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干部权力的异化与回归

2020-07-27 16:26陈银雪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班干部小学

陈银雪

摘    要    在小学班级的基础文化建设中,班干部队伍建设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前我国小学生班干部队伍存在着权力集中、权力滥用和权力任性的权力异化现象。微观权力论为小学班干部权力回归提供了新的方向:使用与培养相结合;加强班级物理文化管理;构建科学的班干部评价制度。

关键词   小学 班干部 微观权力论

近年来,与班干部权力有关的校园事件频繁进入教育视野。去年7月,深圳龙岗区被爆出布吉华龙小学存在班干部殴打同学的校园暴力现象。另外,笔者也曾有过担任班干部的经历,有一定的体会,为此感到困惑。怎样定义班干部的职责?如今班干部权力对学生而言是何意义?又是什么导致类似“布吉华龙小学事件”中权力异化的发生?福柯的微观权力论探讨了权力的“边缘性区域”,强调权力规训,其中规范化裁决、层级监视、检查是理论提供的规训方式[1]。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规训教育,缘此,笔者从福柯微观权力论视角出发,基于实际案例分析小学班干部的权力异化行为,发掘问题的源头,进而提出小学班干部权力归位的建议,以期后续研究能有所借鉴,更加完整。

一、小学班干部权力异化表征

小学班干部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班干部权力集中、权力滥用和权力任性。

1.权力集中

在传统权力观中,权力象征着地位和荣誉,即使在今天,权力中心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在小学班集体中,班干部也变成了权力与地位的标准。班里大多数学生不敢“惹”班长,有些班干部和学生甚至还“助纣为虐”。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班长拥有的权力属于宏观权力的范畴,涉及到权力最高价值问题。通常拥有相关权力的人具备权力赋予的相关夺取权和控制权,并且具备能够保障权力实施的相关力量和手段。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能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并不是多数。有研究数据表明,有担任班干部经验的人只占少数,而这极少数人中大部分又曾经连任班干部三到四年[2]。本来,設立班干部是学校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重要教育形式,如今却出现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情况。

在当前的中国小学中,班级人数通常较多,座位安排也成为一大难题。根据福柯的微观权力论,空间位置的不同,对应的权力也会有所不同[1],相对应地也处在不同的等级。在班级生活中,学生会被根据成绩和表现划分为某种等级,并且这种等级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学生成绩和表现的改变而改变,同时,处在不同等级的学生拥有着不同的权力,验证了福柯的权力变化关系[3]。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权力都被班干部所掌握。这种情况下,班级权力主体出现了等级划分,形成 “班干部”和“非班干部”两大群体。班干部权力异化和权力等级“相辅相成”,任其发展将会是班级和谐发展的巨大隐患。

2.权力滥用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且不可能时时刻刻深入到学生群体中,此时班干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过分信赖开启了班干部权力的异化。根据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层级监督在班级中发挥作用需要自下而上地制定被监督者与监督者之间合理的管理制度[1],但是当权力滥用这种不正常行为出现时,监督的作用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

权力的滥用不仅仅表现在班干部身上,同样也反映在非班干部群体身上。面对班干部滥用权力,受害学生却选择沉默与顺从,班上其他学生也无人勇敢站出来反抗,是什么让他们选择了接受?福柯的微观权力论认为,权力来自于底层,班干部的权力滥用是因为班干部滥用权力畅行无阻而得以实现的。当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群体出现利益冲突时,非班干部群体的权力逐渐被班干部的权力削弱,或许在此过程中非班干部群体也有过“起义”,但由于班干部的权力压制和对班干部的权力的恐惧,在无数次的失望和恐惧之后,非班干部群体已被班干部成功驯服,面对压制选择了顺从,进而导致班干部权力的异化加重。

3.权力任性

班干部的权力任性行为是指一个班干部凭借自己的意愿,将校规校纪抛于脑后,不在意班级规章以及其他同学权益而胡作非为[4]。拥有权力的人可能会出现任性行使权力的行为,但一些非班干部群体身上也可能存在这种行为。

班干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群体[5],他们的权力任性与班集体密不可分。根据福柯的层级监督理论,班干部制度从根本上将班级系统设置为多个层级并设定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保障班级管理能够实现整体的联通。班干部权力按照层次区分,逐级递减,当权力的分配出现一定的差异时,对应的就会使班级管理地位出现一定的差异,也直接体现出班干部被信任和认可的差异(见图1)。班干部在体系中拥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权力,同时,也会拥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管理地位。在一个班集体中,当教师因过度信任班干部而忽略对其进行监督时,教师就已经退出了金字塔顶端,同时,班干部的代表——班长就取而代之,层级监视随之破碎,慢慢地相应的班级中会出现阶层分立的局面,即“群众阶层”“干部阶层”(见图2)。各角色处于不同的阶层,班干部主体的权力将会逐渐壮大,同时,权力建构进一步加剧了权力任性。

