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设计教育源于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作为学科交叉性极强的专业,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建构逐渐积累壮大:全国1500余所院校开设环境设计专业,每年近3万名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专业从业者)也从初创时期不足干人迅速成长为拥有数百万人从业,每年为国家贡献产值近万亿的庞大群体。
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网络学习平台正以其自主、开放、便捷、互动等优势迅速普及,深度改变着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学习思维模式和学术组织形式,催生全球高等教育的新格局。面对信息技术的飞跃变革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资源竞争,现有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导向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很多学者意识到,作为设计学科中极具综合特点的专业,环境设计应重新审视专业的边界,在与环境学、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寻找自身定位。环境设计教育更需要站在原点,对已有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进行梳理,并在未来更具综合性、边缘性与多元性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模式的升级与重构。
高校对学生们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掌握基础的课程知识点,也需要借助多种方式对他们实施创新意识、综合实践以及理念融合等能力的培养,以此指导他们更好的探究学科知识特点和运用价值。所以高校需要对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指导,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基于这样的教学能力培养需求,高校应该重视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究,立足实践教学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新型且具备综合性的学科知识,所以高校需要根据学科内容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立足多种教学实践活動强化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思维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培养需求,所以高校应该做好多个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本文认为高校要想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则应该全面认知市场发展对专业教学提出的需求,科学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高校需要选择科学的课本内容,学科教师及时充实专业学习资源。此外,高校也应该在强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实现人才的双向培养。
在当今的设计教育中,开放性的原则已经变得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我们的设计教育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按照社会需要进行适应性的变革,重新构建新的教学范式。面对新的时代精神和专业精神,设计中的整合教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将对如何构建自主创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模式产生有益的启迪。
《设计》杂志编辑部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