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辉
摘 要 文本解读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最终影响课堂效果的达成。借助大量范例,阐述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历读者、研究者、教学者三种视角的变化,明了文本的概要、价值、要素、联系,在此基础上才能精准定位该教什么、怎么教,从而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文本,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本解读 读者 研究者 教学者
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最终影响课堂效果的达成,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错满盘皆输。王崧舟认为,文本细读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但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却缺乏这种技术,要么战战兢兢以教参为律条,要么迷惑于文字营造的情境之间,要么信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随意进行“个性化解读”,走马观花有之,舍本逐末有之,难有一条实在且有效的路子可供行走。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文本解读的实践方法——从普通的阅读者,变身研究者,再回归教学者,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练就这一身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
一、文本解读的读者视角
对于文本,教师的第一个正确角色是普通的读者。不同阅读者的心态、眼光、体悟或许有所不同,但是,这是一个起点,一段必须经历的旅程。
1.读出概要——写了什么
读文章,自然要理清大意。概括文章大意常用的方法很多——段意合并、句子摘录、重点罗列等,在此不一一列举。比如《七颗钻石》《白鹅》《搭石》等文章可以抓住关键事物进行梳理,《花的勇气》可以事情发展和心理发展为主线概括,《和时间赛跑》则以时间和心理为双重主线。
即使不能言简意赅地概括大意,对读者来说,能模糊地知道文章的概要也足够了。或许正因为这样,新课程对概括要求才有所降低,比如对中段的小学生,仅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所以,我们在解读及教学时,不可泥足深陷。
2.读明价值——为什么写
文以载道。人文价值在课文中是固定存在且无法回避的,不能视而不见。《她是我的朋友》中的“朋友”,《賣木雕的少年》中的“国家情谊”,《七颗钻石》中的“爱心”……多么醒目的存在。能不能从“孤儿院”这一视角出发,把“朋友”再次提升为接近“亲人”之间的关系?能不能只用一个 “爱”字概括《七颗钻石》中水罐产生不同变化的原因,而不细化?答案不言自明。
文本解读,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生长、容纳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一种审美体验。何为美、何为高尚,做人的道理、价值、意义,都在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播种着,在心灵的角落静静发芽,然后在某一天绚烂开放。
3.读出感觉——写得怎样
(1)遣词造句。同样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巨人的花园》极繁——一个冬天,它有隆冬、寒冬、严冬,风、雪、斥责都有不同的表述;《去年的树》却极简,“看”永远只是“看”,“飞”永远只是“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更不用说《木笛》中“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这样让眼睛瞬间发亮的语句了。
(2)段落层次。除了《桂林山水》这样的文章,我们是否关注过《钓鱼的启示》中“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这样心理反应层次分明的段落?《开国大典中》“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丁字形的一竖……”这样井然有序的场景描写?
(3)篇章结构。不用提那些千古名篇,即使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假如没有灰尘》《赵州桥》……那些结构精巧的文章,或春风细雨,或石破天惊,琳琅满目。
二、文本解读的研究者视角
1.读清要素——如何写出
如果单单满足于概括课文的内容,从中找一个教学切入点,然后满堂问,当然是不够的。即使不是为了写,研究一下“怎么写”也是有必要的。比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写“外洞”的宽敞与写“孔隙”的窄小,方法迥然不同;《慈母情深》反复的表述以及第一次向母亲要钱的铺陈与第二次的简略;《爬山虎的脚》似乎隐含着常春藤、红丝草、捆石龙等别称的意义;《和时间赛跑》中时间带走昨天、童年、生命,层层推进;《祖父的园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那些反常态化的描述……
2.读清联系——还有谁写
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孤立的:在创作上,它有一定的情境,是彼时彼地的产物,无法变迁;在编排上,它是单元的一份子,不容割裂;在内容上,同主题的文章比比皆是;在结构上,那些总分总、时间顺序,常见的就那么几种;在风格上,无论豪放、细腻,总有一类是与手中的文本接近的。另外,同一作家的文本,在课文中出现的概率也很高——叶圣陶、毕淑敏、老舍、李白……
一个文本,不只是一个平面,它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教教材,而应该在教材之外,筛选更多的经典内容引入学生的视线,在课内指导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后续探索。
3.读察细微——有无问题
尽管教材是经过专家审定的,但也有不完美之处,不断推出新版就是自我修正的过程。
(1)数据分析。比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有两处明显的问题。“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城究竟有多长呢?最新的数据是8 851.8公里,那就是一万七千多里,这是由于教材编写时间的相对滞后造成的。而《呼风唤雨的世纪》中20世纪人类“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则是夸张的写法,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都只能“看到”百亿光年,而不能 “洞察”,否则为什么对距离地球仅仅400光秒的火星上有没有生命还这样好奇?
