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路径护理对急诊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0-07-27 05:56郭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舒适度体位肢体

郭锋

(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医院急诊科,山东济南 271100)

脑卒中的病情危重,极具风险性,且病死率高[1]。发病后,患者的吞咽功能与定向力会明显受损,使其出现痴呆或生活无法自理等表现。 急诊患者多需进行介入治疗,以快速清除病灶,促进疾病转归。 但治疗后患者伴有肢体瘫痪或言语不利的几率较高,需辅以护理服务[2-3]。 临床多通过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自我防护,如讲解疾病知识,提高其知识掌握度,或为其进行饮食指导,规范患者的饮食行为。 亦或是用药指导,保证患者可以规范化进行药物治疗。 但以上护理措施难以针对性调节患者的肢体功能, 需要加用康复护理。康复路径护理的理论基础是循证医学,通过临床经验或急诊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总结制定护理方案,具有个体化原则。 该研究于2017年1月—2019年9月选取89例脑卒中患者,用于分析康复路径护理的作用。现报道如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9例急诊脑卒中患者。 根据护理模式分组后,A 组45例,男患24例,女患21例;年龄范围介于45~84岁,均值(61.05±0.48)岁。 B 组44例,男患23例,女患21例;年龄范围介于41~82岁,均值(61.27±0.30)岁。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 组行常规护理,即知识讲解、饮食指导与药物监督等。 A 组行康复路径护理如下。

1.2.1 方案制定 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焦虑心理、认知功能与吞咽水平进行评估,制定康复护理方案。

1.2.2 体位护理 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可进行体位护理。 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可3 种体位交替进行。 ①患侧卧位:前屈与前伸患肩,以防受压。 健侧上肢取舒适体位,患侧下肢可适度后伸,取踝中立位,适度屈膝。 ②仰卧位:于患侧膝关节和患肩下方放一软枕,肩外展,前伸肩骨病伸肘,握拳。 ③端正脚:取不同体位时应使脚背垂直床面,使用丁字鞋支撑足底,预防足内翻或足下垂。患者各体位应保持4 h 左右,若有明显不适感,则根据患者的主观意愿及时调整体位。

1.2.3 认知功能训练 护理人员加强病房巡视,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主动训练意识。指导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如向患者展示图片、数字与实物,使其记忆物品名称、数量或种类,而后由其自主辨认物品信息,训练其记忆力。指导患者进行系扣子、捡豆子等协调能力练习,同时改善其专注力。 以存钱、数字叠加拼图等方法进行数学计算,训练其计算能力。 每次可训练1~2 项,时间为30 min,2~4 次/d。

1.2.4 肢体训练 (1)上肢训练:伸展手指、活动腕关节、上提肩胛骨、握手和抓握练习等。 (2)下肢训练:足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与踝关节被动与主动活动,进行搭桥练习。 上下肢训练的每次训练时间为20 min 内,练习2~5 次/d。定期判断认知训练的可行性,调整训练方案。 并预防感染、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指导患者练习咳嗽、呼吸与吞咽功能。 评估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根据其恢复情况增加训练强度与时间。 讲解疾病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方法等知识,使其具备自我防护能力。 同时给予出院指导。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的评估方法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称NIHSS),包含意识水平、步行能力、凝视、肌力、面瘫、言语等方面,共计45 分,分数与神经功能负相关。 (2)吞咽功能的评估方法为洼田饮水试验:嘱患者保持坐位,限5 s 内饮用30 mL 温水,通过5 级评分法进行测评。 1 次无呛咳喝下记1 级,2 次无呛咳喝下记2 级,1 次有呛咳喝下记3 级,2 次有呛咳喝下记4 级,呛咳严重难以喝下记5 级。优:吞咽功能1 级或进步3级;良:吞咽功能2 级或进步1~2 级;差:吞咽功能3级或无进步。 (3)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简称DVT)、肌肉萎缩和肢体肿胀等并发症。 (4)使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简称ADL)测评生活能力,包括如厕、进食、活动、洗澡和修饰等维度,共计100 分,完全自理记100分,轻度能力缺陷记75~99 分;中度能力缺陷记51~74分;严重能力缺陷记26~50 分;极严重能力缺陷记0~25 分。(5)记录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的恢复时间。(6)利用舒适状况量表(简称GCQ)测评护理舒适度,含有心理、生理、社会和精神维度,计30 个项目,均行4 级评分法,共120 分。<60 分记低度舒适;60~90 分记中度舒适,>90 分记高度舒适。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经由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完成, 计量资料表达为(±s),进行t 检验,计数表达为[n(%)],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神经功能评分