二、小学班干部权力回归的建议

只有合格的班干部团队才能带领班级良性发展,促进班级各项事务的正常运行。因此,规避班干部权力异化现象,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尤为重要。

1.使用与培养相结合

小学教育阶段,班干部能否发挥职责,能否做合格的班级管理人员,教师的影响至关重要。权力是一种关系,它的发挥依靠精神的控制[1],教师对班干部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班干部意识。教师想要培养合格的班干部,首先,要有科学的学生干部观,要有主观培养意识,能够担起主动培养的职责。对于班干部的角色定位,既要发挥管理职责,又要提供良好服务。主观培养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培养班干部的积极主动性,杜绝懒散意识,另一方面是鼓励班干部发挥监督作用,敢于指出教师做得不好的地方,并给出改善建议。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班干部,既要能够和同学和睦相处,又要勇于虚心接受同学的建议。

其次,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培养和提高班干部的自我竞争和责任意识。为了有效规避班干部权力的异化,必须提高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消除“干部阶层”和“群众阶层”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教师可以通过确定和实现目标来增强班干部的自信心和全班同学的集体认同感。接下来集体荣誉感将会使班级中的个体出现对集体负责的心理,共同推动集体的发展。班级内所有学生都会自觉、自愿地参加集体组织的相关活动,以争取集体的荣誉为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同時从根本上降低班干部的权力中心的影响。

2.加强班级物理文化环境管理

为了应对班干部权力异化带来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加强班级物理文化环境管理入手。福柯的微观权力论认为:“教育空间既像一个学习机器,又是一个监督、筛选和奖励机器。”[1]马兰德教授针对班级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班级提供的物理环境对教学工作来说可能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有消极的影响,合理地进行物理环境的管理,能够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班级活动会形成一定的小社会,而处理好小社会的关系能够为大社会的生活做好铺垫。

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安排构建制度角,鼓励班级内学生发表关于班级管理和班干部制度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教师和班干部要给出自己的回复,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班级内学生都将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同时教师也能对学生的心声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教师还可以同班级学生一起设计班级责任分配墙,鼓励学生积极监督班干部工作,畅所欲言。一来方便学生对班干部的监督,二来可以激励学生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对班级的布置实际上是一种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它既使得师生课余生活更加丰满,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拉近了师生、同学距离,提高了班级责任心、上进心和凝聚力。同时,班级布置使层级监督自然地渗透到班级管理之中,保障了监督的有效实施,避免班干部权力的异化,为学生还原和谐团结的班级环境,帮助学生做好班级的主人。

3.构建科学的班干部评价制度

层级监督的缺失是班干部权力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福柯提出:检查决定了实际权力和规章的统一,确定了评定的意义[1]。而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没有评定的检查也是无意义的。对班干部进行考核时,应该综合考虑其各方面的工作绩效,绩效的评定应该遵守全面、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7]。

首先,科学的班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应重视定量考核。教师可以在原有班干部考核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定出一套相对偏重定量的考核方法和标准,结合班级实际需求以及不同职位工作内容,积极制定并实行考核。另外通过了解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形象,积极联络非班干部学生共同对班干部做出评价。不同班干部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机制,分别从岗位职责和目标责任两方面来进行考核,具体围绕体育、成绩、品德、表现四个角度分别设置考核目标,注重对工作业绩的考核,通过对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让班干部对岗位责任职责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让班干部清楚地认识到其工作好坏与获得评价之间的关系[8]。

其次,科学的班干部评价应渗透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小学生涉世未深,定力不足,容易受到控制,因此,教师要杜绝主观上过分依赖班干部管理班级的“惰性”思维,要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以身作则,平等对待。每一学期末,教师可组织全班同学对班干部进行匿名评价,对于评分高的班干部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于评分低的班干部,重新评估其任职资格,同时,此次匿名评价也将成为下一学期选举班干部的重要依据。这样,人人都可以监督班干部,充分发挥了层级监督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徐岳.米歇尔·福柯微观权力观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8.

[4] 张雅慧,刘迎晓.对小学班干部权力异化问题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15(10).

[5] 丁秋霞.微观权力理论视角下教室中的规训与抗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6] Lemlech,Jahanna Kasin.Classroom Management[M].London:Longman Inc,1988.

[7] 张晓凤.建立健全班干部考核评价体系[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S1).

[8] 王放.班干部权力形成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班干部小学
实习班干部
实习班干部的妙用
竞选班干部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竞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