以满足学生符合新时代要求建设者和接班人。

3.搭建平台,创设好线上与线下两个模块

⑴创设好智能信息交互模块。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可利用智能化系统储存并分析学生个人过程化数据,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故事之间的交互性数据,使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进行精准的评判。对于学生有疑惑的地方,系统可进行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任务的精准推送,从而避免因学生道德认知的局限性、数据占有的片面性和价值观念选择性而导致制约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所出现的道德价值偏差。

⑵创设好德育智能化评估模块。思考是人所特有的行为,是人的本质特征。面对海量的资讯和真假并存的信息,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学生难免会出现迷茫、困惑、焦虑等情绪体验。因此,学校要将学生思考的过程,诸如平时表现、作业、活动、实践等过程性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德育现状进行研判,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实现智能评估的过程评价、动态评价、量化评价。

人工智能时代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未来已来。作为农村的中职学校,面对的是即将打破教育与其他系统的壁垒、跨越的是飞速发展技术的鸿沟、坍塌的是学校物理的围墙,在全新的环境中,应该用前瞻的视角,对现有的德育教育模式做出改变,以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唐国钦等.当人工智能有了“情感脉动”,解放军报,2019年4月12日

[2]孙伟平.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反思,哲学研究,2017年第10期

[3]库兹韦尔,李庆诚等译.奇点临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

[4]张广斌.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教育:定位、内涵与样态,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9月

猜你喜欢
智能时代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焦前言技术,开启“智能时代”
世界机器人总动员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物联网时代下用户体验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