护理后, 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护理前, 且A组低于B 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护理前护理后t 值 P 值A 组(n=45)B 组(n=44)t 值P 值30.24±2.1630.18±2.210.1300.89718.62±1.4421.65±1.579.4830.00029.78221.0290.0000.000

2.2 对比吞咽功能优良率

A 组的吞咽功能优良率高于B 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优良率对比[n(%)]

2.3 对比并发症率

A 组出现1例肢体肿胀, 并发症率为2.22%(1/45);B 组出现1例DVT,2例肌肉萎缩和3例肢体肿胀,并发症率为13.64%(6/44)(χ2=4.000,P=0.046)。

2.4 对比生活能力

A 组的完全自理能力占比53.33%, 高于B 组的27.27%(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对比[n(%)]

2.5 对比功能恢复时间

A 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为(34.51±2.65)h,B 组为(40.26±2.41)h(t=8.694,P=0.000);A 组的认知功能恢复时间为(14.62±1.95)h,B 组为(18.64±2.09)h(t=10.642,P=0.000)。

2.6 对比护理舒适度

A 组的护理舒适度为95.56%,B 组为79.55%(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对比[n(%)]

3 讨论

脑卒中的高发并发症为吞咽困难、肢体瘫痪与认知障碍等,会增加治疗负担,影响远期疗效。 患者经常规疗法后,可通过微创疗法有效溶栓,恢复脑部正常供血[4-5]。 但治疗后仍存在瘫痪风险。 康复路径护理是程序化、个体化与标准化护理,其要求护理方案具备条理性与整体性,可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职责,提升其参与感,拉近护患距离。 该项护理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与调整护理措施,可全方位优化护理流程与方案,提高组织效率[6]。 护理方案中,加用体位护理,目的是预防压疮,且以3 种体位交替进行,能够缓解患者的疲劳感,预防同一部位皮肤长期受压,可保护皮肤组织。 但护理时需询问患者的体位感受,以其舒适为宜。 经该项护理后,患者可于治疗期间接受相关护理,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强中枢神经功能与结构的重组能力,借助中枢神经的传导作用,重建脑侧支循环,改善脑细胞代偿功能[7]。 此外,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积极预防并发症,使机体在反复性神经冲动刺激下,于病灶部位重构神经通路,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若患者的身体条件允许或是病情基本恢复,则持续进行康复训练,加强上肢与下肢肌力训练,预防肢体肿胀等并发症,并能纠正肢体残疾等远期并发症[8]。 该项护理具有人性化和连续性特征, 需要护理人员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指导,鼓励与认可患者,提升其康复信心。

结果中,A 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B 组(P<0.05)。说明康复路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原因是护理期间根据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认知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力、记忆力与定向力,进而保护其神经细胞。A 组的吞咽功能优良率(95.56%)高于B 组(79.55%)(P<0.05)。说明该项护理可恢复吞咽功能,原因是护理期间训练患者的吞咽能力,且根据训练结果及时调整方案。A 组的并发症率(2.22%)低于B 组(13.64%)(P<0.05)。 A 组的完全自理几率高于B 组(P<0.05)。 说明该项护理可最大化规避并发症,改善生活能力,原因是其护理方案全面,强调预见性护理,可发现并发症征兆。 A 组的功能恢复时间与护理舒适度均优于B 组(P<0.05)。说明该项护理可以缩短各项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抢救效率,且能增强患者的护理舒适度。

综上所述,康复路径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恢复其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和吞咽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应作为急诊脑卒中的首选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舒适度体位肢体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肢体写作漫谈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