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萍
摘要: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让学生的智力以及个性的发展受到阻碍,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行角色转换变成为小学生,进入新的环境不久,这个期间是小学教育重要阶段。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教育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1.低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
课堂,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的主要角色就是老师和学生,大家通过教还有学来达到一致的目标,为了让各项教学活动都正常有序地进行,老师们就必须得拥有一套有效的适合自己以及自己学生们的教育策略来使得课堂秩序保持良好。
2.低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当引起重视
现在小学课堂一般是四十分钟,低年级的学生大概只有二十分钟的集中注意时间,老师没有控制好度,那么可能大多数学生一节课只有极少数时间在认真听讲,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不会很高。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以低年级小学生为研究侧重对象,经过笔者实习期间亲身观察的低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一些问题行为,制定一些合适的教育策略,希望可以帮助教育者特别是即将上岗的新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课堂问题行为相关概念界定
国内外大多数对于课堂问题行为都是从学生角度来定义的,杜萍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出现的违反了课堂规则的行为,若教师认为学生该行为阻止或者威胁到学生学习,就可以视为课堂问题行为。”
2.课堂问题行为分类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家布罗菲等通过多方调查以及研究,从课堂问题行为的主体上将之分为基于学生的问题、基于老师的问题还有师生共有的问题三种课堂问题行为。
还有学者依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来进行分类,学生的课堂问题在美国的威克曼的研究中被他分为了扰乱性和心理性两类问题;我国学者孙煜明还有丁雪红将之分为了外向攻击型还有内向退缩型两类。
3.课堂问题行为归因研究
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中国大多学者倾向于是环境原因导致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课堂环境还有社会环境。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分析——基于重庆市L小学
(一)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实习所在学校L小学的大多数低年级授课教师还有各低年级的部分学生,保证数据真实有效,均采用匿名。
2.调查问卷编制
此次调查问卷的题目是“低年级小学生课堂行为调查问卷”,本问卷的调查内容有课堂问题行为种类、老师应对课堂问题行为的方式、影响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学生期待的课堂是怎么样的。
3.调查过程
主要通过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三种方式来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本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有效率为95.3%,调查数据真实有效,问卷可以发现目前低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存在下面几方面问题,整个调查结果如下。
1.低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
从表1可以看出,走神发呆行为的同学占29.87%,其他各问题行为的出现也有一定人数,可以看出问题行为的出现是百分之百。
2.低年级学生产生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居多
从表1可以看出,在回收有效问卷的145位学生中,在选择“你在课堂上有没有下面的行为?”一题中选择了“走神发呆”、“害怕回答老师问题”这类型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5.25%,远多于选择“随便和周围同学讲小话”以及“不接受管教、顶撞老师”这种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
3.教师应对策略不当
從调查可以看出,教师恰当的应对方式“暗示提醒”仅占36.8%,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占了63.2%,其中,“点名批评”比例甚高,有24%。
三、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调查了解了低年级小学生主要是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也从多方面进行了原因调查和分析,接下来我将依据在调查研究中对教师的访问请教以及自己的观察,就上述三个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教育策略。
(一)学生的建议
第一步,就是要自控,自己在上课时不要把玩具或者漫画书拿出来,思路尽量跟着老师走,并且在课前将老师将会讲到的知识进行预习,这样就避免了上课觉得老师讲得难听不懂,第二步就是要进行相互干预,和同桌之间约定好,相互监督,如果在上课时发现对方有要发生问题行为的倾向或者已经发生,那么就要进行提醒并阻拦。
(二)给教师的建议
首先,授课教师在课前要准备足够充分,对于教学大概流程铭记于心,这样才可以更多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然后要在课前就要对学生进行规则制定,如果发生看课外书或者搞小东西,那么一律进行没收处理,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东西没收会感到很伤心的,所以会很好遵守规则。
(三)给家庭和学校的建议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极大的一个辅助,作为孩子家长,父母要做到关心陪伴孩子学习,但是又不要太过于要求严格苛刻,行为举止做好榜样,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且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不要把学习完全寄托在老师身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并且笔者多方面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多样化,作为教育者特别是刚入职的新教师,在面对这些行为时会措手不及,低年级的学生年纪还小,这个时期养成的一些习惯对将来影响重大,教师要以正确的方式方法加以教育管理,让孩子们有所进步,也有所成长。
参考文献:
[1] 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 孙煜明.试谈儿童问题行为[J].南京师院学报,2002(4).
[3] 何秋菊.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策略研究[D].广州师范大学,2012.
[4] 黄江棋.低段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功能评估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