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即将进入初中,阅读对象的难度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提升。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教师普遍会要求或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以巩固和提升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来看,课外阅读的确发挥了效果,但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即从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以阅读活动为手段和以家庭教育为动力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时候课外阅读称不上是在進行“教学”。有的教师只是要求或建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至于学生读了什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是否保持有较为强烈的阅读兴趣等,教师其实并不太清楚。这就容易造成极大的隐患,比如学生的阅读对象质量太差或难度过高,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或者让学生读不下去等。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阅读自由的基础上,对学生加强指导,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课外阅读有所成长。
一、以教材内容为核心
学生能力水平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阅读能力同样如此。仔细观察教材可以发现,其课文的难度是符合学生的能力成长规律的,而课外阅读对象的难度也要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当前市面上充斥着数不清的课外读物,教师不可能去逐个分析课外读物的难度。但是教师却可以从教材出发,向学生进行推荐。虽然这种方式下教师给出的选择范围要比市场上的书籍范围小得多,但既能够保证学生不会出现受到不良的影响或读不下去的情况,也为教师采取进一步的指导措施创造了便利。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其中的课文《竹节人》与《宇宙生命之谜》与广义的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两篇课文比较有兴趣,说明这些学生喜欢阅读科普类书籍。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判断向学生推荐《什么是什么》《不可思议世界之最》两部丛书,学生不用全都阅读,只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就可以了,比如木乃伊、体育运动、历史遗迹等。这样既照顾到了阅读对象的质量和学生的喜好,也给学生提供了较广的选择范围。
二、以阅读活动为手段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就必须采取一些教学策略方法。但是,课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学生自发的一种行为,如果教师介入过多,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所以,教师不要采用传统课堂阅读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要想办法把指导融合到各种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中去。小学生的性格是比较活泼的,好胜心也比较强,他们在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沉浸进去,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问题,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例如,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阅读分享会”。在分享会上,教师不对大家的阅读进度提出要求,每个人都可以在自身阅读进度的基础上谈一谈课外阅读的感受。对于阅读同一本读物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争执不下的问题,可以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解答。对于在阅读分享会上表现突出的学生,如阅读进度快、阅读思路清晰等,教师可以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向其他同学传授自己的阅读技巧,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以家庭教育为动力
虽然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指导中采取很多措施,但课外阅读发生的场景大都是在家庭环境中,而环境因素对学生的阅读效果是发挥着很大的影响的。所以,教师应该努力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请求家长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充分的便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生家长最好能够陪伴学生进行阅读。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向家长请教,家长不能敷衍了事,而是应该认真为学生解答。解决不了的,则可以记录下来交给教师,由教师统一解决。总之,家长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进行充分的鼓励与肯定,赋予他们更大的阅读动力。
例如,以上文提到的《什么是什么》或《不可思议世界之最》为例,这两部书都属于博物类的科普书籍,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可能会比较多。而学生家长的涉猎可能也达不到如此广泛,在学生提出自己也不太清楚的问题时,家长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很可能影响到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直接教给学生一些互联网搜索技巧,以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搞清楚问题后,家长要及时地对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良好的课外阅读可以让他们顺利地进入到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避免出现迷茫、困惑等现象。希望广大教师能认清这一点,通过灵活有效的指导策略将课外阅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崔爱红.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2018(20):85.
[2]卢宪芝.浅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