(2)内涵分析。一些课文的内容显然不符合实际,比如《一分钟》:贪睡居然只睡一分钟,迟到一下汽车居然不再来,老师居然当面嘲笑学生。一些课文的内涵还有待挖掘;《去年的树》中,除了固有的“朋友”与“守信”,还可以怎么解读呢?有的教师解读出的是“恋人”,有的教师解读的是“珍惜当下”,还有的教师解读的是“人世无常”。
(3)情境分析。比如,“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故人”到底是“王维”还是“元二”,“孤帆远影”中的“孤帆”到底是“只有一只帆船”还是“许多帆船中的那一只”,一定要查阅资料并联系情境,才能有正确地解答。
王尚文先生说,“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这个“细”,不是训诂,不是考证,只是大音希声,我们要仔细谛听才有望听见。
三、文本解读的教学者视角
1.读准定位——该教什么
经历读者视角与研究者视角后,教师才能真正进入教学者的角色,审视文本的学科定位,结合自己的个性理解,精准定位课堂教学的目标。
窦桂梅在《朋友》一课的教学中,精心选取了《记住的和忘却的》《管鲍之交》《胖子和瘦子》三篇文章,尊重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适当地进行了增删取舍,很好地阐释了朋友的主题。这不是特例,上《合欢树》,她同样也补充了《我的地坛》《病隙碎笔》《有关庙的回忆》。
王荣生把文本分为四类:定篇、例文、样本、用件。教学目标定位也要牢记这一标尺,不要因为喜欢某篇文章就要学生去记去背,而应在一定程度上体认,取得共鸣。语言训练点不能纯粹为练而练,一定要达到厚积薄发的程度,不能泛滥,不能在甫一接触某种形式之时就急着模仿,有形式而无实质、有样貌而无神韵。
2.读好途径——该怎么教
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停留在教师个人层面,否则就变成了教师片面拔高后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生拉硬扯,导致学生的机械化学习和无意义识记。换言之,解读必然要转化为“教”的方法,体现为课堂活动。阅读课其实就是在教学生语言运用举一反三的办法,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从文本中“悟法”,在模仿中“习法”,在实际运用中“得法”。
叶圣陶在几十年前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材为学生打开一扇窥探世界的窗户,而教师的任务是把玻璃擦干净甚至去除那有形无形的障碍,让学生真正进入这一世界——多彩的生活和广阔如海的文本永远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土壤,也是教学扎根的土壤。
3.读对方法——该怎么学
教法不等于学法,但学法即教法。学习过程不能只见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然后教師概括成型。就好像学生只是材料商,教师才是建筑商,缺少学习主体的深入参与,也就缺乏了真实发现、真实成长。
比如,《卖木雕的少年》中关于“名不虚传”的理解,如果用找近义词的方法, “大名鼎鼎”“M四海”真的能解释“名不虚传”么?在“听说”的语境下,教师为什么不联系课文让学生发现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引申木雕的“名不虚传”,甚至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名不虚传”与“名不符实”?
钱梦龙说:“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要引发真正的学习,就要在删减、比较、联想、勾连、还原中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王尚文在《语感论》中也指出,语感好比冷暖的感觉,你不能命令谁感到冷或暖,而必须承认从而尊重人作为感觉主体的地位。
总之,文本解读不应“对内涵的分析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 ,教师必须经历阅读者、研究者、教学者三种视角的变化,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与语言文字取得亲密接触,再带领学生有意识地“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
参考文献
[1] 李作芳.文本解读的方法与策略[J].湖北教育,2009(01).
[2] 张红.文本解读五视角[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8).
[3] 沈金方.问题探究:实现文本解读的有效方式[J].教育科研论坛,2010(03).
[4] 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5] 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