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玉 王丽
摘 要:在历史学科教育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强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的理解。
关键词:实践活动中; 家国情怀; 素养
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39-001
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当前青少年的家国情怀现状不容乐观,在历史学科教育中,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强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加深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的理解。
一、校内活动延伸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一)在整理历史故事中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学生在了解中国古代史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在讲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时,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前去搜集孙中山的相关故事。其次,还可以通过视频资料把历史故事完整呈现,视频资料的优势在于可以有音乐背景的渲染感染学生,烘托气氛,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比如我在五四运动这一课里就用到了一个电影片段来讲述五四运动的故事,学生看了视频后感触颇深,教学效果收效显著。比教师单纯讲述更有教育意义。无论是哪种呈现方式,在呈现的时候都要善于把握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将家国情怀素养作为核心要点嵌入故事,让学生受到故事的影响和感染来提升自己的家国情怀素养。
(二)在历史类主题活动课开展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历史主题活动课是历史教学内容的扩展和补充。把所学的历史如时间、人物、事件等,结合主题活动内容进行选择,学生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加深对人物事件的理解,特别是历史中家国情怀的因素更加丰富,因此提高了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理解。
2019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2周年的纪念日,我校举办“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活动,希望通过举办的“南京大屠杀”相关纪念活动激发师生心中的爱国热情、民族使命感。激起无数爱国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爱我中华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年轻一代的学生应该记住千千万万牺牲的抗日烈士,更应该铭记祖国曾遭受的苦难和耻辱。理应永世铭记国耻,发奋图强!活动通过宣誓词,祭亡魂、重现历史,放映影片使学生不忘过去的惨痛历史,特别是看到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刀下的同胞,同学们都流出激动的眼泪。学校教导处领导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积极进取,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学生的爱国之情,为祖国强大而努力读书的感情油然而生。
(三)挖掘地方史素材,促成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学习历史知识结合介绍家乡历史名人及其背景,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历史上,曾有过的杰出贡献以及推动家乡历史发展的风云人物,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之情,最后上升到热爱伟大的祖国。以“抗日战争”教学为例,向当地老长辈了解:日军在全面侵华的时候在安国县制造了哪些暴行?保定安国市西河村赵计明,他在抗战期间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传奇经历,在当地广为流传。退休后他不辞辛苦奔波穿梭在社区、学校和农村,义务宣讲我党抗战史和抗战故事。借助乡土史资料营造的这一情感体验氛围,唤醒了沉睡于学生心中的对家乡人事的关切之情。悠悠乡土史,拳拳家国情,将地方史有机融入历史课堂,既有助于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继承,加深对教科书内容的感悟,也有助于強化情感上的认同,让历史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二、在校外活动延伸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一)从历史文化遗迹中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也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安国市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和中药文化发祥地之一,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享誉海内外。如我们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参观药王庙,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从威严雄壮的大殿中感受到了祖先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体会到安国药王庙的悠久历史。有“草到安国始成药,药到祁州始生香”的说法来源,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从接触历史文化遗迹中感悟历史,进而形成家国情感。
(二)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倡导学生抗击疫情,助力武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1.画手抄报,学会担当责任。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制作手抄报,紧扣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为主题,取材于奋战一线的感人事迹,讴歌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务专家和工作者,致敬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人物。通过制作手抄报告诉孩子学习不仅能实现自身价值,还可以像钟南山爷爷那样,像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那样,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身躯和知识扛起社会责任,指导孩子在假期中不要荒废时光,要努力充电,为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中国梦而读书。
2.收集抗击疫情中的感人故事,树立人生价值观。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病毒,要求同学们收集抗病毒前线的感人故事,那奋战在一线的、那些“逆行”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告诉孩子什么叫“舍小家为大家”;引导孩子关注那些日夜守卫家园的公安干警、居委干部、门卫保安以及热心的志愿者,告诉孩子什么叫“守望相助”;还可以搜罗典型事迹,如那个在银行扔下一万元钱的拾荒老人,告诉孩子这就叫“担当”……“责任”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家国情怀。在这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只要老师多一份用心,抓住最佳时机,运用适当的方法,一定能培育孩子的家国情怀,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当然,在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去探索去实践,这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去探索,去实验研究。总之这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强这一方面的意识,不断探索更好的方式来用历史故事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历史运用史料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90400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涂淑莉.在课外拓展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